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海藻忍住不吃25塊錢的冰淇淋,才是她對小貝狠心的“用計”

妧晨 2024-03-26 18:12:47

文|妧晨

注:本文根據電視劇立論

原創不易,抄襲必究,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

海藻和小貝在江州步行街上window shopping,車水馬車和來往的人群,映襯得這條街道越發的奢華。

這條街上的所有奢侈品店,海藻都可以坦然的忽略和輕視,唯獨那家飄散著甜美奶油味的哈根達斯冰淇淋店,讓她忍不住駐足,也忍不住流連。

以前,我看這一段劇情時,只覺得不足爲奇;如今再看它才發現:

海藻忍住不吃25塊錢的一小球冰激淩,這份懂事和辛酸背後,其實是她對小貝狠心的“用計”!

“光看不買”的奉獻

小貝和海藻在步行街window shopping,在經過繁華奢靡的品牌店時,海藻總能夠用各種新奇的借口,把奢侈品從自己的購買欲裏摘出來。

她不在乎各種奢侈品,可是卻獨獨無法拒絕一小球哈根達斯冰淇淋,那份甜美的芬芳,讓她的唾液腺瘋狂地分泌,直到欲望裹挾著幻想,她再也不能夠拒絕這份奢侈的渴望了。

後來,小貝給她買下了一小球冰淇淋,她吃得小心而珍重。

她感動著小貝的貼心,可內心卻越發忐忑。

海藻不願意消費掉一周的夥食費,她害怕讓小貝背負更多的負擔:

“不提冰淇淋表面散發的醇厚光澤,就是裝冰淇淋的盒子,那種亞亞的巧克力色,精致的小勺,都讓海藻抵制不住心中的欲望,以前小貝總是試圖買一個給她心愛的海藻吃,海藻總有她的理由,不知道吃哪個,排隊太長了,還有就是我喜歡的那一款沒有啦……”

海藻這份懂事,讓人心酸:

“海藻真的很想吃,可一想到——小貝那麽節省的在存錢買房子,她就不好意思奢侈,還有姐姐,每一次去,都給妹妹買魚蝦解饞,自己卻不舍得吃一口,一想到每個人都這麽努力勤勉,自己若如此放任的腐敗一次會很內疚。”

“明明很想吃,可是一想到小貝的辛苦”,她內心就十分愧疚,所以就不好意思奢侈了。

當我看透了這層“不好意思”,我才知道海藻出軌宋思明後,那毫不猶豫就背棄和兩廂抵消的行爲,究竟有著怎樣的隱喻了。

所以,海藻不吃25塊的冰淇淋,在我看來,才是對小貝狠心的用計!

不吃背後的“用計”

海藻真的很想吃冰淇淋,那醇厚甜美的色澤,那亞亞的巧克力外包裝,在我看來,它不是一種來自美食的誘惑,而是海藻內心對奢侈品越發深切的渴望。

否則,同樣是冰淇淋,爲什麽幾塊錢的冰淇淋,不能夠滿足海藻的口腹之欲呢?

所以,足見“奢侈”二字,才是海藻最想要的答案!

可是,我們要知道:

海藻對奢侈品的欲望不是不大,而是非常大。

但是,她卻不敢去消費那25塊錢,根本原因不全是因爲她對小貝心疼的愛意,而更多是她的羞愧感——不敢花錢的羞愧感。

這份羞愧和不配得感,來自童年被父母忽略的經曆。

而如今,它也來自海藻:

不爲自己行爲負責和做主的逃避心理。

海藻的羞愧和討好心理,讓她隱忍著自己心中的欲望和渴求。

這是她做出來的犧牲。

但究其根本,這份犧牲不是她心甘情願的,而是來自于她——海藻,不願意麻煩小貝的羞愧感。

海藻總是在討好小貝,她在不自覺的用討好來維系和小貝的這段關系,所以,就算她爲了小貝節衣縮食,她心裏得到的感受也不是心甘情願的愛意和快樂,而是憋屈和犧牲的悲傷。

這份以物換物、以犧牲換取犧牲的心態,讓海藻在25塊冰淇淋的抉擇上,早就有了判斷,也有了怨念。

所以,她後來馬不停蹄的陷落在宋思明的糖衣炮彈裏,她對小貝的愧疚只剩下一次,而在這一次之後,她就再也沒有任何愧疚了。

因爲她覺得:

自己爲小貝付出的代價,和自己給予他的傷害,早就已經被兩廂抵消了,所以,她早就不應該愧疚和彌補了。

原著裏有這樣一段話,足見這份兩廂抵消的心理狀態:

這次海藻已經不急了。他肯定又是苦肉計去了,滿大街亂走。海藻覺得,這次他就是被車撞了,也不是自己的責任。而且,這世界,被車撞的人也不過是萬分之幾。海藻躺床上,睡著了。

上一次小貝出走,海藻擔心得不得了,可如今,她只有不是自己責任的安心和冷漠。

爲什麽前後的態度這樣懸殊呢?

只是因爲——小貝主動提出了分手,主動把問題的創口露出來。

這一次,她彌補了上一次自己對小貝的傷害,小貝用他的滿口髒話和粗魯性愛,最終消磨了海藻最後一次的歉疚。

所以,海藻才有了睡著後的心安理得。

所以,如今再看——海藻忍住不吃25塊的冰淇淋,不是來自她對小貝的愛意,而是來自她討好小貝的心理,來自她不敢麻煩小貝的羞愧心態,來自她不配得感的自卑心態。

甚至,她不吃25塊錢的冰淇淋,都是在覺得:

這不是她自己願意做出的決定,而是她是爲了小貝——犧牲自己生活條件的交換方式。

當她出軌宋思明後,這份決定就成了抵消傷害的砝碼,她于是心安理得的背棄小貝,于是徹底磨滅了內心的羞恥感,然後繼續在背叛的路上行進。

但到這裏,她都不提出分手,而僅僅是隱瞞事實。

可見,她面對感情時——不負責任的態度。

所以,她不吃25塊錢的冰淇淋,是她爲了小貝犧牲自己利益後來等價交換用的,所以,她不吃得“不情不願”。

她不是自己主動選擇“不吃”的,所以,她不會覺得要爲自己的行爲擔責,不會有清醒的止損。

而她更加不是因爲愛小貝,而主動去心甘情願“不吃”的,所以,她心中始終有怨氣、不平衡和不滿感。

她在拿這次犧牲做條件——做背叛小貝後,自己——不用內疚、不用羞愧的條件。

所以,海藻出軌時那樣理直氣壯,甚至蠻不講理,這也都說明了她這樣的心態。

可是,既然是成年人了,抉擇和奉獻都是自己該擔起來的責任:

如果想要富裕的生活,就和小貝一起去打拼,或者忍受不了對方的貧困,也可以主動提出分手,並尋找想要的伴侶。

但海藻兩者都不選,而是這山望著那山高,最後混得一敗塗地。

她那菟絲花般依附男人的心理,是她最致命的缺陷!

而看透這些後,我才懂:

當奉獻和犧牲不是來自自身的所願,那麽生活裏的狂風大作,勢必會摧毀掉這份岌岌可危的愛情,勢必會傾吞掉感情裏——最後的一絲歉疚和惦念。

所以,海藻才毫不猶豫的出軌了宋思明!

所以,她心狠地用這種逃避心態,最後一次“算計”了她與小貝的愛情!

我是妧晨,一支筆寫書影世界的現實真相,用溫柔包裝果敢,用成長寫透現實,願我的文字,能夠給予一點點看破世界的途徑,我將不勝榮幸!

願我們雖如朝露,卻都敢向陽而“升”!

0 阅读:30

妧晨

簡介:專注當下情感問題,世界寒冷,讓我溫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