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關聯購銷數據對壘信披現疑雲人員與業務獨立性之憂齊上演

金證研 2024-03-19 18:09:50

《金證研》南方資本中心 羅九/作者 南江/風控 映蔚/風控

在豬周期下行壓力下,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希望”)近幾年陷入營收增長而利潤虧損的“窘境”。2020-2022年,新希望雖然營收規模逐年增長,但其淨利潤于2021年卻由盈轉虧,2021-2022年兩年累計虧損超百億元。2024年1月,新希望發布的2023年業績預告顯示,其預測2023年實現淨利3億元,但扣非淨利潤預計虧損45億元。

回顧曆史,新希望實控人劉永好“入主”上市公司興源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源環境”)後,興源環境開辟新業務。即2020年,興源環境新增農業農村生態業務的同一年,新希望爲興源環境貢獻超四成營收。而需要指出的是,興源環境與新希望各自旗下的子公司,業務或存重疊,且興源環境副總劉紅軍兼任新希望子公司的總經理。至此,在劉永好控制新希望與興源環境期間,兩家上市公司的人員與業務獨立性幾何?此外,2020-2022年,新希望披露的對興源環境的采購金額,與興源環境披露的銷售額“對不上”,信息披露現疑雲。

一、新希望實控人“入主”興源環境,次年新希望爲興源環境新業務貢獻10億元收入

2019年4月,劉永好入主興源環境成爲興源環境的實控人。次年,興源環境即新增農業農村生態業務。新增農業農村生態業務當年,即2020年,興源環境該新增業務即爲興源環境貢獻超四成營收,同年,新希望貢獻的收入高達10億元。

1.1 2019年劉永好入主興源環境,2020興源環境新增農業農村生態業務同年創收10億元

據出具日爲2019年3月29日的《興源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于公司控制權擬發生變更暨權益變動的提示性公告》,2019年3月29日,興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源控股”)與新希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投集團”)簽署股份轉讓協議,交易價格爲14.49億元。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後,興源環境的控股股東擬由興源控股變更爲新投集團。

據興源環境2024年1月13日發布的2019年年度報告(更新後),2019年4月17日,上述股權轉讓事項完成過戶登記。至此,新投集團成爲興源環境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由周立武、韓肖芳變更爲劉永好。劉永好同時是上市公司新希望的實際控制人。

即2019年4月,新希望實控人劉永好以14.49億元收購興源環境的控制權,“入主”興源環境。

據興源環境2024年1月13日發布的2023年半年度報告(更新後),2023年3月8日,興源環境的實際控制人變更爲奉化區財政局。

可見,劉永好獲得興源環境控制權四年後,2023年3月,興源環境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變更爲國資。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興源環境新增農業農村生態業務,同年該業務創收超10億元貢獻超四成營收。

據興源環境2024年1月13日發布的2018-2019年報(更新後),興源環境作爲環境治理綜合服務商,從事的主要業務包括環保裝備制造、江河湖庫的疏浚及治理、市政汙水及工業廢水治理、生態環境建設、水質監測等;營業收入按行業及産品劃分爲設備銷售,水利和港口工程建築業,環保市政、園林工程及其他。

2018-2019年,興源環境的設備銷售收入分別爲3.89億元、3.87億元,占同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爲15.69%、18.55%;水利和港口工程建築業的收入分別爲4.41億元、5.16億元,占同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爲17.79%、24.72%;環保市政、園林工程及其他的收入分別爲16.48億元、11.83億元,占同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爲66.52%、56.73%。

可見,興源環境原來系環境治理服務商,超五成收入來源于環保市政、園林工程及其他的收入。

據興源環境2024年1月13日發布的2020年報(更新後),報告期內,興源環境推動“內部與新希望集團産業協同、外部與大型央企國企合作”兩支柱及“環保+産業+服務”三要素的發展模式,聚焦發展三大業務領域,主營業務包括農業農村生態、環保裝備及智慧環保、環境綜合治理三大板塊。其中,農業農村生態是本報告期新增的業務,業務內容涵蓋養殖場建設、養殖廢水處理、養殖設備生産及系統集成、畜禽糞汙處理資源化利用等領域,形成服務于現代養殖業的綜合解決方案。

據興源環境2024年1月13日發布的2021年報(更新後),2020年,興源環境的營業收入收入按行業及産品劃分爲環保裝備及智慧環保、環境綜合治理及其他、農業農村生態,當年上述業務實現的收入分別爲3.67億元、10.66億元、10.19億元,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爲14.97%、43.48%、41.55%。

不難看出,2020年,興源環境新增農業農村生態業務,該業務當年即創收超10億元,爲興源環境貢獻超四成營收。

值得注意的是,興源環境與新希望存在關聯交易。

1.2新增業務主要服務新希望集團的農牧養殖産業,興源環境對新希望的關聯銷售金額累計超18億元

據興源環境2024年1月13日發布的2020年報(更新後),農業農村生態業務依托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希望集團”)賦能,服務集團旗下農牧養殖産業,從零開始實現高速發展,爲興源環境全面進軍農業生態領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需要先說明的是,據新希望2022年度報告,新希望集團是新希望控股股東,劉永好是新希望的實際控制人,在新希望集團擔任董事長。

且新希望2024年2月28日發布的公告也顯示,其控股股東仍爲新希望集團。

據興源環境2024年1月13日發布的2021-2022年報(更新後)及2023年半年報(更新後),2020-2022年及2023年1-6月,興源環境的農業農村生態業務收入分別爲10.19億元、6.44億元、1.86億元、0.37億元,累計爲18.86億元。

2020-2022年及2023年1-6月,興源環境向關聯方新希望及其子公司出售商品或提供勞務的銷售收入分別10.01億元、6.3億元、1.74億元、0.32億元,合計爲18.37億元。同期,上述交易額占興源環境農業農村生態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爲98.26%、97.86%、93.32%、88.23%。

由上可知,興源環境稱,2020年新增業務農業農村生態業務,服務新希望集團旗下農牧養殖産業,當年實現收入10.19億元,同期興源環境對由新希望集團控股的新希望的銷售收入高達10億元。其後,興源環境對新希望關聯銷售收入減少的同時,興源環境農業農村生態業務收入也減少。

上述情形是否表明,興源環境的農業農村生態業務的收入主要由新希望“貢獻”?

1.3 2021-2022年上述新增業務收入減少毛利率“大起大落”,同期興源環境營收也下滑

據興源環境在2020年報(更新後)披露的經營計劃,2021年,興源環境經營團隊將全力落實發展戰略,聚焦農業農村生態業務、推動環保裝備及智慧環保創新升級、加大環境綜合治理項目開拓,以股權激勵計劃的業績指標爲目標,力爭實現全年營業收40億元,淨利潤2.5億元。

其中,對于農業農村生態業務,興源環境表示,2021年將推動業務領域由養殖生態向農業農村生態轉變,從農牧設施土建爲主向土建與裝備、資源化並重轉變。以集團“五五工程”爲依托,實現業務新突破。

事與願違的是,興源環境之後的營收一路走低。

據興源環境2024年1月13日發布的2017-2022年度報告(更新後)及2023年三季報(更新後),2016-2022年及2023年1-9月,興源環境的營業收入分別爲20.12億元、27.64億元、24.77億元、20.85億元、24.53億元、23.42億元、13.55億元、6.93億元,2017-2022年分別同比增長37.35%、-10.38%、-15.81%、17.62%、-4.51%、-42.16%。

2016-2022年及2023年1-9月,興源環境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1.64億元、3.28億元、-12.95億元、0.35億元、-5.29億元、-0.36億元、-5.52億元、-2.6億元,2017-2022年分別同比增長100.14%、-495.25%、102.74%、-1,593.35%、1,368.84%、-93.47%。

回溯這些年的業績表現,興源環境營收在2017年達到峰值後出現下滑,直至劉永好入主後,興源環境2020年的營收重回“正增長”。但好景不長,2021年興源環境營收又出現下滑,2022年營收下跌超40%。

據《興源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于對深圳證券交易所年報問詢函》,興源環境2022年報披露,報告期內興源環境實現營業收入13.55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42.0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虧損5.52億元,較上年虧損規模大幅擴大,連續三年出現虧損。

對此,興源環境被要求說明年報披露的宏觀經濟環境、行業項目投資需求低迷、公司戰略轉型等因素對報告期內環保工程業務及農業農村生態工程業務的具體影響,進一步說明相關業務收入下滑趨勢是否仍將持續,以及爲改善相關業務經營狀況已采取和擬采取的具體措施。

對于農業農村生態業務,興源環境表示,2021年以來,豬周期下行導致養殖行業投資規模急速縮減。2022年,興源環境未再承接新的養殖工程項目,專注于養殖設備業務,從而導致農業農村生態業務收入1.86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4.57億元,降幅71.08%。

同時興源環境表示,2021年以來,豬周期下行導致養殖行業投資規模急速縮減,興源環境由此調整經營戰略方向,重點發展裝備制造類業務和布局雙碳新賽道發展新業務,降低工程類業務規模和依賴,報告期內未再承接新的養殖工程項目。由此,興源環境對關聯方新希望關聯銷售收入1.74億元較上年同期6.29億元減少4.56億元。2023年,興源環境的農業農村生態業務將專注養殖設備業務,隨著裝備制造類業務和新拓展的雙碳業務規模的不斷增加,興源環境與新希望關聯銷售占比有望持續下降。

除此之外,2020-2022年興源環境虧損超10億元,新增業務的毛利率“大起大落”。

據興源環境2024年1月13日披露的2020-2022年報(更新後),2020-2022年,興源環境的農業農村生態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爲4.91%、15.47%、2.02%。

需要指出的是,在2020-2022年,興源環境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5.29億元、-0.36億元、-5.52億元,累計虧損超10億元。

也就是說,2019年,劉永好成爲興源環境實控人,次年興源環境即新增農業農村生態業務,該業務服務由劉永好控制的新希望集團旗下農牧養殖業。2020年,新增的農業農村生態業務爲興源環境貢獻超四成營收。2020-2022年及2023年1-6月,興源環境的農業農村生態業務收入累計爲18.86億元,同期興源環境對新希望的銷售收入累計爲18.37億元。

上述種種關系背後,興源環境新增的農業農村生態業務收入是否依靠新希望“貢獻”?

二、興源環境副總兼任新希望子公司的總經理人員獨立性存疑,同業疑點難消或拷問業務獨立性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在2019年,新希望實控人劉永好,曾向興源環境作出規避同業競爭及確保興源環境人員獨立性的承諾。

而研究發現,在劉永好控制興源環境與新希望期間,興源環境與新希望或均存在從事養殖設備業務的子公司,且興源環境的副總經理劉紅軍,兼任新希望子公司的總經理。

2.1劉永好收購興源環境時承諾,將規避同業並保證興源環境的人員獨立

由上已知, 2019年4月,新希望實控人劉永好以14.49億元收購興源環境控制權。

據興源環境2019年年報(更新版),2019年3月,劉永好及新投集團向上市公司興源環境承諾,未來不會以任何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自營、合資或聯營)新增與本次交易完成後的上市公司及其下屬子公司相似甚至相同的業務活動。

同時,劉永好及新投集團向上市公司興源環境承諾,爲了保護上市公司的合法利益,維護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在本次收購完成後保證上市公司獨立性。其中在保證上市公司人員獨立方面,保證上市公司興源環境的高級管理人員不在新投集團/劉永好控制的其他企業中擔任除董事、監事以外的其他職務。

即2019年入主興源環境前一個月,劉永好承諾將規避同業,並保證興源環境人員獨立。

而劉永好作爲新希望與興源環境的實控人期間,兩家上市公司的人員獨立性或遭拷問。

2.2興源環境的副總劉紅軍,在新希望的子公司新牧致和擔任總經理

據2021年3月12月簽署的《關于子公司與關聯方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暨關聯交易的公告》及興源環境2021年報(更新後),2021年3月1日,興源環境新設成立新至農業生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至生態”),對新至生態的持股比例爲100%。

同年3月29日,新至生態與實控人劉永好控制的企業山東新希望六和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六和”)共同設立新至彙德機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至彙德”),對新至彙德持股比例分別爲49%、51%。

接近3個月後,即同年6月24日,新至彙德通過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的方式取得淄博新牧機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淄博新牧”)100%股權。

據興源環境2021-2022年年度報告(更新版),2021-2022年,新至生態、新至彙德、淄博新牧均爲興源環境納入合並財務報表範圍內的子公司,三家公司的業務均爲養殖設備制造安裝銷售。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自設立之日起截至查詢日2024年3月18日,新至生態、新至彙德均無股權變更信息。而淄博新牧于2020年9月由山東六和單獨出資設立,2021年6月全資股東由山東六和變更爲新至彙德。截至查詢日2024年3月18日,淄博新牧股權未再變更。

需要指出的是,山東六和是新希望的子公司。

由此可見,2021年3月,興源環境與新希望子公司山東六和共同出資設立新至彙德,興源環境爲新至彙德的控股方。同年6月,新至彙德自新希望子公司山東六和出受讓淄博新牧全部股權。

即自2021年6月起,新至彙德、淄博新牧均系興源環境的控股子公司。

再將“目光”移至新希望的子公司。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2020年6月11日,青島新牧致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牧致和”)由山東新希望鑫農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新希望共同出資設立。截至查詢日2024年3月18日,新牧致和無股權變更信息。

同時截至查詢日2024年3月18日,淄博彙德飼料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淄博彙德”)由山東六和持有全部股權,且2020年以來無股權變更信息。

據新希望2022年報,截至報告期末,新牧致和是新希望直接和間接合計持股100%的企業。同時2022年報顯示,山東六和、淄博彙德均是新希望的子公司。

也就是說,新牧致和、淄博彙德是新希望合計持股100%的子公司。

而興源環境副總經理劉紅軍,兼任新希望的子公司新牧致和總經理。

據興源環境2022年報(更新後),劉紅軍爲興源環境的副總經理,任期起始日期爲2022年10月26日,任期終止日期爲2025年5月18日。同時,劉紅軍還在興源環境子公司新至彙德及淄博新牧擔任總經理,以及在淄博彙德處任總經理。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截至查詢日2024年3月18日,劉紅軍仍擔任興源環境的副總經理,同時新至彙德的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淄博新牧的執行董事兼總經理也均由劉紅軍擔任。

而淄博彙德方面,劉紅軍于2020年3月20日出任淄博彙德經理一職,而後于2024年3月5日辭任。

即劉紅軍是興源環境副總經理,而劉紅軍曾同時在興源環境的子公司新至彙德、淄博新牧,及新希望的子公司淄博彙德處兼任經理。2024年3月,劉紅軍辭任淄博彙德經理職務。

除此之外,據興源環境2022年10月27日發布的《聘任副總經理的公告》,劉紅軍擔任新牧致和的董事、總經理。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新牧致和2020年6月11日成立之日起無董監高變更信息,截至查詢日2024年3月18日,劉紅軍擔任新牧致和的董事兼總經理。

簡而言之,在劉永好作爲新希望與興源環境的實控人期間,其中自2022年10月起,劉紅軍擔任興源環境的副總,期間兼任新希望子公司淄博彙德的總經理並于2024年3月辭任。除此之外,劉紅軍還同時擔任新希望子公司新牧致和的總經理,該情形是否違背了上述劉永好對于保證人員獨立性的承諾?

不止人員獨立性現疑雲,新希望與興源環境現同業異象。

2.3興源環境的子公司新至彙德、淄博新牧,業務均爲養殖設備制造安裝銷售

需要先說明的是,新至彙德及淄博新牧業務均系養殖設備制造銷售安裝,超八成營業收入來自新希望。

據興源環境2021年報(更新後),新至生態、新至彙德、淄博新牧的業務均爲養殖設備制造安裝銷售。

據新希望2021-2022年報,2021-2022年,新希望向新至彙德及其子公司采購養殖設備,采購金額分別爲2.05億元、1.8億元,合計爲3.85億元。

據興源環境2021-2022年報(更新後),2021-2022年,新至生態的合並口徑下的營業收入分別爲2.21億元、2.04億元。

對比發現,2021-2022年,新希望對新至彙德及其子公司的采購額,占新至彙德的控股股東新至生態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爲92.64%、88.52%。興源環境的子公司新至彙德及淄博新牧,從事的養殖設備制造安裝銷售業務,是否主要爲新希望服務?

需要注意的是,新希望名下或存在從事養殖設備生産及銷售的企業。

2.4新希望子公司新牧致和、淄博彙德曾從事養殖設備生産加工,業務或與興源環境上述子公司存重疊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截至查詢日2024年3月18日,新牧致和、淄博彙德的經營範圍包括畜牧機械制造、銷售,農副食品加工專用設備制造、銷售,環境保護專用設備制造、銷售,飼料生産專用設備制造、銷售等。兩家企業的經營範圍與新至彙德、淄博新牧的經營範圍高度重疊。

那麽新牧致和、淄博彙德是否亦生産銷售養殖設備?

據青島大牧人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牧人”)2023年12月25日簽署的招股書說明書(以下簡稱“大牧人招股書”),截至2021年10月末,新希望控制的淄博彙德與新牧致和全部停産,在手訂單執行完畢後不再從事養殖設備的生産加工業務。

此外,淄博彙德由于其廠房設備較爲老舊且其周邊施工影響貨物進出,目前廠房設備處于閑置狀態;新牧致和將其因開展相關業務租賃的廠房及購置的生産設備轉租給新至彙德;而興源環境控制的杭州興源環保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源環保”)養殖設備生産加工停産,在處理完現有存貨後暫停從事養殖設備的生産加工業務,其生産場所全部用于發展其原主營業務。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2021-2022年,淄博彙德的社會保險繳納人數分別爲211人、27人。截至查詢日2024年3月18日淄博彙德的2023年報尚未披露。

此外,據新希望集團2022年8月18日發布的招標公告,“豬産業備品備件(水泵設備)戰略集采招標”項目中,建設單位系淄博彙德。

上述招標項目的招標內容及範圍爲:豬産內各種型號水泵(柱塞泵(高壓清洗、洗消中心、移動清洗機用)、切割泵(汙水中繼池用)、臥式離心泵(環保區)、清水泵(降溫水簾用)等,只供貨,不安裝),具體範圍以招標文件爲准。只要能滿足其中一種水泵即可參加報名。

據新希望集團2023年2月9日發布的招標公告,在“豬産業備品備件(電機)戰略集采招標”項目中,建設單位爲淄博彙德。

上述招標項目的招標內容及範圍爲:豬産內各種型號電機,含自控電機、塞盤料線驅動電機、絞龍料線驅動電機、刮糞機驅動電機(只供貨,不安裝),具體範圍以招標文件爲准。

上述情形或表明,2022年及2023年,淄博彙德作爲建設單位,或存在對外采購豬産內各種型號水泵、及豬産內各種型號電機的情形。

據大牧人招股書,大牧人2005年9月14日成立,自設立以來,一直專注于畜禽養殖機械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産、銷售和安裝。大牧人主要原材料包括基礎材料鍍鋅卷、通用件電機水泵。

前文提及,自2021年6月起,新至生態、新至彙德、淄博新牧均系興源環境的控股子公司,三家子公司業務均爲養殖設備制造安裝銷售。且新牧致和、淄博彙德是新希望的子公司。

可見,大牧人稱“淄博彙德與新牧致和截至2021年10月末已停産”,新牧致和將廠房及生産設備轉租給新至彙德。而根據新希望集團發布的招標公告來看,截至2023年2月,新希望的子公司淄博彙德,或仍對外采購生産養殖設備所需的原材料。

關于新希望子公司淄博彙德停産的情況,是否上演信披“迷局”?如果淄博彙德截至2023年2月尚未停産,彼時淄博彙德是否與興源環境控股子公司新至生態、淄博新牧及新至彙德,均從事養殖設備的生産?個中是否潛藏同業的嫌疑?進一步而言,在劉永好控制新希望與興源環境期間,新希望與興源環境的業務獨立性幾何?或該“打上問號”。

三、采購額與關聯方披露的銷售額“對不上”,信息披露現疑雲

信息披露無小事。2020-2022年,新希望披露的對興源環境的采購金額,與興源環境披露的對新希望銷售收入或“對不上”。

3.1 2020-2022年,興源環境披露的對新希望銷售收入累計爲18.05億元

由上已知,自2019年4月起至2023年3月劉永好轉讓控制權前,興源環境爲新希望實控人劉永好控制的企業,是新希望的關聯方。

據興源環境2021-2022年年報(更新後),2020-2022年,興源環境對新希望及其子公司出售商品/提供勞務的銷售金額分別爲10.01億元、6.3億元、1.74億元,累計交易額爲18.05億元。

而新希望披露的關聯采購數據,或與興源環境披露的銷售數據“對不上”。

3.2 2020-2022年,新希望披露的對興源環境采購金額累計爲19.27億元

據新希望2021-2022年度報告,2020年,新希望向杭州興源環保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源設備”)采購養殖設備,采購金額爲7,761.31萬元;向浙江源態環保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現用名爲浙江新至碳和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至碳和”)、杭州中藝生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藝生態”)、浙江水美環保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水美環保”)及浙江源態環保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源態環保”)采購工程建造服務,采購金額分別爲5,878.79萬元、89,880.81萬元、5,174.08萬元,累計采購額爲108,694.99萬元。

2021年,新希望向興源設備、新至彙德機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至彙德”)及其控股子公司采購養殖設備,采購金額分別爲8,942.31萬元、20,467.36萬元;向興源環境及其子公司采購工程建造服務,采購金額爲35,665.1萬元。新希望向上述關聯方的合計采購金額爲65,074.77萬元。

2022年,新希望向興源設備、新至彙德及其子公司采購養殖設備,采購金額分別爲202.98萬元、18,043.91萬元;向興源環境及其子公司采購工程建造服務,采購金額爲677.62萬元。新希望向上述關聯方的合計采購金額爲18,924.5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興源環境年度報告顯示,2020-2022年,興源設備、新至彙德、新至碳和、中藝生態、水美環保均爲興源環境合並範圍的子公司。

且對比新希望年度報告及興源環境年度報告,2020-2022年,除了前述興源環境子公司,新希望披露的關聯采購額對手中無其他興源環境子公司。

簡言之,2020-2022年,新希望向興源環境及其子公司的采購金額合計分別爲10.87億元、6.51億元、1.89億元,累計金額爲19.27萬元。

經測算,2020-2022年,新希望披露的對興源環境及其子公司采購額,較興源環境披露的對新希望及其子公司銷售額分別或多出8,559.35萬元、2,101.97萬元、1,558.06萬元,累計差額爲12,219.39萬元。

3.3興源環境因子公司曾財務造假被罰,會計差錯更正、會計政策等或未影響上述數據差異

據新希望2020-2022年報,2020-2022年,新希望報告期內無重大會計差錯更正的情況。且同期,新希望的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或未對新希望對興源環境的采購額産生影響。

反觀興源環境,2023年1月2日,興源環境出具公告稱,其子公司2016-2017年項目存在虛增項目收入及成本等情況,導致興源環境2016年至2022年年報財務數據及相關披露存在虛假記載。由此,興源環境對2016-2022年度、2023年半年度、2023年三季度財務報表存在的會計差錯進行追溯調整。

需要指出的是,興源環境在2024年1月13日披露的2021-2022年更新後的年度報告,披露的興源環境對新希望及其子公司銷售收入數據,並未發生變更。

也就是說,興源環境會計差錯更正等事項,或也未對新希望與興源環境2020-2022年的交易數據産生影響。

而在此情況下,2020-2022年,新希望披露的對興源環境的采購數據,卻與興源環境披露的對新希望銷售收入“對不上”,三年雙方披露的購銷數據或存超億元“缺口”,信息披露現疑雲。

0 阅读:4

金證研

簡介:看資本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