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張曉宇:新藍鯨動力不搞技術路線之爭,只負責滿足用戶需求

麻辣車事號 2024-03-15 17:58:45

人物-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 張曉宇

2024/3/15 訪談

“新藍鯨動力”致力于爲用戶提供全場景用車方案的最優解。

2011年長安BlueCore首次以品牌形式出現,引起行業廣泛關注。

2019年升級後的藍鯨NE動力不僅成爲一個品牌,更形成一個家族。長安也成爲在動力領域率打造核心競爭力的中國品牌。

從立項至今,張曉宇從沒落下過藍鯨項目的任何一個環節。他帶領團隊攻克各種難題,十多年的刻苦鑽研也讓他被同事尊稱爲“藍鯨之父”。

誰能想到,驅動世界164年的內燃機到今天也面臨著“如何驅動未來”的時代拷問。

今天的乘用車市場已經完全不同,相比于曾經的內燃機市場,這是一個技術架構更複雜,更拼可靠性的時代,一個電機、發動機、電池、芯片相互組合而來的綜合複雜體,已經被推向了市場。

所以想想這個問題,今天再做思考,總有一些新的答案。

3月13日,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張曉宇在接受麻辣車事專訪時就表示:“汽車市場沒有最好的動力,只有最適合的動力。”

其實在中國汽車市場,除了講智能化大趨勢、談純電動彎道超車外,有不少車企在動力品牌上默默做著關鍵技術儲備,尤其是那些行業頭部。

相信大家對2016年長安CS95上市時搭載的藍鯨2.0TGDI還有印象,當時這台發動機就因爲動力強勁而備受關注。

2019年6月,當藍鯨動力正式掀開神秘面紗時,我們才發現這個開創了中國汽車動力技術平台元年的動力品牌已經擁有了由藍鯨發動機、藍鯨變速器、藍鯨油電混驅組成的龐大家族體系,不僅兼顧了動力與節油,也提出了許多令人眼前一亮的面向未來的動力集成方案。

時間不語,卻是最好的見證,唯有在一個領域中多年的研究和攻克,才能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專業”,而這種“專業”並非幾條廣告、幾句膚淺的宣傳語就能達到。

隨著長安藍鯨動力車型逐步完成切換,截止2023年,藍鯨動力車型累計銷量已超350萬。

3月13日晚上,新藍鯨動力正式發布。爲此,張曉宇用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來爲我們詳細講解這套動力的技術信息。

按照張曉宇的說法,新藍鯨動力是長安汽車打造的全域全場景動力解決方案,涵蓋新藍鯨混動專用發動機、可插混可增程的雙電機電驅、以及長安自主研發的智慧駕駛管理系統(IEM)。

簡單來說就是實現一套動力系統,可自由選擇並一鍵鎖定插混、增程雙模式。

新藍鯨動力到底有多硬核,拿數據說話——

►500bar的超高壓燃油噴射系統

►1.45行程缸徑比

►150毫焦高能點火技術

張曉宇說,這三個都是全球最強首發技術。

在這之前,我們先了解下新藍鯨和上一代藍鯨動力有什麽不同?

上一代藍鯨動力主要由三部分組成,藍鯨發動機+藍鯨油電混驅+藍鯨變速器。其中大家比較熟知的就是藍鯨發動機和藍鯨變速器,發動機以1.4T和1.5T爲主,變速器采用7速的DCT變速器。

新藍鯨動力同樣是三部分,1.5T藍鯨發動機不變但升級爲混動專用發動機平台,油電混驅升級爲電驅平台,變速器變化最大,被電控系統取代,也就是張曉宇說的IEM高級智慧控制系統。

首先說一說新藍鯨混動專用發動機。

采用了500bar的超高壓燃油噴射系統、1.45行程缸徑比以及150mJ高能點火技術,能夠把熱效率做到44.28%,這優于目前日系混合動力最高的41%,屬于行業頂尖水平。

而500bar的超高壓相較于行業平均水平的350bar也是領先不少。“新藍鯨發動機極限不止于此,儲備熱效率更是可以達到47.03%,媲美頂級發動機。”

150mJ的點火能量可以讓電火花更加穩定和持久,有效的提升廢氣再循環系統下著火的穩定性。

16:1的壓縮比好處也很多,更充分的燃燒意味著動力更好,在熱效率提升的同時減少了燃油消耗,最終達到省油的目的。

其次是可插混可增程的雙電機電驅。

“這個平台厲害的地方在于,用戶只需要一套動力硬件,就可以實現兩種不同動力(插混或增程)模式的切換,駕駛體驗會更加靈活”。根據長安汽車給出的數據,這套增程系統1L油可以轉化成3.63kWh的電,從轉化效率上看基本高于行業水平。

而IEM高級智慧控制系統,本質上就是通過這套系統去對車輛上衆多的控制器進行管理。

“這就好比我們解數學題,通過當下已知條件(山路/高速/擁堵),來計算答案,自動匹配最佳的駕駛體驗和動力輸出”,包括前面提到的增程和插混之間的切換也是由它來控制,從而達到最佳的燃油表現。

對于用戶最關心的問題:新藍鯨動力到底解決了哪些痛點?張曉宇總結了五點。

饋電省油更省錢

新藍鯨插混匮電情況下每公裏僅需不到4毛錢。相比同樣是中國品牌的同級混動車型,綜合工況油耗降低接近10%,相同一箱油可多跑接近100km。

靜谧體驗,純電感十足

新藍鯨動力的xEV車型怠速車內聲壓級爲37.9dB(A)。饋電加速場景下,駕駛艙實測純電感指數爲VER7.5。

饋電動力充沛且持續

以2噸的車爲例,它的饋電最高車速可以達到150km/h,饋電百公裏加速時間6.9s,轉鼓測試可通過60%坡度。此外,新藍鯨動力還擁有四驅版本,其中四驅架構支持涉水、崎岖、沙地、冰雪、泥地、城市6種全地形功能。

全地形駕駛自適應控制

通過AVL DRIVE駕乘評價體系和長安加速度DNA研究發現,加速度變化率超過10m/S3時,容易使車上駕乘人員産生暈車感。長安通過全地形駕駛自適應控制,實現在加速過程中油門變化減少60%,刹車過程制動頻次下降60%,達成全域加速度變化率<10m/S3,讓司機駕駛更平穩,乘客更舒適。

質量保證從始至終

長安的高品質開發背靠試驗驗證和制造生産兩大體系。憑借“六國十地”全球研發布局,研發團隊就有超過1.8萬人。

在2014年,長安汽車發布了長安品質試驗驗證體系CA-TVS,經過多次更新叠代,現在整個體系覆蓋7個試驗驗證層級,涵蓋16個驗證屬性,包括整車、系統、零部件等29625項試驗驗證項,其中整車及系統試驗驗證項2251項。

這個體系標准相較于行標、國標、ISO標准等都是最爲嚴苛的。以發動機爲例:HE系列經過89384H台架驗證時長,遠超行業平均5萬小時。

從這5點不難看出,新藍鯨動力在節省成本、提升安全可靠性、增強舒適感等三大方面都爲用戶帶來新能源動力的整體提升和突破,滿足了他們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同時也他們帶來全新的價值體驗。

所以新藍鯨動力到底好在哪?用張曉宇的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超級增程省上加省,智電iDD好上加好,數智AI電驅越用越優。”

隨後張曉宇還向麻辣車事透露,2024年將有多款搭載新藍鯨動力的車型上市,分別是長安UNI-Z、啓源A05、啓源Q05、深藍G318。除深藍G318將搭載增程技術外,另外三款産品均爲插混。

“新四化”的戰役才剛剛打響。

對于造車來說,無論産品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動力依然會是未來品牌以及産品競爭的關鍵,唯有掌握這些核心的引領技術才會有更強的競爭力和話語權。

長安汽車擁有豐富技術體系支撐、用戶基盤、規模等優勢,加速電動化産品的布局和推出並非難事。

關于如何驅動未來這個問題,正如張曉宇在發布會上所表達的:始終堅持用戶需求導向,摒棄技術路線之爭,根據用戶需求提供多樣化解決方案。

或許這才是大家想看到的。

*圖片來源于官方及麻辣車事拍攝

0 阅读:195

麻辣車事號

簡介:人車生活第一視覺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