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出行第五次沖擊IPO?爲啥上市這麽難?

江瀚視野 2024-03-31 13:03:33

這些年,伴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互聯網公司上市已經成爲了一種常態,甚至于有一種“是個公司都上市了”的感覺,然而就在最近有一家知名互聯網公司第五次沖擊IPO的消息傳來,這就是嘀嗒出行,爲啥嘀嗒出行的上市這麽難?其中的原因又在什麽地方?

一、嘀嗒出現第五次沖擊IPO?

據港股研究社的消息,嘀嗒出行第五次在港交所申請上市。這是繼2020年10月8日、2021年4月13日、2023年2月20日和2023年8月30日先後4次遞表失效後,嘀嗒出行的再一次申請。和之前的申請一樣,中金公司、海通國際及野村國際爲其聯席保薦人。

更新後的招股書透露出了嘀嗒出行的變化。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嘀嗒出行的收入爲7.81億元人民幣、5.69億元人民幣和8.15億元人民幣;經調整利潤淨額分別爲2.38億元、8470萬元及2.26億元。

挺過2022年疫情下的出行需求驟減,2023年的嘀嗒出行實現複蘇,其2023年經調整利率也比上一年度提高了12.8個百分點。而上一次申請時遞交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嘀嗒出行經調整的淨利潤爲0.86億元人民幣。

整體來說,嘀嗒出行實現了連續三年盈利,不過其毛利率與經調整淨利潤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波動下滑。連續盈利,與嘀嗒出行在整個出行市場的業務細分中所扮演的角色息息相關。

縱觀整個出行市場,近期的熱點詞是網約車聚合模式,爭議的背後仍然是分蛋糕的渴望。實際上,國內市場容量足夠大,因此市場雖然看似無法再細分,也仍然藏著許多成功的機遇。

二、嘀嗒上市爲啥這麽難?

在共享經濟的大潮中,嘀嗒出行作爲中國順風車市場的先行者之一,其上市之路可謂波折重重。經曆了五次沖擊IPO的嘗試,嘀嗒出行的上市之路顯得異常艱難,這到底是怎麽回事?我們又該如何分析?

首先,嘀嗒出行上市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順風車業務的微利屬性。順風車作爲一種共享經濟模式,其本質在于利用私家車資源滿足出行需求,降低出行成本。然而,這種模式的盈利空間相對較小,因爲順風車平台需要支付給車主一定的補貼以吸引其參與,同時還要承擔運營成本、營銷費用等。因此,盡管嘀嗒出行已經實現了盈利,但其利潤率並不高,難以支撐起一個大型上市公司的市值。

其次,合規成本也是嘀嗒出行上市難的一個重要因素。隨著政府對網約車行業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強,嘀嗒出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滿足合規要求。這包括車輛和駕駛員的資質審核、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執行、以及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事件等。這些合規成本不僅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還可能對企業的業務模式和盈利能力産生影響。因此,嘀嗒出行在上市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合規成本的影響,以及如何在滿足監管要求的同時保持業務的穩定增長。

第三,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也是嘀嗒出行上市難的一個重要原因。在移動出行領域,除了嘀嗒出行之外,還有衆多競爭對手在爭奪市場份額。這些競爭對手包括其他順風車平台、網約車平台以及傳統出行服務提供商等。爲了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嘀嗒出行需要不斷投入資金進行市場推廣、技術研發和業務拓展。然而,這種投入往往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而上市融資是獲取資金的重要途徑之一。然而,由于上述的微利屬性和合規成本問題,嘀嗒出行在上市融資方面面臨著較大的挑戰。

第四,嘀嗒出行在准備上市的過程中,不僅要證明自身的可持續盈利能力,還需要向潛在投資者描繪出清晰且富有吸引力的戰略藍圖。資本市場期望看到的是一個擁有廣闊發展空間和獨特競爭優勢的企業,然而嘀嗒在多元化發展策略、技術創新能力、全球化布局等方面相較于競爭對手顯得較爲保守,這可能導致其難以講出一個足以打動投資者的長遠故事。

當然,嘀嗒出行也需要認識到,上市並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在上市後,嘀嗒出行需要繼續保持創新和進取的精神,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和適應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實現可持續發展。

0 阅读:14

江瀚視野

簡介:互聯網與金融的有機結合,資深互聯網金融觀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