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促成“靖康之恥”的宋徽宗趙佶,是如何登上帝位的呢?

學典曆史 2024-04-19 21:52:41

公元1100年,年僅24歲的宋哲宗趙煦駕崩;駕崩之時都未曾立太子,因爲趙煦唯一的一個兒子趙茂,出生三個月就夭折了,皇位繼承人就只能在其父趙顼的兒子中選。

宋徽宗趙佶是宋神宗趙顼的第十一子,同時也是宋哲宗趙煦的弟弟;他本無緣帝位,可爲何還能登上帝位呢?

宋神宗趙顼一生共有十四個兒子,除去早夭的八個兒子之外,趙顼還剩六個;盡管如此,皇位無論如何也輪不到端王趙佶來坐,那麽他是怎樣登上的皇位呢?答案是有向太後的支持。

向太後是宋神宗趙顼的皇後;趙佶頗有天資,並且擅長書法,而且又極盡谄媚,因此向太後出于私心,立了端王趙佶,反而對趙煦同母的弟弟簡王趙似視而不見。

當時的宰相章惇曾力薦向太後,不要擁立趙佶爲帝,因爲他爲人輕浮;章惇忠心爲國,可惜卻勸谏無果,端王趙佶終究還是登上了帝位,然而悲劇也發生了。

宋徽宗趙佶登上帝位後,寵信奸臣,大興土木,窮奢極欲,直接將北宋帶入了萬丈深淵。面對金人南下,宋徽宗趙佶不僅恐懼萬分,而且還推脫責任,將皇位傳給了其子宋欽宗趙桓;最終父子二人同時上演了一場“靖康之恥”的鬧劇。

如果當初向太後能夠聽取章惇的肺腑之言,或許就能避免悲劇發生;對此,小夥伴們怎麽看呢?

0 阅读:174
评论列表
  • 2024-05-05 10:19

    宰相章憞當時的意見是立嫡則簡王乃皇帝同母弟,立長則申王最長!當時章憞性格強悍多次忤逆太後配合宋哲宗進行新政推行,太後爲了幹預朝政故意和宰相對著幹,趙佶非嫡非長薄有虛名性格柔和有利于太後施加影響,當時章憞要是主張立端王那麽太後可能會直接否決這個意見,就是這個決定直接將宋朝送入無底深淵!可見女中並無堯舜,實則頭發長見識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