青海果洛州發現“四不像”,腦袋像羊耳朵似驢,一雙眼睛似有魔力

動物速遞 2024-05-08 23:31:57

“保護野生動物,人人有責”,這並不是一句口號,尤其是隨著我國多數地區的生態環境都得到了較大的改善,野生動物的種類和數量都在逐漸增多。相對應的,人們目擊、偶遇到野生動物的概率也在逐漸增加。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更要把保護野生動物落到實踐當中去。近日,就有群衆在青海果洛州班瑪縣多貢麻水電站附近,發現了一頭長相非常奇特的野生動物,于是趕忙聯系了當地森警。

中華鬣羚遭荊棘所困,人類出手助其返回大自然

群衆在經過多貢麻水電站附近時,突然感覺到路旁荊棘叢裏面有不小的動靜,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頭體型較大的動物被纏住了,無法行動,這才鬧出了一定的動靜。由于對該動物不熟悉,也不敢貿然處置,于是群衆選擇了報警。

森警及當地林草局等工作人員趕到後,果然發現了一只渾身毛發主要爲黑色,頭上還長有獸角的大家夥。它身體的一些部位被荊棘纏住了,這才無法行動。

工作人員見狀,于是一邊提防這只動物攻擊,一邊幫其解除荊棘。經過人們的努力,最終這只動物被成功解救。經過仔細辨認,發現這是一頭中華鬣羚,在我國屬于二級保護動物。

人們在現場觀察了一陣中華鬣羚的精神狀態,以及檢查了它身體的各個部位,發現狀態都比較好,且行動自如。于是便直接令這只中華鬣羚自行返回山裏面。類似的事件在全國範圍內都不少,隨著動物保護意識逐漸深入人心,不少受困的動物都得到了人們的救助。

腦袋像羊耳朵似驢,雙角像鹿蹄子似牛

中華鬣羚是牛科鬣羚屬動物,也稱作“蘇門羚”。它們長得身高腿長的,身上的毛發以深色爲主。中華鬣羚是一種長相很怪異的動物,它的腦袋像羊,耳朵又大又長,跟驢的耳朵十分相似。頭頂上一對獸角像鹿角,蹄子卻跟牛蹄差不多。所以中華鬣羚也獲得了“四不像”的稱號。

成年之後的中華鬣羚體型不小,體重高達85-140公斤,憑借這樣的體型,它們在自然界裏面鮮有天敵。尤其是當下我國多數森林裏普遍缺乏大型捕食者的前提下,幾乎沒有捕食者敢對它們下手。

中華鬣羚身上的毛發質地較粗,毛層較薄,主要爲黑色,但四肢的毛發卻爲棕黃色。除了樣子像是“拼湊”的之外,這種動物的頸背處還會長出蓬松的鬃毛,呈銀灰色,這進一步增加了它們的神秘感。

要問中華鬣羚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什麽?那絕對是它們的眼睛。它們擁有一雙深邃且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直接跟它們對視能令人望而生畏,似有魔力般,給人留下極爲深刻的印象。

行動能力極強,亂石間奔跑很迅速

中華鬣羚主要分布在亞洲東南部熱帶、亞熱帶地區。雖然從名字上看,像是我國獨有的一種生物。但實際上不止我國,在柬埔寨、泰國、越南、老撾等東南亞國家裏,也有分布。

它們主要棲息于海拔1000-4400米的各類森林和多岩石的雜灌叢裏,冬季多在較低海拔的森林地帶活動,夏季則傾向于往較高海拔的峭壁區移動。中華鬣羚具有很強的行動能力,奔跑速度很快,即便是在亂石地帶,也能健步如飛。

雖然中華鬣羚具有社交性,但它們不喜歡結成大群活動,更多的是單獨或者小群生活。在早晨和黃昏的時候,它們的活動頻率較高。主要取食各種青草、嫩枝、樹葉等,尤其喜歡菌類植物。

它們生性機警,具有較高的戒備心。覓食的過程中會時不時擡頭四處張望,一旦發現異常,立馬逃之夭夭。就連休息的時候,也喜歡尋找隆起的開闊地帶,以便獲得較好的視野。或者尋找不易發現的低窪地帶。

目前對于中華鬣羚來說,影響它們生存的因素主要是棲息地喪失和偷獵盜獵。比如在我國如此高的打擊力度下,依然有人偷偷獵殺它們。比如近期湖北襄陽谷城縣森警,就抓獲了兩名男子,並解救出了一頭被他們捕獲的中華鬣羚。

1 阅读:125
评论列表
  • 2024-05-09 21:03

    在青海這樣的動物都發現幾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