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童陸生遭“批判”,流落北大荒自學成醫,晚年甘心治病救人

紅色風雲錄 2024-05-03 23:03:33

“一人做事一人當,和家裏的人沒有關系,不應株連其他人。” 1959 年廬山會議之後,童陸生就被扣上了各種莫須有的罪名,他本人不但被開除了黨籍和軍籍,而且全家人還要跟著他一起去北大荒勞動。

所幸有葉劍英的批示,那些希望邀功的人只好作罷,讓童陸生一個人去東北。

1960 年,童陸生登上了前往東北的火車,早已經接到通知的農場,知道童陸生是第一次來北大荒,出于對他的同情,便派人到火車站接他。

到農場的第二天,農研所的領導就安排童陸生開始和工人們一起勞動。其實早在童陸生到北大荒農場前,工人們就已經聽說將有一位北京的老將軍來此。與童陸生幾次接觸下來,大家一致認爲童陸生不是什麽所謂的“異己分子”。

因此,大家開始逐漸對童陸生尊敬起來。盡管童陸生一再要求工人們稱呼自己爲“老童”,但大家仍親切的稱呼他爲“老首長”。

每當勞動間歇休息的時候,工人們就請童陸生給大家講一些革命年代的故事。講了幾次之後,大家愈發同情童陸生的遭遇,便集體向農研所的領導提出,讓童路生不要繼續勞動,而是請他給大家上傳統革命課,鼓舞大家更大的幹勁。

農場的負責同志對童陸生的遭遇也有些同情,便同意了工人們的要求,讓童陸生專門給工人們上革命傳統課。但同路生平時除了備課、講課之外,還是主動幫助工人們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

在北大荒待了半年之後,童陸生就發現,隨著天氣逐漸熱了起來,工人們經常因爲早晚溫差過大導致生病。出于對工人們的同情,童陸生萌生了學醫的想法,因此,童陸生就開始一邊學習,一邊從最簡單治療的病症開始,爲工人們看病。

很快,童陸生就在醫理、藥性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唯獨號脈還不盡如人意。因此童陸生就去醫院請教老中醫,結果老中醫一看童陸生已經年入花甲,就笑著對他說:

“老將軍這麽大年紀還想學醫,難喲!”

無奈之下,童陸生只好請北京的同志幫忙買書,照著書上先拿自己練手,然後再找那些生病的工人練習。經過反複揣摩,童陸生終于突破了號脈這一難關。

童陸生第一次給病人開藥方,是給一位工人治療感冒。當天晚上,病人吃過童陸生開的藥之後,很快出了一身汗,輕松地睡了過去。可童陸生卻忐忑得一晚上沒有合眼,唯恐自己開的藥方不能治病。

第二天,一身輕松的工人立刻跑去向童陸生道謝。童陸生在治病救人方面一炮打響,越來越多的人找他來看病。

童陸生在北大荒得到了足夠的同情和尊重,生活上也受到了很大的照顧,但每當深夜,童陸生的心情仍難以平靜。他扪心自問,自己參加革命這麽多年,從來沒有犯過大的錯誤,如今卻被開除了黨籍和軍籍,自己實在是難以接受。

童陸生無論如何都想不通,自己爲何會落到如此地步。

于是,童陸生決定向毛主席寫信彙報自己的情況,請求毛主席幫助解決。很快,童陸生的求助信就擺在了毛主席的辦公桌上。

對于童陸生的革命經曆,毛主席還是知道一些的。早在北伐時期,童陸生就加入了共産黨,在北伐軍中從事秘密聯絡工作。蔣介石叛變革命後,童陸生受組織委派到楊虎城身邊工作,是楊虎城手下上校參議。

1940 年童陸生回到延安之後,組織上分配他進入抗大工作。原本許光達打算安排童陸生教授戰術課程,但童陸生卻主動請纓,要求執教過去由部長教授的參訓隊。

爲了照顧文化水平較低的學員,童陸生盡量講的通俗易懂,深受學員們的贊賞。

1945 年,童陸生經彭德懷提名,作爲周恩來的助手,以少將身份赴重慶參加談判工作。蔣介石發動內戰之後,童陸生奉命返回延安,繼續擔任中央軍委第一局局長。

新中國成立之後,已經 54 歲的童陸生被授予少將軍銜,單就年齡而言,他比一些上將還要大。結果就因爲敢于說實話,童陸生僅僅佩戴少將軍銜兩年,就被要求前往北大荒勞動。

對于童陸生的遭遇,毛主席有些不理解,也對他表示同情,便立刻批示給羅榮桓,請他盡快調查處理。

羅榮桓對于童陸生抗戰時期的情況還是比較了解,認爲他是一個工作能力強,政治原則也很強的好同志。如今竟遭遇到如此不幸,羅榮桓立刻給有關部門的同志打電話,詢問童陸生的情況。

當對方堅稱童陸生出生于地主家庭,屬于“階級異己分子”時,羅榮桓反問對方,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童陸生的表現都很好,進城之後還受到過嘉獎和勳章,有什麽事實根據就將他定義爲“階級異己分子”。

羅榮桓的一番問話,說得對方啞口無言。可惜不久羅榮桓病重,這件事被交給其他人負責處理,就一直被拖了下去。一直到1963年中央爲童陸生落實政策,童陸生才得以返回北京。

童陸生要回北京的消息,很快傳遍了農場,所有和童陸生打過交道的人,紛紛趕來與童陸生道別。臨走的那天,有的人不但將童陸生送出了農場,還一路送到了火車站,直到開車仍不願離去,不停地沖著童陸生揮手告別。

回到北京之初,由于沒有事情可以做,童陸生就決定繼續義診。但又想到自己是半路出家,又是自學從醫,因此童陸生便跑到書店,買回很多中醫相關的書鑽研,還親自登門向一些老中醫求教。

隨著經手的病人越來越多,童陸生的醫術也越來越高超。無論什麽樣的病人來找他看病,童陸生都一視同仁,不接受任何禮品酬謝,有些困難的病人,童陸生還自掏腰包幫他們買藥。

十年政治風暴期間,有些人因爲遭受沖擊,生了病之後既沒有人管,也沒有人敢給他們看病,他們便嘗試去找童陸生。童陸生無論對方什麽身份,都不怕受牽連,每一位都認真診療。

政治風暴過去之後,童陸生不但繼續開展義診,還培養了一批待業青年走上了中醫的道路。他像義診一樣,既義務傳授醫學知識,還對家境困難的學生加以資助。

光明日報社籌辦中醫函授學院之際,特別邀請童陸生參與籌建,並在建成之後,聘請他擔任總顧問。對于建校的方方面面,童陸生都認真審查,而且每周還要坐診一次。

“當顧問不能是挂名的顧問,不能徒有虛名,要幹實事。”童陸生受聘之後,經常將這句話挂在嘴邊。後來,童陸生又擔任其他幾個單位的顧問,對每一個單位,童陸生都全心全意,而且謝絕報酬。

1984年,童陸生的所有問題都得到了徹底解決。國慶節前夕,中央在人民大會堂設宴,宴請童陸生等一衆曾經立下汗馬功勞的老將軍,歡送他們正式從工作崗位上離休。

離休之後的童陸生仍沒有閑下來,除了繼續義診外,他還風塵仆仆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爲海峽兩岸早日統一四處奔走。

參考文獻:

[1]蔣曙晨著. 百歲將軍童陸生. 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2004.09.

[2]石維行.童陸生:給周恩來繪制過地圖的人[J].黨史文彙,1999(09):45-47.

[3]趙勇田.佩帶過三次少將軍銜的人——訪童陸生少將[J].黨史天地,1998(01):31-32.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