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意大利的秘密戰機—比亞喬P.119

丹書戰史 2024-03-29 16:58:51

二戰前意大利雖然有比較健全的航空工業,但先進戰鬥機的型號和數量都偏少,比亞喬公司在1938年打算研制一種非傳統布局的先進戰機,但這個項目一開始並沒有得到軍方重視,直到1941年才獲得原型機生産訂單,這就是比亞喬P.119戰鬥機。

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前置發動機的尺寸和戰鬥機速度是一對矛盾的存在,要想提高發動機功率就需要增大尺寸,反過來又會增大整個發動機艙的迎風面積,增加飛行阻力,抵消一部分發動機功率增大帶來的優勢。爲了解決這個問題,設計師們想了很多辦法,把發動機安裝在機身中部、駕駛室背後就是解決辦法之一,比亞喬P.119正是這種設計。

P.119是一架懸臂式單翼單座戰鬥機,空重將近25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約4100千克,機長9.7米,翼展13米,高2.9米。除了發動機之外其他布局維持了傳統結構,大部分結構采用鋁合金制成,控制舵面爲鋁制框架加織物蒙皮,發動機艙采用鋼制框架。戰機安裝一台比亞喬P.XV45 18缸風冷徑向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約1500馬力,冷卻空氣通過機頭下方的進氣口進入,一根傳動軸穿過駕駛室向前驅動一副直徑3.3米的3葉螺旋槳。

P.119在6400米高度最大飛行速度約640千米/小時,最大升限12500米,兩側機翼內各有一個330升容量的油箱,機身內有另外一個340升油箱,它們可以支持戰機飛行1500千米。

留出空間的機頭更適合武器安裝,這裏有一門20毫米航炮,備彈110發,另有4挺布雷達12.7毫米機槍,單挺機槍備彈500~550發,在機翼內還計劃安裝另外2挺機槍,不清楚是7.7毫米機槍還是12.7毫米機槍,這些武器配置並沒有在原型機上展現。比亞喬公司還打算開發對地攻擊版,武器改爲一門37毫米炮,增加翼下炸彈挂載能力,不過只停留在設想階段。

原型機在1943年進行測試,期間發現一些問題,例如武器射擊時産生較強的震動,不過現在人們對P.119的總體評價比較積極,它確實是當時意大利手中的先進戰機,就是意大利自産的航空機槍/機炮性能稍欠,如果能換成德國造就更好了。

遺憾的是P.119出現的時間太晚,沒多久意大利投降,P.119項目被擱置,試飛中略微受損的原型機沒有修複,整個項目在二戰後很長時間裏都沒有公開,因此了解的人較少。

3 阅读:214

丹書戰史

簡介:觀三千年戰史,品海內外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