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國當成美國?立陶宛炒作中方幹涉大選,我外交部回應不留情面

劉勇教授 2024-03-09 17:45:47

自進入2024年以來,全球許多個國家都進入了其“大選年”,其中有幾個國家的大選在世界上也是備受關注,例如即將在今年11月舉辦的美國2024大選,這場大選被認爲是決定未來美國是否會繼續衰落的關鍵。另外近幾年裏因“反華”而出名的歐洲小國立陶宛大選也格外引人關注,近期甚至還炒作中方幹涉其大選,實在是好笑。

據歐洲媒體報道稱,立陶宛將在今年5月份與10月份分別舉行總統與議會選舉,屆時立陶宛將更換爲新一任政府班子。但就在大選仍在預熱階段,其國內的一些政客也開始不安分,拿中國來當作其搞政治作秀的對象。立陶宛情報機構在日前發表了一篇年度威脅評估報告,報告中聲稱中國持續加大在立陶宛的間諜活動,立陶宛國家安全部部長賈尼斯基斯還公然表示,因立陶宛在台灣問題上的態度,所以絕不能排除中國“幹涉大選”的可能性。

賈尼斯基斯所說的在台灣問題上的態度,顯然指的就是2021年立陶宛同意設立所謂的“台灣代表處”,引發兩國關系惡化。而在今年年初,立陶宛還曾派出議員團竄訪台灣地區,不過立陶宛顯然是把自己看得太過重要了,日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甯針對相關言論回應稱,中國沒有興趣也沒有意願幹涉立陶宛內政,也希望立陶宛相關人員停止制造麻煩與困難。

而立陶宛近年來如此熱衷于在中國問題上展現存在感,用各種荒謬的謠言故意刺激中國,也同樣是有原因。作爲波羅的海三國之一,立陶宛在過去一直是存在感比較薄弱的一個小國,但立陶宛有有一個鮮明的特點,那就是出于曆史原因,立陶宛整體呈現出極端反俄,仇共以及反華。

在2020年以前,立陶宛曾長期由保守黨執政,因此在外交上還沒有體現出極端,但隨著中右翼保守派在2020大選中獲勝,立陶宛的外交路線也急轉直下。

俄羅斯與中國均是立陶宛重要的貿易夥伴,但在中右翼保守派的執政下,立陶宛先是與俄羅斯徹底撕破臉皮,將貿易與進口重心轉移至歐盟,隨後又借台灣問題刺激中國,將兩國關系破壞殆盡。在俄烏沖突爆發以後,歐盟愈發走向孤立與保守,許多國家都希望避免過度依賴俄羅斯的事情再度發生,立陶宛也借著這股“東風”繼續抹黑攻擊中國,成爲了東歐的“反華急先鋒”,立陶宛自己更是以所謂的“東歐民主堡壘”自稱。

在這種背景下,立陶宛國內的政客自然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拿中國來開涮,無論是什麽事情,把中國拉出來背鍋總是對的,在這種“什麽事都是中國所爲”的政治正確面前,立陶宛近年來頻頻發表有關中國的離譜言論,也就不足爲奇了。當然,這種政治正確也不僅僅是立陶宛一家獨有,在西方國家普遍將中國視爲對手與未來最大挑戰的前景下,還有不少國家也患上了跟立陶宛一樣的“症狀”。

在2022年7月,美英兩國官員曾共同對中國發出指控,聲稱中國“偷竊”西方科技,並且還“幹涉”美國議員選舉,而在更早之前的1月份,英國還曾指責中國幹涉英國議會,英國的情報機構軍情五處還公布了一份所謂的報告,稱中國在英國議會中培養“親華議員”。這種指責中國幹涉某某國選舉的例子,在最近幾年裏可以說比比皆是,雖然方式不同,幹涉的形式不同,但目的都是一樣的,那就是靠這種抹黑造謠的手段,在世界範圍內形成一種刻板印象,那就是中國“經常幹涉他國內政”,各國都應在與中國的合作中“保障政治安全”。

這種手段相當低級,且漏洞百出,甚至如果需要攻擊其他潛在對手,那麽只需將中國二字換成俄羅斯,伊朗或者朝鮮,也都一樣通順。對于西方這種小手段,中國一方面要進行駁斥與辟謠,並且警告那些一而再再而三造謠的國家,另一方面也要用事實說話,用實際例子戳這些國家的軟肋。

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不斷聲稱中國幹涉其內政事務,但實際上,這些西方國家幹涉他國內政的“急先鋒”,除了多次拿新疆,香港以及台灣問題進行炒作以外,美國還曾一手制造了引發烏克蘭危機的“橙色革命”,引發中東戰亂的“阿拉伯之春”。只要將這些事迹公布出來,究竟是誰在熱衷于幹涉他國內政,已經一目了然。

0 阅读:895
评论列表
  • 2024-03-09 20:42

    誰特麽有空幹預一個破縣

  • 2024-03-10 11:05

    對這種自以爲是的鳥國,斷交、制裁

劉勇教授

簡介:軍事學教授;作戰指揮學博士,戰役學博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