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房有退休金,我做得最開心的事,是把姐姐接到家一起抱團養老

華貴禅心 2024-03-25 18:18:52

隨著社會發展,科技進步,養老方式也不再只是“養兒防老”,而是出現了很多種選擇。

我是吳娟,今年58歲,退休多年,獨生女在外地早已成家有娃。

老伴走了多年,也曾想過再找老伴,搭夥養老。

但看多身邊姐妹的各種搭夥雜事,我選擇跟比我大五歲的姐姐抱團養老。

這兩年,姐姐身體不是很好,請保姆不放心,去養老院又太早。

我詢問姐姐是否願意跟我一起居住養老,姐姐說她求之不得,只是怕拖累我。

親姐妹在一起居住相伴,有很多美好的追憶,更讓天堂的父母安心。

如今我跟姐姐在一起三年,我越來越開心,覺得這是我做得最開心的事。

我父母都是老石油工人,家裏只有我們姐妹兩人。

小時候,我們跟隨父母從南到北,曆經很多地方。

大多數的時候,父親都在野外施工隊工作,大半年才能回家。

家裏只有母親和我們姐妹,姐姐比我大,我是姐姐身後的跟屁蟲。

母親上班忙碌時,都是姐姐給我做飯,陪伴我學習,哄我睡覺。

姐姐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直接參加工作,而我的生活一下就提升了。

每次姐姐從野外回來,都會給我買很多好看的衣服,給我買零食,還給我零花錢。

姐姐結婚生娃後才從野外回來,而我卻去外地讀書。

歲月匆匆,光陰荏苒,一晃我也成家,父母都老了。

姐姐守在父母身邊,陪伴照顧父母的時間多,我也只是逢年過節才回家。

外甥去了國外讀書,隨後也就留在那裏,姐夫去外地出差,在回來的途中遇到車禍。

姐姐整個人都崩潰了,我請三個月的假,帶著姐姐去彩雲之南旅行。

也是在那段時間,我想到了,若姐姐願意,我就帶著姐姐跟我一起回家居住。

姐姐說:終其一生,我們都是人生路的孤旅者,始終要學會一個人獨行。

在我的人生路上,姐姐給我的幫助,讓我感恩一生。

在企業改制,買斷工齡再就業的那些年,姐姐出資幫助我們自主創業。

在我們資金緊張時,她和姐夫也是義無反顧地給我們出錢出力。

父母走了,姐姐和姐夫商議,把父母的房子直接給了我,在女兒結婚時給了豐厚的紅包。

在我的人生路上,姐姐在我心中跟“母親”是一樣,對我是無私地奉獻。

姐夫走後,我和老伴商議著回到姐姐身邊,居住在父母給留下的房子裏。

我們回到姐姐身邊沒多久,老伴卻突發心梗走了,剩下我一個人獨活。

也許是曆經人生風雨太多,我沒有跟姐姐那樣,需要很長時間走出來。

而是給自己找了一份活幹,通過幹活掙錢減輕自己內心的悲傷。

我是靈活就業的社保,要到55歲才能領養老金。

姐姐總是有意無意地資助我,逢年過節還會給我發紅包。

我經常跟別人說,有姐姐的人生真的好幸福。

三年前,我開始領取養老金後,我就想著如何回饋姐姐。

我知道姐姐身體不好,經常需要去醫院拿藥,偶爾還要輸液。

有時姐姐不告訴我,獨自一個人去醫院,請護工照顧自己。

在姐姐的心裏,她不想麻煩我,怕耽誤我掙錢。

而我有了養老金,我就把工作辭了,想著專心地陪伴姐姐,照顧姐姐。

詢問姐姐願不願意一起抱團養老,看似是我在求姐姐接納我,實則是我想好好陪伴姐姐。

沒想到,姐姐非常開心,高興地說自己願意,並很快就搬過來跟我一起居住。

我根據姐姐的體檢報告,調整我們的飲食結構,還在手機裏備注姐姐去看醫生的時間。

姐姐平常需要吃的藥,我也用各種顔色的小盒子分好,在手機裏備注時間和用量。

每天我和姐姐一起去附近的廣場,公園散步,我還主動跟姐姐學練太極拳。

鍛煉完了,我們一起去超市購買當天的食材,一邊閑聊,一邊往回走。

姐姐身體不是很好,家裏的活我盡量不讓姐姐做,只讓她收拾一下衛生就好。

上午的時間,我們各自忙碌自己的愛好。

姐姐喜歡寫書法,而我喜歡在網上寫點小作文,記錄生活,也掙點零花錢。

若姐姐需要去醫院拿藥,或者需要輸液調養,我都提前在小程序上預約好。

第二天開車帶著姐姐去,有時也會被人詢問是不是姐姐請的陪診師。

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姐姐都非常開心給別人說,這是我的親妹妹。

年前,姐姐在醫院做小手術,住了三天,我是衣不解帶地陪護姐姐。

外甥從國外打視頻說了很多的感謝話,還給我發紅包;

我家女兒也給我們打視頻,祝福我姐姐早日康複,等春天去她那裏小住。

姐姐是個感性的人,遇到孩子們給她打視頻,總會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

我跟姐姐說得最多的話是,我們小時候,姐姐如何保護我,爲我跟別人打架。

每次說這些時,姐姐都說自己都不記得了,但眼裏都是幸福。

姐姐的退休金高,而我的養老金不多,每月姐姐都會給我錢。

她總說“親兄弟明算賬”,不能讓我既出了力,還出錢。

雖然我們兩個人都不差錢,但還是把這些事說清楚,做明白,更利于我們的相伴。

看著姐姐越來越好的起色,每天都精精神神的,我的內心就很欣慰。

我覺得自己選擇跟姐姐一起抱團養老,是我後半生最開心的決策。

天堂裏的父母也一定很開心,看到我們姐妹在一起相互陪伴,彼此照顧。

親緣只有今生,來世真的不一定能夠相逢,珍惜彼此的親情,也珍愛這份親情。

父母走了,我們就是塵世間最能依賴的親人,做彼此余生路上的支撐。

過了清明,我跟姐姐商議,開車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女兒那裏遊玩一趟。

讓親情在塵世間流淌,延續,感恩。

作者:華貴禅心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暢聊余生時光。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0 阅读:4

華貴禅心

簡介:退休阿姨聊中老年婚姻,感情,以及養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