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兩女生穿和服,男的白布纏頭,網友:穿喜歡的違法嗎?

悠閑的李曉苗 2024-05-02 00:09:26

一場在重慶博物館門口的小小鬧劇,引發了一場文化身份的大討論。一對女生身著類似日本和服的衣物,一個男子頭纏白布,行走在中國的大地上,卻遭致圍觀、質疑,甚至是怒罵。這樣的場景讓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話:“衣服不做罪,罪由心生。”我就想問問那些憤憤不平的人們,衣服穿在身,難道就能決定一個人的民族立場嗎?

首先,我得說,這位穿和服的姑娘,你倒是大膽,也真會挑地方。“重慶”二字,對于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不僅僅是一個城市的名字,它是民族抗戰的象征,是不屈不撓的精神的代表。在這樣的地方穿上和服,不是找抽是什麽?可這又能怪誰呢?怪這些年的文化滲透太猖狂?還是怪我們自己,看動畫、追偶像到迷失方向?

“醉了!”,看這位纏著白布的小夥子,我都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你這是要演繹現代版的“大義凜然”嗎?還是在模仿某個抗日劇裏的日本兵?我告訴你,你的這個裝束,在我們這片土地上,可不是什麽時尚,而是一種諷刺。你纏著的不是白布,你纏著的是曆史的傷疤!

這場鬧劇,讓不少網友開始叫囂起來,“違法嗎?”他們問。我倒要問問,穿衣服也能違法了?我看這不是法律問題,這是文化自信的問題。你自個兒在家裏穿什麽,那是你的自由,但在大庭廣衆之下,你得考慮一下這背後代表的是什麽。

有人說,重慶被日本文化滲透的不輕。我倒覺得,不僅是重慶,整個國家都在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中山裝演變而來”的西服穿在身,難道我們就全變成英國佬了?可笑!可笑!

“來自日本的網友急了”,說我們這些打著中文鍵的人,忘了先輩們的付出。我想說,我們沒忘,只是我們知道,恨一個民族的同時,也不能盲目地否定它的一切。動畫做得好,我們就學習;和服設計得美,我們就欣賞。能做到這樣,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和包容。

中日友好學校,這名字確實讓人有些別扭,但難道因此就否定兩國間的交流與學習?那些叫好的規定,要治理大街上“招搖過市”的和服,我只想說,文化的交流從來都是雙向的。今天你拒絕和服,明天是不是也要拒絕披薩和漢堡呢?

最後,我想用一句話給這場鬧劇畫上句號:“衣服只是文化的一部分,它不應當成爲判定一個人國籍或者立場的標准。”我們應當更加寬容和理智地去看待這類事件,否則,我們只能在文化的交流中越走越窄,最終自己綁上了看不見的枷鎖。

不要忘了,真正的強大,是來自于內心的強大和對外界的包容。當我們能自信地欣賞別國文化的同時,還能驕傲地展示我們自己的,那一天,我們才能說,我們真正地強大了。

0 阅读:1

悠閑的李曉苗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