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時期形成的飛地問題,仍然影響著中亞三國

世界縱橫 2024-05-13 22:11:04

1991年,強大的蘇聯轟然解體,形成了15個獨立的新國家。從蘇聯解體到現在已經有三十多年,但蘇聯時期形成的飛地問題,仍然影響著中亞三國。

這三個中亞國家分別是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從地圖上看,這三個國家的邊境犬牙交錯,還存在棘手的飛地問題。這些問題導致蘇聯解體後,三個國家多次出現邊界沖突。直到現在,三個國家也沒有完全劃定邊界。

第一,邊界問題的産生。中亞地區指的是亞洲中部的廣闊地區,具體就是中亞五國的範圍。中亞的概念最早于19世紀中期提出,指的是沙俄控制的亞洲中部非斯拉夫人聚居區。

中亞地區的居民曆史上主要過著遊牧生活,並沒有固定的住所,基本是逐水草而居。因此水草豐美的地區,吸引了很多中亞族群聚集。

在沙俄統治時期,中亞各個民族基本處于雜居分布狀態。到了蘇聯時期,開始在中亞進行劃界,按照不同的民族成立了五個加盟共和國。

由于中亞各民族長期雜居分布,給蘇聯的劃界造成了一定的困難。特別是費爾幹納盆地區域,是中亞少有的宜居土地。

中亞很多地區幹旱缺水,費爾幹納盆地處在天山和吉薩爾阿賴山之間,受到天山冰川融水影響,有很多河流經過費爾幹納盆地。比如錫爾河、索赫河和伊斯法拉河等等。

在河流的滋養下,費爾幹納盆地水草豐美,擁有連綿不斷的肥沃綠洲,吸引了大量人口聚集。在蘇聯劃界之前,主要有吉爾吉斯人、塔吉克人、烏茲別克人在這裏雜居分布。

蘇聯並不准備解決這種雜居模式,而是直接將費爾幹納盆地劃給了三個加盟共和國。三個加盟共和國的邊界在這裏犬牙交錯,彼此制約,更有利于蘇聯對中亞的控制。

除了複雜的邊界之外,由于不同民族長期雜居,蘇聯也沒有要求這些民族遷徙,而是將這些地區直接劃給了所屬的加盟共和國,這就造成了飛地的出現。

比如吉爾吉斯斯坦境內,有四個烏茲別克人聚居區,蘇聯將這四個地區劃給了烏茲別克斯坦,這樣一來,這四個聚居區,就成了烏茲別克斯坦的飛地。還有塔吉克斯坦,在吉爾吉斯斯坦境內有兩塊飛地,在烏茲別克斯坦境內有一塊飛地。吉爾吉斯坦,在烏茲別克斯坦境內有一塊飛地。

其實蘇聯劃界時,本可以將這些聚居區的居民遷徙到所屬的加盟共和國,將土地並入所在的加盟共和國,從而消除飛地問題。不過蘇聯沒有這麽做,主要還是希望三個加盟國互相掣肘。

早在蘇聯時期,這三個加盟國就常常因爲土地問題,水源問題鬧得不可開交。蘇聯從中調解,緩和了三個加盟國的矛盾。但蘇聯解體後,三個國家分別獨立,矛盾很難得到調和。

第二,飛地問題仍然影響著中亞三國。蘇聯時期,三個加盟國同屬蘇聯,生活在飛地的居民可以通過其他加盟國進行交通聯系。但蘇聯解體後,三個國家分別獨立,生活在飛地的居民處在其他國家領土的包圍之下,生活非常不便。再加上三國邊界犬牙交錯,一些爭議地區還蘊藏著比較豐富的資源,更加劇了三國之間的紛爭。

比如吉塔兩國存在爭議的阿爾金馬紮爾地帶,發現了儲量比較大的金礦,雙方更加不會讓步。基于這些問題,吉塔兩國邊界總長約976公裏,還有大約450公裏邊界沒有正式劃定,吉烏兩國邊境總長約1314公裏,還有大約320公裏邊界沒有正式劃定,烏塔兩國邊境全長約1326公裏,還有大約240公裏沒有正式劃定。由于無法解決邊界問題,小規模的偶發性沖突還是時有發生。因此說蘇聯時期形成的飛地問題,仍然影響著中亞三國。

2 阅读: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