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先天實力不足,秦穆公之後又逐步衰落故在戰國初期敗于魏國

史海撷英 2024-03-04 18:30:43

衆所周知,先秦時期的秦國最初是從馬夫起家,秦先祖非子因擅長繁養牲畜一道而被周王看中,任命爲宗周 “汧渭馬場”的主管官吏。之後僅數年時間,非子就爲西周王室提供了大量的優良戰馬,宗周也因此暫時在軍事上解決了內憂外患,以及收獲了很大一筆財富,對于非子這位人才也自然極爲看重,爲此分封秦地,建立宗周附屬秦國。

此後,秦人在西北邊陲惡劣環境下暴霜露、斬荊棘,慘淡經營百年,終于適應當地環境,實力得到大幅增長,也因此擊敗了西戎,不僅封地疆域擴大,也升爲了西陲大夫。不過此時秦國依然只是宗周附庸,直到西周末時,秦國迎來了一個契機,幽王被老丈人申侯聯合犬戎殺死于骊山腳下,西周滅亡。

秦國聞聲立即率兵援救鎬京王城,並在之後派兵護送幽王原太子宜臼,也就是被諸侯新擁立的平王東遷王城于洛邑,爲此因功正式升爲諸侯,還被授予對宗周原先岐山以西土地的合法征伐權,此後秦國在東周初期進入高速發展時期,最終在春秋中期與晉、楚、齊三國共同位列四大強國。

那麽作爲春秋時期的老牌強國,爲何秦國在戰國前期會被新晉成爲諸侯的魏國打得大敗呢?

首先秦國雖然是春秋四大強國之一,但在春秋時期最爲鼎盛時也只是稱霸西戎,爲西方之伯,距離稱霸中原長達百年的晉國在實力上還是有很大距離的,爲此在晉國封鎖下,秦國到春秋之世結束,始終都無法東進插手中原,參與稱霸,秦穆公也被迫才改變戰略方向,轉爲向西發展,並西戎諸部十余而稱霸西戎。

由于晉國的長期封鎖,秦晉兩國也因此爆發長達近百年的爭霸戰爭,但秦國卻敗多勝少,即便乘晉國內有外亂之際也鮮有獲得大勝。當晉國對桃林塞、崤山、函谷,潼關一帶地區加強控制封鎖後,秦國更是再也難以從崤函險要進軍中原地區,此後被晉國牢牢封鎖在桃林塞一帶地區以西。

秦晉爭霸戰爭示意圖

雖然此時魏國還只是晉國的一個卿大夫家族,但在秦晉爭霸戰爭期間,秦國與尚未發展成魏國的晉國魏氏已有交鋒,在輔氏之戰中就曾敗于出身魏氏的公子魏顆,而魏氏只是晉國當時執政的十一個卿大夫家族之一,而且家族實力並非其中最強,只能算居中而已,可見秦國和晉國之間在實力上是有不小的差距。

雖然秦晉同是春秋四大強國,但晉國根本無需全力出手,晉公室派出幾個卿大夫家族就能完勝秦國。秦國不是春秋四大強國之列嗎,爲何實力會如此不堪,甚至都不敵晉國的一卿大夫家族呢?

不是秦國實力不強,對比除其余春秋三大強國之外,秦國實力還是很強大的,只是中原霸主晉國實力更強,即便秦國在春秋時期最爲鼎盛時的實力距離當時晉國也是稍遜一籌,也就是秦穆公稱霸西戎,並國十余,奠定秦國成爲春秋四大強國之列基礎的鼎盛時期。

其次自秦穆公薨逝之後,秦國衰落的也很快,由于後世之君能力平平,在進入戰國時代之前,基本就沒有出過什麽明君雄主,再加上殉葬制度的存在,不少大臣都被陪葬,因此自秦穆公薨逝後,很少再聽聞秦國有什麽能臣輔佐,爲此秦國開始不斷衰落,一直持續到戰國初期,秦獻公回國奪位,效仿魏國進行一系列改革之前。

也或許是秦國在春秋時期的氣運實在不佳,秦穆公之後就再沒出過什麽有作爲的君主,到了戰國時期,秦國曆代君主可謂皆是明君雄主,如力行改革,挽回衰落局面的秦獻公,《過秦論》中所述的六世君主:孝公渠梁、惠文王驷、武王蕩、昭襄王稷、孝文王柱、莊襄王子楚(異人)。而中原其余諸侯卻接連出現庸主,以至于不斷衰落,最終秦國傳至秦王政時,發揚六世先君功績最終兼並關東六國,成就大一統帝業。

麻隧之戰示意圖

相比起戰國時期的迅速崛起稱雄諸侯,秦國在春秋時期自穆公薨逝的局面可謂相當悲慘,君主大多能力平庸,又缺乏大才能臣輔佐,只能不斷衰落,而同時期的晉國明君雄主接連而出,霸業因此也得到延續,持續稱霸中原長達百年。此消彼長之下,秦國自然越發不敵晉國,秦晉爭霸戰爭也于麻隧之戰後,以秦國大敗,數世不振而告一段落。

此後秦國沒有發展方向,只能偏安于中原西北,變得更加衰落,到了春秋末期,曾經作爲春秋四大強國之一的秦國已經淪落成老弱小國。而霸主晉國也在韓、趙、魏三家卿大夫家族攻滅執政智氏,隨後瓜分晉國公室而走向滅亡。雖然晉國一分爲三,但韓、趙、魏各自實力都不遜色于當時的大國強國,三晉聯手在諸侯列國之中更是無人可敵,爲此三晉于傳統大國秦、楚、齊、燕四國共同形成了戰國七雄的新格局。

在春秋末,戰國初時,以魏國爲首的三晉聯盟還是一直在繼續延續著晉國封鎖秦國理念,並且渡過黃河,不斷向西進軍攻伐秦國,而不斷衰落的秦國又哪裏是三晉聯軍的對手,爲此先祖打下的河西之地盡數落入三晉之手。而魏國也將河西之地設置爲西河郡,並在該地逐漸創立了聞名一時的西河學派。

戰國形勢圖

即便秦國單獨面對三晉之一也不敵,尤其是魏國,因爲魏國是戰國七雄中最先實行變法圖強的諸侯,武功自成後,不斷開疆拓土,一躍成爲戰國初期的首任中原霸主,軍事家吳起在魏國任職期間又改革軍事,爲魏國打造訓練了一支戰力強大精銳重裝武卒部隊。五萬武卒在陰晉之戰中數輪沖鋒,來回穿插秦國集結五十萬大軍組成的軍陣,最終秦軍大敗而逃,淪爲中原諸侯的笑柄,被謂之夷狄是也。

作爲春秋時期的傳統大國,秦國不敵戰國時期的新興魏國,原因是秦國先天實力不足,即便在鼎盛時期距離中原霸主晉國也有不小的差距。後來秦穆公薨逝,秦國開始進入持續衰落階段,而晉國霸業還在延續,雖然三家分晉後,晉國一分爲三,但三晉各自實力都不遜色于傳統大國,其中魏國又率先進行了變法改革,實力進一步增強,處于不斷衰落的秦國不敵三晉,不敵魏國也是情理之中。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