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總工會:厚植技能人才成長沃土引領工匠“絕活”創新傳承

中工網 2024-04-28 07:50:18

原標題:四川省總工會充分發揮勞模工匠示範、引領、創新、品牌作用,用足用好資源手段賦能新時期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著力孵化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尖兵”隊伍(引題)

厚植技能人才成長沃土 引領工匠“絕活”創新傳承(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李娜

“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極致就是成功”“幹一行、愛一行,沉下心去工作,直至達到讓自己最滿意的程度”“只有付出,才有收獲;只有奮鬥,才能前進”……近一段時間以來,在四川省總工會、四川省教育廳共同指導下,“勞模工匠進校園”行動在四川省各地全面展開,勞模工匠代表成長成才的奮鬥故事和精練技能的心路曆程,在廣大青年學子中廣泛流傳、引發共鳴。

下好“先手棋”,打好“組合拳”,用好“關鍵招”。最近幾個月,工匠人才的高光時刻在四川接連上演:2023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在四川發布,出台禮遇工匠的八條政策措施在全社會引起轟動;舉辦第四屆“四川工匠”命名大會,200名全省各行業的優秀工匠代表獲得殊榮……直至即將到來的5月,以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爲主題的各項活動將在全省21市(州)連續推出,傳承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學習工匠、尊重工匠、爭當工匠的熱潮正在“天府之國”持續升溫。

近年來,四川省總工會充分發揮勞模工匠示範、引領、創新、品牌作用,用足用好資源手段賦能新時期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在工匠人才培育和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方面逐漸形成了較爲成熟的工作思路,越來越多優秀的工匠人才在這片沃土之上不斷湧現,高技能“尖兵”梯隊建設成效顯著,老師傅們的“獨門絕技”也在這一過程中迎來了後繼有人的全新局面。

2024年1月19日,第四屆“四川工匠”命名大會在成都舉行。

勞模工匠掀起“追星”新風尚

厚植工匠人才成長的沃土,四川始終不遺余力。2017年,《四川省總工會2016~2020年“踐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勞動競賽規則》發布,明確提出“十三五”期間將在8000余家企業中選樹“天府工匠”“首席員工”“金牌工人”,培育一批傑出工匠。四川省總工會、省網信辦、省經信委、省人社廳、省國資委5部門成立“尋找四川工匠”活動領導小組,在全省21市(州)總工會、183個縣(市、區)總工會、48個省行業(産業)工會,自下而上全員參與進來。按照“低門檻、高標准、高質量”原則,經過專家評審和大衆票選後,在50名候選人中推選出30名“四川工匠”。

回望那個時期,全社會對“學技能、當工人”的刻板印象,還緊密地與收入低、社會地位低聯系在一起。爲了扭轉這一社會心理,四川省總工會以工匠命名爲切入點,大膽開啓了讓勞動模範成爲全體勞動者學習的國民式偶像的實踐探索。通過聲勢浩大的工匠評選與選樹,四川省總工會將普通人不普通的圓夢故事從幕後搬到台前,這是四川開始將工匠精神全面融入大衆生活的起點。

川南渝西工會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第一次聯席會議暨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交流活動在內江舉行。

直至今天,依舊還有很多人記得那場盛大的工匠之夜:在鮮花、掌聲、紅毯的氣氛烘托下,身著工裝的30名産業工人帶著“絕活”走上台前,他們當中有可徒手完成精准盲測零件尺寸的資深采氣工,有專注于無線電焊接、獲得“軍工繡娘”美譽的女技師,也有“刀工一絕”用普通大型數控臥車加工出相當于人頭發絲1/100精准度的車工技師……燈光聚焦、萬衆矚目,那一刻,他們成爲舞台上最爲耀眼的“星”,“星途”也由此開啓。此後,四川不斷健全完善工匠人才選樹培養機制,堅持每兩年開展一屆“四川工匠”選樹命名活動,示範帶動全省工會大力實施工匠人才培育。

勞模工匠是工匠精神的靈魂和載體,由匠人講述匠心、由匠人傳播匠魂是弘揚工匠精神最直觀、最生動的形式。四川省總工會對此認識深刻,在2019年正式成立了勞模工匠宣講團,在各行各業優中選優組建團隊,用勞模工匠的先進經驗、典型事迹、感人故事和卓越貢獻,傳遞勞模工匠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忘我的勞動熱情、良好的職業道德,引導廣大職工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築夢川渝大通道 爭當發展火車頭”川渝地區鐵路建設勞動競賽總結暨啓動大會在四川省安嶽縣成渝中線鐵路8標段現場舉行。

“軍工繡娘”潘玉華、“英雄機長”劉傳健、“時代楷模”其美多吉、“大國工匠”陳行行……截至目前,四川全省勞模工匠宣講員共計超2000人,累計開展主題宣傳宣講5000余場,並實現了線上線下宣講融合發展,通過錄制“雲”端課堂、“雲”端勞動說、匠心致初心宣講視頻等,實現了7×24小時長效宣講。2022年,四川省總工會積極爭取省委支持,勞模工匠宣講團首次被納入省委宣講團特別分團,在全省開展“千人千進”“四講六進百縣千企”等系列宣講活動3000余場,覆蓋職工超2000萬人次。也正因爲如此,在今天的四川,上述這些閃亮的名字,總能引起人流與目光的追逐,在社會範圍內掀起了“追星”新風尚。

當工人,有“裏”也有“面”

“我的一個徒弟,最近主動從行政崗位調回班組一線,很明顯感覺到企業青年技工占比在顯著提升。”今年1月,2023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發布儀式在成都舉行,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水輪機安裝特級技師、高級主任操作師崔興國作爲四川唯一代表成功入選,接受記者采訪時,他興致極高地分享這件令他振奮的身邊小事。而就在幾年前,以全國人大代表身份參加全國兩會的崔興國,心心念念的還是如何爲青年技工優化職業生態,破題大量行業技工荒的問題,“這幾年變化真的很大,今天的工人,越來越有‘裏’有‘面’。”崔興國十分感慨。

四川各級工匠參加大型技能挑戰融媒體節目《天府工匠》,現場競技,展示絕活。

受到激勵的不僅僅是崔興國。今年,第四屆“四川工匠”選樹命名活動迎來新突破。通過進一步擴大産業輻射面,打破戶籍年齡學曆、組織隸屬關系等壁壘,全省有總計200名從事本技藝超過20年,涵蓋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輕紡、能源化工、先進材料和醫藥健康六大優勢産業的優秀工匠脫穎而出,獲得“工匠”榮譽命名,他們中年齡最大的76歲、最小的30歲。四川省總工會隨即對新一批“四川工匠”開展了爲期若幹天的網絡展播宣傳活動。作爲其中一份子,那是國家電網四川超高壓公司輸電檢修中心無人機作業班副班長賴宗林從業23年來最爲榮耀的時刻。

“網民關注度超1.2億人次,評選活動總計收到投票總數超8000萬。”賴宗林意想不到,竟會有這麽多人關注一場工匠評選。不僅如此,在四川省總工會積極推動下,該省今年還重磅出台了《禮遇“四川工匠”若幹政策措施》,從獎勵優待、薪酬待遇、崗位評價、平台支持、創新激勵、住房保障、培訓休假、評先選優8個方面對工匠人才進行禮遇激勵。對“四川工匠”一次性給予每人2萬元的獎勵,頒發“天府匠星卡”,享受出行、購物等消費減免優惠、免費進入省內國有景區;特別是在住房保障方面,購買新建商品住房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享受一定購房補助並適當提高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等。

“舉全省之力,爲工匠人才量身定制禮遇政策,極大地提升了工匠人才的獲得感、幸福度。”作爲一名電力工人,賴宗林在日新月異的技術革新中埋頭苦幹、積極創新、自我蛻變,帶領團隊從直升機到固定翼,再到多旋翼;從單一鏡頭到多類鏡頭;從杆塔精細化巡檢到紅外測溫、激光三維掃描、自主精細化;從人工現場巡檢到通道可視化;從無人機巡檢到無人機、帶電專業協同作業,在一次次的實戰中探索無人機巡檢技術新方向。最終,努力與汗水未被辜負,賴宗林也在一路成長的過程中,越來越體會到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深刻內涵。

四川省“勞模工匠進校園”行動走進甘孜專場。

著力孵化培育“尖兵”梯隊

在勞動工匠的影響帶動下,將普通人的個人奮鬥和國家富強、地方發展緊密相連。這在中國電信四川公司大數據和AI中心三級專家張明的技能成長和職業發展中得到充分體現。

作爲四川工匠、數字四川建設的高級技術專家,張明積極探索,結合企業新一代IT系統的建設,牽頭打造四川公司首套基于“平台+應用”模式的分布式、微服務雲原生架構的核心IT系統,有效解決集中式的“IOE”架構在業務高速發展時面臨的性能瓶頸、擴容難、需求上線周期長、穩定性差等諸多問題,並全程主導和參與了技術架構設計與選型、開發測試、運營保障等流程。

“通過科技創新,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讓IT核心技術逐步擺脫受制于人的狀況,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進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並賦能千行百業,這是我作爲一名四川電信IT人的光榮使命。”張明在20余年的一線實踐中始終這樣要求自己。

四川工匠、川慶鑽探工程有限公司川西鑽探公司技術應用與研發中心高級技師薛沁嵩擅長鑽井工程技術及井下複雜故障處理,從業13年已經成長爲企業一線核心骨幹力量,曾成功解決國內首個技術套管和油層套管同時變形的處置難題,在以“90後”爲代表的新一代技能人才中中流砥柱作用發揮顯著,在不斷攻堅創新成果轉化過程中,累計解決一線生産難題38項,參與各類科研項目8項,獲得國家專利3項、一線創新成果獎6項。

一人不成衆,獨木不成林。工匠人才的不斷湧現往往源自高素質技能人才隊伍的不斷壯大,而“産改”則是工會在培養造就高素質技能人才中最具牽引性的工程。近年來,四川工會著力孵化培育技能“尖兵”,在牽頭推進“産改”中著重創新實施了深化“産改”“千企行動”和工匠級人才梯次培育“百千萬”計劃。其中,深化“産改”“千企行動”聚焦産業工人集中的地區和行業,以大型國有企業、頭部企業、上市公司、專精特新企業爲重點,2022年起,在3年內分批次遴選確定1000家重點企業,引導入庫企業切實發揮推進改革主體作用;“百千萬”計劃是在“十四五”期間,計劃新增培育省級工匠不少于100人,市級工匠不少于1000人,全省新增各級工匠不少于1萬人。

同時,在四川工會的積極推動下,《四川省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實施方案》《四川省優秀青年人才高級職稱評審綠色通道管理辦法》等文件相繼出台,打破了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評價界限。通過發揮入庫企業的以點帶面作用和工匠級人才的示範引領作用,疊加政策文件的引導激勵作用,全省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呈現出全面鋪開、多點開花、整體推進的良好局面。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無論是張明還是薛沁嵩,在他們成長爲工匠人才代表的背後,都與四川工會以深化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諸多實踐密切相關。薛沁嵩就曾多次參加四川省總工會組織的“四川省高技能人才素質提高培訓班”“高技能人才職業鑒定命審題人員培訓班”等,而技藝的學習、經驗的積累,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薛沁嵩的自身潛能被激發,一步步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讓“絕活”傳承後繼有人

今年,“60後”的中鐵二院地勘院總工程師張廣澤和“80後”的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研究所微組裝工藝設計師李穎凡被同期評爲“四川工匠”。張廣澤從事鐵路勘察設計33年,作爲川藏鐵路地質創新工作室帶頭人,結合沿線亟須解決的重大工程地質問題,科技攻關及創新工作成果豐碩。李穎凡則擅長混合集成電路芯片裝架,在高密度大曲率天線陣面焊接、極小焊盤間距金絲鍵合、低成本、無工裝、高釺透率軟基板點壓接技術等方面身懷絕技。

曾經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裏,“技工荒”成爲社會範圍內廣泛討論話題,老師傅們關于絕活傳承後繼無人的擔憂頻頻見諸報端。但在近日的采訪中,當記者將這一問題先後抛給張廣澤、李穎凡等勞模工匠代表時,卻得到了截然相反的答案,他們近乎一致地對此充滿信心。

根據相關部門數據統計,目前四川擁有技能人才總量達1098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39萬人,與2018年底相比分別增加37.4%、60.4%,已經形成以大國工匠爲引領、以四川工匠爲中堅、各級工匠隊伍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四川省累計選樹大國工匠5人,四川工匠380人,市級工匠4142人,數量位居全國前三。這些在一線湧現出的技能先鋒、崗位先進,大多數都長期默默紮根一線,而四川工會依托技能競賽、工作室體系和職工培訓工程,讓他們在千萬職工中脫穎而出。

長期以來,四川省總工會按照“常規賽全業態開展、精品賽影響力擴大、小工種賽精准推進”的總體思路,緊扣企業、行業發展實際需求,深入推動省級職工技能大賽多維度覆蓋,每年在成渝雙城經濟圈、“川字號”、高端制造業、鄉村振興、新就業形態、數字經濟、現代服務業、能源化工等10大板塊開展省級大賽不少于100項,帶動全省年均超500萬名職工參與崗位練兵和技能比武,分級分類的競賽管理模式,爲各層級工匠人才的脫穎而出搭建了通道和賽道,也提供了一個展示交流的舞台。

將工作室體系作爲放大機制,傳幫帶作用在實踐中十分突出。記者了解到,四川大力實施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雙升行動”,不斷健全和完善職工崗位創新、班組團隊創新、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創新工作室聯盟示範的創新工作體系,累計建成省級創新工作室461個、各級創新工作室5000余個,指導成立全省機電冶煤、建築、電力等行業創新工作室聯盟,構建“創新矩陣”,結合對“四技”“五小”活動內涵的拓展,激發了工匠人才幹事創業熱情,孕育出了一大批的“准工匠”人才。

四川工會還充分發揮在高技能人才培訓體系中的重要作用,不斷優化升級四川職工職業技能培訓網上平台“工匠學院”,鼓勵各級工會整合資源建設實體工匠學院,現已有7所實體工匠學院相繼成立,同時,四川工會連續4年聯合浙江大學、四川大學等知名高校,以四川工匠爲主體,舉辦工匠級人才提升培訓班,在展示工匠形象,拓展工匠視野,促進工匠交流,提升工匠創新能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爲發展新質生産力蓄勢賦能

當前,我國到了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轉折階段。以創新爲主導,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能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先進生産力質態的新質生産力成爲經濟發展的首要課題。

記者了解到,新質生産力以全要素生産率大幅提升爲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肩負打造“兩高地兩基地一屏障”和“一極一源”的使命任務,四川大力實施“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發展戰略,在發展新質生産力方面前景廣闊、大有可爲。産業創新是新質生産力的重要實現形式,近年來,四川把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輕紡、能源化工、先進材料、醫藥健康六大優勢産業作爲主導産業,大力開展提質倍增行動,已形成3個萬億級産業集群、3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9個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成效顯著,同時科教資源、人才資源儲備豐富,這也需要工會組織從職工、企業、産業的角度更好地認識新質生産力,謀劃好新質生産力工會行動的具體思路和舉措。

發展新質生産力,工會要展現新作爲、取得新突破。四川工會在這一方面長期積累、基礎牢固、底蘊深厚。去年2月,“創新創效拼經濟,聚智聚力促發展”四川省首屆職工創新大會在四川達州拉開帷幕,共設置“四川省職工‘五小’活動創新創效成果展示區”“‘十佳’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展示區”和“‘萬達開’職工創新成果展示區”三個成果展示廳,一系列由勞模工匠操盤的優秀創新成果展出,活動還發布了“五小”先進單位100家、先進班組188個、優秀成果375項。

近年來,四川工會圍繞工匠培育孵化的各項創新工作積極探索實踐,一大批從一線成長起來的職工創新人才,推動産生了極具成效的發明成果、絕技高招,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其中僅464家省級創新工作室(其中由工匠領銜的113家,占比24.3%)每年開展創新課題取得創新成果超過2000項,實現了每年節創經濟效益超200億元。過去5年來,四川全省職工提出合理化建議129.5萬條,開展技術革新9.6萬項。

爲了學習先進、形成合力,四川工會還組團參加兩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開展黃河流域9省(區)産業工人創新交流合作,指導成立全省機電冶煤、建築、電力等行業創新工作室聯盟以及川南渝西地區裝備制造業、種植業及川渝新型電力系統創新工作室聯盟。同時加大職工創新補助資金力度。每年投入創新補助資金超300萬元,創新成果轉化成效顯著,極大地激發了職工參與其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助力新質生産力發展的新命題下,各級工會要積極行動,全面部署,形成熱潮。”四川省委常委、省總工會主席趙俊民多次對全省工會提出具體要求,明確全省工會要認真落實黨委、政府部署,在用足用好工會資源手段上發揮能動性。要持續把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向縱深推進,努力培養一支契合新質生産力的高素質勞動大軍;要推動傳統勞動和技能競賽項目和形式向更有實效、更多參與、更受歡迎上發展,讓工會勞動和技能競賽隨著新質生産力的發展一同叠代成長;要把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強音奏響,讓全省近2000萬名職工煥發勞動熱情、聚力創新攻關,爲加快新質生産力發展凝聚澎湃動力,在治蜀興川火熱實踐中交出四川工會靓麗答卷。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