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張瑜:我這輩子蠻可憐的,66歲沒有婚姻也無子女

代軍哥哥 2024-03-15 13:05:51

1980年,張瑜和郭凱敏合作主演了電影《廬山戀》,電影爆紅全國。

張瑜也因此一炮而紅,成了當時萬衆矚目的當紅女星,可謂是風光無限。

可就在張瑜事業處于巅峰之時,她卻選擇遠赴美國留學,人生軌迹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因爲去了美國留學,張瑜和丈夫因長期分居而最終走向了離婚。

離婚後,張瑜一直也沒有再婚,至今孤身一人,也無兒無女,這也讓她遺憾一生。

一、

1957年,張瑜出生在上海一個殷實的家庭。

備受父母寵愛的張瑜,童年生活衣食無憂,而且接受良好的教育。

小時候,張瑜喜歡遊泳,讀中學時就進入了學校遊泳隊,她夢想當一名遊泳運動員。

可人生就是如此奇妙,張瑜怎麽也不會想到,自己將來會成爲一名電影明星。

當時,有一個同學想要當演員,便打算去上影廠面試,參演電影《一分之爭》。

同學當時有些害羞,于是便讓張瑜陪著她一起去參加試鏡。

結果,同學沒被選中,張瑜卻憑借俊俏的外貌被導演一眼相中。

1973年,張瑜從華山中學畢業後,進入了上海電影制片廠,開始踏上了演員之路。

至此之後,張瑜的人生徹底發生了改變。

那一年,張瑜參演了電影《一分之爭》後,又被謝晉導演看中,讓其參演了兩部電影。

可以說,剛出道的張瑜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人,而屬于她的巅峰時刻也悄然到來。

1979年,上影廠准備籌拍電影《廬山戀》,男主角定下了郭凱敏,女主角則處于甄選之中。

當時江迅、吳海燕兩人被當作最佳候選人,可導演黃祖模卻說:

“那兩個人洋氣有余但是天真不足”。

就在導演黃祖模爲了女主角的人選而發愁時,上影廠推薦了張瑜參演。

就這樣,張瑜憑借自己的靈氣與美貌,成功飾演了女主角周筠。

1980年,電影《廬山戀》上映後爆紅大江南北,張瑜也因此爆紅全國。

那一年,張瑜23歲,成了家喻戶曉的電影明星。

這部電影拿下了一億票房,創造了一個奇迹。

除此之外,張瑜和郭凱敏還創造了“中國影史第一吻”,給無數影迷留下了無法抹去的美好記憶。

而拍攝這一幕經典之吻時,男主角郭凱敏害羞的從臉一直紅到了脖子。

當時,張瑜有多紅呢?

她在影片中的造型和所穿的43套服裝,一下子成爲了當時的時尚潮流,大家開始爭相模仿。

有一次,張瑜在上海一家商店買粽子,雖然她捂得嚴嚴實實,但還是被影迷給認了出來。

因爲影迷越來越多,直接導致了交通堵塞,整整四五個小時人群才漸漸散開。

可以說,當時張瑜可是頂流一線明星,她的演藝事業也達到了一個高峰。

1981年,張瑜更是連獲百花獎、金雞獎、文彙獎和政府獎四座獎杯。

她也成爲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一年內連獲四冠的演員,堪稱一個時代的大衆女神。

巅峰時的張瑜,比劉曉慶還要紅,可謂是風頭一時無兩。

大紅大紫之後,張瑜也遇到了屬于自己的愛情,並開始步入婚姻生活。

二、

當時在拍攝電影《廬山戀》時,很多觀衆都希望她能和郭凱敏走到一起。

那時候,張瑜和郭凱敏堪稱是“熒幕CP”,一直備受大衆關注和喜愛。

據說,郭凱敏在拍戲時,便對張瑜有了心動的感覺,只不過一直藏于心底。

張瑜回憶說:“我能感覺到他其實真的很在意我。”

但兩人在現實生活中卻並沒有如願走到一起,令很多影迷感到遺憾。

所以,當時還鬧出了一個“假張瑜”的烏龍事件。

當時最紅的電影女星是張瑜,最紅的體育明星則是被譽爲“世界排壇第一飛人”的汪嘉偉。

所以當時有個女影迷便冒充張瑜給汪嘉偉寫信,她希望撮合兩人在一起。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汪嘉偉居然相信了寫信的人就是張瑜本人,並與其開始了書信往來。

汪嘉偉爲此還和當時的女友分了手,把自己奶奶的戒指寄給了對方。

之後,張瑜被問及和汪嘉偉書信往來這件事,張瑜直接否認了,稱自己不認識汪嘉偉。

就這樣,汪嘉偉才終于明白事情的真相,心裏懊惱不已。

由此可見,張瑜當時有多受影迷喜歡,而她的婚姻大事更是備受大家關注。

而張瑜很快便結識了自己的意中人,開始了自己的初戀。

當時張瑜很崇拜焦晃,想要向他學習更多關于表演方面的東西。

于是,郭凱明便介紹焦晃給張瑜認識,並經常到焦晃家裏借書。

而張瑜去焦晃家借書時,邂逅了同樣經常來借書的張建亞,兩人産生了緣分。

張建亞當時在北電導演系讀書,田壯壯、陳凱歌都是同學,是個非常有才華的人。

張建亞見到張瑜第一眼便對她充滿了好感,于是經常通過借書來偶遇張瑜。

之後,兩人開始頻繁交流和接觸,時間久了便漸漸産生了情愫。

當時張瑜已經是當紅的明星,後來只好和張建亞減少見面次數,兩人一直以書信方式聯系。

看著張瑜越來越紅,張建亞有些著急了,他擔心再不表白,以後就沒機會了。

于是,張建亞在一次閑暇時約張瑜吃飯,並大膽向她表白,沒想到張瑜直接就答應了。

就這樣,兩人如願成爲了戀人。

1982年,張建亞執導拍攝的電影《紅象》大紅,他也一舉成名,並向張瑜求婚成功。

1984年,張瑜和張建亞終于步入了婚姻殿堂,兩人結爲了夫妻。

剛結婚時,兩人的生活甜蜜幸福,一起爲了事業而努力奮鬥。

可之後張瑜的一個決定,則徹底改變了兩人的婚姻關系,也改變了自己人生軌迹。

雖然張瑜憑借《廬山戀》爆紅,但之後的演藝之路一直無法超越《廬山戀》。

而事業心極強的張瑜,開始感到無比的焦慮,不滿足于現狀的她想要突破自己。

當時張瑜想要去北京電影學院學習,但朋友卻對她說:

“你那麽出名的明星,誰敢教你拍戲?要學也該去好萊塢學。”

這句話徹底讓張瑜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她要去美國留學。

三、

剛結婚一年,張瑜決定便決定去美國留學,丈夫張建亞並不贊成。

可張瑜是一個做了決定就不願輕易妥協和改變的人,性格非常倔強,鐵了心要去美國留學。

“我決定去美國進修。說不定,未來能在好萊塢發展。”

當時張瑜每個月工資是43元,幸好有基金會的支持,她才順利去了美國留學。

臨走前,張瑜告訴丈夫張建亞,自己一定會學成歸來。

1985年,張瑜遠赴美國留學,進入了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學習電影電視制作。

不過剛到美國留學的張瑜,生活和學習並不是特別順風順水。

首先,張瑜要克服語言不通的問題,每天開始拼命學習英語。

其次是張瑜去了美國之後,便因爲經濟問題,開始一邊打工一邊讀書,生活也並不容易。

再者就是張瑜和張建亞遠隔萬裏,兩人的思念之情非常煎熬。

張瑜在美國留學那幾年,張建亞事業開始迅速起飛。

他相繼執導拍攝了《三毛從軍記》、《王先生之欲火焚身》、《絕境逢生》等電影,導演之路越來越順。

雖然事業越來越成功,但張建亞卻非常想念張瑜,只可惜兩人的緣分很快就要走到盡頭。

有一次,張建亞去美國探望張瑜,許久未見的兩人卻無話可談,甚至有些陌生感。

那一刻,兩人在心裏也開始徹底明白,異地分隔多年後,他們的感情早已漸漸生疏。

之後,兩人各自忙各自的事業,婚姻早已名存實亡。

張瑜說:“因爲我們結婚和沒結婚是一樣的,我們家就像旅店一樣,結婚後也是各自忙各自的事情,沒有真正體會到婚姻甜美的感覺,是一個空殼子。”

于是,張瑜決定長痛不如短痛,主動向張建亞提出了離婚請求,兩人最終和平離婚。

離婚後,張瑜開始一心想要闖蕩好萊塢,但她卻處處碰壁,事業發展的很不順利。

1991年,無奈之下的張瑜只好去了中國台灣發展,拍了3年戲也沒有較大的突破。

在張瑜的事業處于瓶頸期時,張建亞義無反顧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

張瑜回上海那天,全家人都來到了機場迎接她,張建亞還拿了一枝玫瑰花送給她。

雖然張瑜備受感動,但她明白自己和張建亞的感情再也回不去了。

1993年,張建亞邀請張瑜參演了自己執導的電影《王先生之欲火焚身》,事業開始重新起航。

不過,此時的張瑜已經遠不如當年的名氣,演藝圈早已更新換代,新星輩出。

張瑜雖然很沮喪,但也只能接受現實,好在張建亞一直在身邊鼓勵她。

1995年,張瑜以制片人身份參與制作影片《太陽有耳》,影片大獲成功。

至此之後,張瑜找到了新的事業方向,她開始轉型做起了幕後工作,成了制片人和導演。

此後的日子裏,張瑜也漸漸放平了心態,繼續參演和制作一些影視劇,活躍在影視圈。

除此之外,張瑜還投資做起了生意,而且事業做的很成功,如今已是隱形女富豪。

不過,雖然在事業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張瑜的感情生活卻並不圓滿。

和張建亞離婚後,張瑜便一直沒有選擇再婚,至今孤身一人,也無兒無女。

而張建亞則是再婚生子,過上了平淡美滿的幸福生活。

張瑜曾說:“張建亞是我的第一個戀人,也是第一個丈夫,以及最後一個丈夫。”

雖然張瑜和張建亞未能攜手走到最後,但兩人現在依舊像親人一樣相處。

在一次訪談中,張瑜在談及自己沒有婚姻也沒有孩子這件事時,倍感遺憾和後悔地說:

“我的生活是是有缺憾的,我覺得上蒼不太眷顧我,我蠻可憐的。”

如今已經66歲的張瑜,一個人過著平靜如水的生活,不知她是否爲曾經去往美國留學的決定感到過後悔?

1 阅读:339

代軍哥哥

簡介:知名自媒體,專注娛樂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