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經驗分享:小學階段從一開始這樣抓,娃到高年級後就是第一梯隊!

好爸育兒 2024-04-27 08:01:34

1、低年級一定要練字,否則三年級之後你絕對會後悔。一二年級作業還不多,幾個字磨一磨也消耗不了太長時間。

但三年級後,作業一下變多,難度變大,寫作再慢吞吞的,每晚能給你幹到十一二點,而且寫的字還特醜,直接把老母親的心態給搞崩了。

所以從一年級開始練起來,先練控筆,練筆順筆畫,抓好坐姿,養成好習慣後,到高年級就寫字這件事能給孩子帶來很大的益處。

2、英語一定要提前搶跑,若是能走原版路線,那就走原版路線,走原版路線的娃,到初中後隨便耍都能考滿分。

不過走原版路線比較難,只適合少數孩子,因爲這需要一個很懂規劃的媽才行。

一般的娃走應試路線,一年級開始刷分級,三年級前搞定音標,四年級學新概念,五六年級提前學初中課本,進度快的六年級畢業就能學完九年級的內容。

按照這樣的規劃去走,到初中後英語不用怎麽學也能考出高分,既能保持優勢,還能爲其它科的學習騰出時間。

3、對于奧數,家長有想法的可以接觸,但要盡快入場;杯賽一般四年級上就開始了,如果四年級才開始接觸奧數,根本來不及在杯賽前學完知識點。可以在三年級期間把四年級淺奧知識點學完,四年級開始可以進一步刷高斯導引,大白本,參加集訓,刷杯賽真題,爭取杯賽拿獎。

不過說實話,奧數確實難,很多孩子都搞不了的,家長量力而行就行了,確實想鍛煉孩子的思維的,可以有課內基礎沒問題,計算能力過關的情況下,挑戰一些壓軸題,搞一搞淺奧,做到這一步,到初中後就已經能領先大部分人了。

4、語文的學習需要長期積累,更需要興趣的支撐。家長可別以爲低年級語文成績能考95分以上,到高年級肯定也沒問題,那就大錯特錯了。

從四年級開始,閱讀理解、小古文、作文,個個都是難啃的骨頭。想要孩子的語文成績到高年級後能脫穎而出,那就得提前規劃好。

關于小學語文的規劃,我就比較有發言權了,我家娃小學語文成績總是差點意思,像數學和英語這兩科,只要稍微努力一下,成績就能上去,可語文不行,經常考70多分,真是急死人。

後來就這個問題,厚著臉皮向語文老師請教了,這才知道是我抓的重點錯了。老師給的方法是,語文想提升,重點抓三個點。

①從一年級開始,晨讀就要抓起來,讀必備的古詩,小古文,散文美文,用“337晨讀法”去讀,只讀不背無痛記憶,孩子會更願意去讀的,對提升娃的語文語感效果非常好。

②閱讀的積累,一二年級培養閱讀習慣,盡可能在閱讀當中去擴大識字量,拼音小故事、有趣的繪本、漫畫圖書都可以看。三年級開始精讀,重點精讀曆史名著,語文想要好,離不開對曆史知識的了解,俗話說“文史不分家”。

③文學常識的積累,這是大語文的範疇,很多文常知識點老師上課是不會講的,但考試是一定會考到的,所以就要求孩子們課外自己下功夫。

于是,我給娃買了一本《小學必背文學常識》,裏面有思維導圖,還有漫畫圖解,娃看起來會覺得很有意思,所以會更願意去看。

當孩子把這些文常知識點積累下來後,考試就能輕松答出這些考題。

關于文常知識這個點,孩子的老師重點提到一個關鍵點,我覺得特別有道理,那就是大多數文常知識課堂沒講,老師也沒布置相關作業,所以很容易被家長們忽視,那些課外沒有做積累的孩子肯定就答不出來題目。

那麽當別的娃答不出來的題,你家娃卻能答出來,老師都會對你家娃刮目相看,娃他就會很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後,興趣不就有了麽?這也是爲什麽上面會講到,語文一靠積累,二靠興趣。很多孩子語文提分慢,表面看是積累少,但實則是對語文的興趣度不高,天天在那裏背默寫讀,誰都會感到枯燥,所以學得慢是自然的事。

若是孩子能把這套《小學必背文學常識》看熟,那麽考試不僅能發揮作用,還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這是一舉兩得的事。

這一點在我家娃身上得到了佐證,娃現在每天都喜歡看這些文常知識點,還總是拿裏面的內容來考我,有時我答不上來,他就會顯得很“臭屁”,時常會說這道題全班沒人答得出來,就他寫對了,感覺特別有面子,有成就感。

而正是在所謂的成就感的驅動下,娃學習變得很主動,基本不用催也能把該做的任務做好,太讓人省心了。所以家長們如果想你家娃語文成績越來越好,把學習興趣激發出來才是關鍵。

0 阅读:2

好爸育兒

簡介:分享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