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余分宜縣,贛中明珠,分自宜春,人文璀璨之地

征途所見所感 2024-05-01 11:26:18

分宜縣地處江西中部偏西,隸屬江西省新余市,東鄰宜春市渝水區,南連吉安市安福縣,西連宜春市袁州區,北毗宜春市上高縣。全縣區域面積爲1389平方公裏,轄2個街道、7個鎮、3個鄉,常住人口27.61萬人,戶籍人口34.67萬。縣人民政府駐廣府路6號。

分宜縣因從宜春東境分置而得名。宋雍熙元年(984年)八月,以宜春縣“地大民衆”,分其神龍、招賢、豐樂、化全、儒林、彰善、挺秀、文標、旌儒、清教等10鄉,共計2萬戶設縣,因爲是從宜春縣分出,故縣名爲分宜縣。因爲縣治南傍钤岡山,故分宜又有別稱“钤山”。“钤山”這個別稱在分宜民衆心中地位極其重要,造就了豐富多彩的钤山文化,如明朝權相嚴嵩就著有《钤山堂集》。迄今爲止,分宜本地以“钤”命名的地名實體,就有钤山鎮、钤東街道、钤陽路、钤山路、钤豐路、钤興路、钤浒路等。

分宜古爲吳、楚之地。西漢至北宋初,分宜一直屬袁州府宜春縣地。宋雍熙元年(984年),分宜春東境10鄉設立分宜縣,屬袁州。元朝初年,隨袁州屬湖南行省;至元十九年(1282年),屬江西行省袁州路。明、清兩朝,分宜屬袁州府。

中華民國成立後,廢府留縣,分宜直隸江西省;1914年,屬廬陵道;1926年,廢道,再度直屬省;1932年,屬第八行政區;1935年,改屬第二行政區。其中土地革命時期曾建分宜縣蘇維埃政權。

1949年7月15日,分宜縣解放,屬袁州專區。1952年,袁州專區與南昌專區合並,屬南昌專區。1958年,南昌專署遷宜春,改名爲宜春專區(後稱宜春地區),分宜屬之。同年,因修建江口水庫,淹沒縣城钤陽鎮,北遷縣治于譚家邊,更名分宜鎮。1983年7月,地級新余市建立,分宜轉屬新余市管轄。2008年1月,縣治遷于钤東街道。

分宜縣人文底蘊深厚,是江西十大文化古縣之一,自古文風鼎盛,名人輩出,江西第一個狀元盧肇、明朝太常寺卿黃子澄、明朝首輔嚴嵩都是分宜人,被譽爲17世紀世界工藝百科全書《天工開物》也成書于此。分宜人文景觀也很多,有鳳凰山冶煉遺址和贛西地區面積最大的圍屋鄧家圍屋,有曆史文化名村介橋嚴嵩故裏、防裏進士村。分宜屬中央蘇區,是紅色革命老區,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王震、肖克等均在分宜開展過革命活動。

分宜被譽爲“中國夏布之鄉”。夏布是一種技藝傳承悠久的地方傳統手工藝品,以苎麻爲原料編織而成。因麻布常用于夏季衣著,涼爽適人,又俗稱夏布、夏物。夏布經過獨特的傳統手工工藝績紗、紡織加工而成,是傳統的服裝面料,夏商周以來就用于制作喪服、深衣、朝服、冠冕、巾帽。

在中國的各種夏布中,分宜夏布聲名遠揚,且曆史悠久。分宜自唐始,“歲貢白苎布十匹”。宋時,袁州知府的進貢表曾稱:“袁郡之邑,向進苎布,今俱歸分宜督辦。”明崇祯年間,科學家宋應星任分宜教谕時,對分宜種麻織布的盛況進行了認真的實地考察,並在《天工開物》中專列“腰機”和“夏服”兩章,圖文並茂,加以介紹說明。

清朝乾隆年間,分宜夏布生産興盛,圩市繁榮,流通暢達,每到苎麻夏布收購季節,上海、無錫、鎮江、煙台以及朝鮮等國內外客商紛至沓來,坐地收購。分宜有千年的苎麻種植曆史,有中國夏布之鄉和中國苎麻紡織名城的稱號,在中國曆史博物館,至今收藏著一匹乾隆下江南時攜帶回宮的分宜夏布。那時,分宜夏布便是“出口産品”,俏銷朝鮮、日本及其他國家。2014年11月,分宜夏布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0 阅读:21

征途所見所感

簡介:愛好旅遊,攝影,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