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把3句話挂嘴邊,暗示孩子長大能“幹大事”,你家孩子是嗎?

布谷媽媽 2024-02-26 19:40:56

大家好,我是布谷媽~

布谷媽聽一位心理學老師講課,她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經濟學家和生物學家一起去散步,走著走著,生物學家突然站住不動,並朝經濟學家做了一個“噓”的手勢。

經濟學家立馬屏住呼吸,不解地看向生物學家,怎麽了?

生物學家豎起耳朵,朝四周觀望,然後指著一處草叢回答說:“那裏有蛐蛐的聲音。”

說完,他走過去撥開草叢,果然有一只小小的蛐蛐蹦了出來。經濟學家佩服地豎起大拇指:“這麽微弱的聲音你都能聽到,我是完全沒有感知到它的存在。”

生物學家回答說,這也沒什麽,我天天研究生物,滿腦子都是它們,自然能更敏銳地捕捉到它們的蹤迹。

生物學家正說著,只見經濟學家把草叢撥開了一些,然後撿出一枚硬幣。

這回,輪到生物學家吃驚了:“我剛怎麽沒注意到這裏還有一枚硬幣?”

經濟學家也不以爲意地回答:“哈哈,它的光一閃的那刹那,我就看到它了。”

我們平常也會遇到這樣的事,誰對某方面更擅長、更了解,他就更能注意到這方面的信息。

這其實也是《心理暗示力》中提到的一個法則“吸引力法則”——就是你的注意力在哪裏,你就會更關注哪裏。

如果把這個故事運用到我們育兒生活中,可以理解爲,那些更自信、更積極、更正向的孩子,他遇到問題,首先關注到的,會是那些能激勵他、鼓舞他、給他勇氣和自信的部分,然後勇往直前。

而那些比較消極、自卑、認爲自己差勁的孩子,他遇到問題,敏銳捕捉到的,一定是那些能證明他確實很笨、很差勁、做不好的部分,然後越來越平庸。

“吸引力法則”也是暗示的力量。

孩子接收到的暗示是什麽,那麽他很容易就認爲自己是怎樣。

如果我們日常能以身作則,引導孩子常把以下4句話挂嘴邊,那麽暗示孩子長大能“幹大事”。

一:我能行

一位寶媽說,有一次她跟著手機視頻鍛煉身體,擡腿的動作實在太痛苦了,她跟練不到一分鍾就堅持不下去了。

就在快放棄時,她想了想自己變瘦後穿著連衣裙美美的樣子,于是咬著牙,每擡一次腿就大聲喊:“我能做到!”就這樣,邊喊邊堅持。

後來她陪孩子出去玩,要走一段很長的路,她累到有點小懈怠。沒想到孩子卻鼓勵她說:“媽媽,你不是跳操的時候一直喊‘我能行’嗎?再堅持堅持,沒多遠了,我們可以的!”

媽媽當下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感動,沒想到跳操爲自己加油打氣能影響到孩子,讓他也形成自我鼓勵的習慣。

如果遇到困難,孩子腦海裏一直想的是“我可以的”,而不是“我不行,算了吧”,那麽孩子就會形成一種積極、正向的能量。

他會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並相信自己。同時,他會不斷地去找資源、找方法,以找到可以解決困難的方法,然後堅持下去,突破重圍。

“我可以的”,也是孩子對自己能力的一種肯定。他堅信自己可以掌控局面,也堅信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

即便目前他能力不夠,但“我可以”卻能激勵他去學習、努力和成長,直到自己“可以”達到那個目標。

有這樣思維的孩子,他長大還能幹不成大事?

二:我再想一想

我見過不少孩子,他們一做作業,遇到不會的,立馬張口就喊媽:“媽媽,這個我不會。”

他們還會形成一個習慣,在做其他事情時,遇到自己不會的,立馬就停下來,等待別人的幫助。

而不是退一步,再多想一想,有沒有漏掉關鍵線索?可不可以借助別的方法?能不能再試一次?

相反,那些願意多動一動腦筋,常說“我再想一想”的孩子,他們通常更靈活,也更有毅力。

他們做事時,更積極主動,不需要父母一直在旁唠叨、催促。不管在學習還是生活中,他們更有內驅力。

這樣的孩子,他們不是爲父母學習,也不是爲父母工作,他們自己就願意去學習、探索和研究。而且每次成功,帶給他們的,都是由衷的開心和滿足。

他們長大以後,很少會“爲了別人而做某件事”,他們會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發揮著自己的才能和天賦。

因而,他們通常會更出色,也更有出息。

三:我欣賞我自己,因爲......

《親子溝通密碼》中,提到一個爲孩子賦能的方法,就是:“我很欣賞你,因爲......”

布谷媽也會常對布妞說:“媽媽好欣賞你呀,因爲你一看到媽媽咳嗽就立馬幫我倒水,真是太暖心了。”或者:“媽媽很欣賞你,因爲玩了玩具後,你就把沙發整理幹淨了,是個很有責任心的小朋友。”

有一次鄰居跟布妞開玩笑:“別人都不喜歡你。”

布妞不但沒有受傷生氣,反而自信滿滿地回擊:“我又貼心又有責任心,還講禮貌有眼力勁,我爸爸媽媽非常喜歡我。而且我自己也很喜歡我自己啊,別人不喜歡又沒關系。”

很多孩子內心不夠強大、容易受傷,是因爲他“不夠欣賞自己”。他看不到自己的優點,總以爲自己不夠好,一旦遭到語言攻擊,心理防線一下就崩潰了。

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將“我很欣賞你,因爲......”這樣的句式,成爲他的口頭禅。

比如日常多看到孩子的優點:

“我很欣賞你,因爲鬧鍾一響你就起來了,是個能爲自己負責的孩子。”

“我很欣賞你,因爲當我不舒服時你主動給我煮面,長大了能主動照顧人了。”

“我很欣賞你,因爲看到我拿不動了,你主動過來幫忙,真是個細心的孩子。”

我們若多說這樣的話,孩子就慢慢能把這樣的句式內化到他的腦海裏,他會不斷地跟自己說:“我很欣賞你,因爲......”

當遇到挑戰、懷疑自我的時候,孩子便能通過這樣的“欣賞”,看到自己的能力和價值,然後走出低谷、戰勝險阻。

以上3句口頭禅,我們可以引導孩子說起來。

你最希望孩子常說哪一句呢?

【圖片來自網絡,侵立刪】

作者簡介:布谷媽媽,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婚姻情感咨詢師,專注兒童心理,讀懂孩子輕松養育,喜歡就關注吧~

11 阅读:5701

布谷媽媽

簡介:每日一篇科普原創,解決育兒路上百種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