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氣”全民買單?喊降房價的人,也輸了

專聊房君 2024-04-20 13:15:49

重慶通報了多收燃氣費事件處理,在回應網友關切方面,動作確實夠快。

仔細看了一下通報內容,總共通報了多收費的六大方面問題,比如錯抄、違規抄、未入住抄錯、計費周期、換表組織無序等等。不過,關于網友反映較多的燃氣漲價問題並沒有正面回應。此外,其他城市不少網友也反映不僅僅是燃氣,感覺水電費用也存在明顯上漲:很典型的例子是,家裏人口不變,各項費用支出翻倍增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就個人感覺而言,水電氣支出大幅上漲應該是事實,至于什麽原因,我覺得應該不是簡單的工作失誤等原因所能解釋的,而是一種趨勢,甚至有可能繼續增加。所以,我更堅定此前說過的一個邏輯,這一切或與土地財政大幅下滑有關。

根據財政部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土地出讓收入8.7萬億。根據遠東資信數據顯示,這一數據占到了地方財政的41.4%。而2023年爲5.79萬億,2024年1-2月爲5972億,如果不出意外的話,2024年全年比去年還低,土地收入對地方的財政貢獻越來越弱。

但我們也知道,城市發展和運營的支出攤子大,雖然可適當省吃儉用,可要想大幅下降也不可能,比如我們常說的公共服務設施運行,公交、地鐵等等,投入成本高,回收周期長,僅僅靠現在一個人兩三塊錢一次,別說收回成本了,就連正常運營都堅持不下去。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在國外生活的都知道,像在歐美,他們乘坐一次公交、地鐵、動車高鐵的費用要比我們出不少,2-3倍是正常,5-6倍也不少。像日常用的水電氣、移動通信、網絡等費用,基本都是我們2-3倍的存在。

誰都知道,我們的經濟發達程度、收入都還遠不如這些發達經濟體,憑什麽這些公共服務費用要比人家低那麽多呢?原因想必大家也猜到了,這就是我們房地産快速發展的二十多年裏,每年的土地出讓收入占據地方財政收入相當比重。可以說,除了那麽幾個經濟高度發達的大城市,可以通過企業、個人稅收等方面帶來財政收入外,大部分城市其實是享受到土地財政帶來的成果。

而如今,土地財政收入對半減,地方財政支出這麽大缺口怎麽辦?總不能提高企業個稅吧,畢竟,現在經濟發展壓力挺大,企業發展壓力更大,沒讓減稅就不錯了。那麽,唯一可行的辦法是減少相應的公共服務補貼。這個時候,提供公共服務的企業就要叫喚了,我拿不到補貼,總不能讓我虧損吧,所以,把這些成本轉移到燃氣成本中也就自然而然了。其中的理由,抄錯表也好,計費檔位失誤也罷,亦或是更換燃氣表讓表跑得更快等等,不過是一種說辭而已。

今天公共服務企業的做法,絕對不是個別現象。表現就是,如果是一家兩家失誤還情有可原,但網友反映的多個城市同時出現,像約好似的。不僅燃氣如此,很多網友對水電也有類似反應,這還是巧合嗎?下面我能想到的是相關的公共服務,比如公交車、火車等,會不會也加入進來?

今天還看到一個讓我坐立不安的信息,說是乘聯會公布了一個數據,統計的4月1日-4月14日,新能源車銷售占比達到50.39%,超過燃油車,這一曆史時刻也被定義爲“買燃油車成爲了少數派”。衆所周知,新能源車之所以發展如此迅猛,就是各種稅費要比燃油車少很多,這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少了,而是國家和地方給予補貼。這些補貼其實也是來源于財政,現在土地收入銳減,這些補貼從哪裏來?

費用終究還是要有出處,否則就不能繼續運轉下去。國家和地方沒有錢可以減少相應補貼支出,但對運行的企業來說,他們也要過日子,羊毛出在羊身上,像水電氣這樣的“亂收費”現象將不再是偶然,而是一種趨勢。

回到問題的根本,這一切都歸咎于土地財政下降,土地財政下降則源于房價持續不斷下跌(連跌2年時間)。這個好理解,房價下跌,開發商的房子賣不出去,哪還敢拿地?地價下跌也是自然而然。可以看到,連杭州這樣的樓市頂級熱門城市最近的土拍也大都以底價成交了。那些喊降房價的人,醒醒吧。

傾巢之下,安有完卵?那些沒有享受房價上漲帶來財富的群體,雖然沒有受到這波房價調整帶來的傷害,卻要承受生活支出成本的上升。原本一套200W的房子,有10W用于補貼各種公共服務,由購房者買單,現在潛在買房人不買房了,這個補貼則由大家承擔。你說,房價下跌,真有贏家嗎?

1 阅读:1892
评论列表
  • 2024-04-20 20:37

    現在是單價沒變,量在變。觀察一下自己家到底用的量有多少。

  • 2024-04-20 14:34

    這些是大家都要用的,有錢人用多就多出錢這很公平不像房子窮人連首付都要貸款富人卻能炒高價掙窮人的錢。

  • 2024-04-20 23:18

    城市養不了這麽多人

  • 2024-04-21 08:29

    不是退費了嗎?還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