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君王,失敗的父親│1162

青禾談曆史 2024-04-20 06:09:25
李世民稱得上是一位偉大的君王,但他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不是一個成功的父親。 曆朝曆代君王,不管是賢明的還是昏庸的,能成爲合格父親的少之又少。畢竟皇位的誘惑力太大,通向皇位之路遍布血腥,在皇位的誘惑面前,父子兄弟之間的親情,就如那風中的燭火,隨時可能熄滅。 雖然李世民自己走上皇位的過程充滿著陰謀和血腥,但不等于他希望自己的兒子們像他一樣上位,而是更加希望自己和兒子們父慈子孝,兒子們之間兄友弟恭。可惜,事與願違。 626年十月,李世民稱帝兩個月之後,還沒有正式更改爲自己的年號,就立年僅八歲的嫡長子李承乾爲皇太子,將其皇位繼承人的身份確定了下來。之後,爲了鍛煉皇太子處理政務的能力,李世民經常將一些簡單的政務,交給李承乾處理。 爲了將李承乾培養成合格的繼承人,李世民精心爲其選擇了兩位老師,以前太子少保李綱爲太子少師,禦史大夫蕭瑀爲太子少傅。之後,李世民又陸續給李承乾配備了幾位人品才能都相當不錯的屬臣,如左庶子于志甯、右庶子杜正倫、孔穎達、張玄素等。 李剛是隋唐期間的一代名臣,爲人剛直不阿,有氣節,敢于直言進谏。當年隋文帝時期,李剛就曾經是太子楊勇身邊的太子洗馬,經常勸谏楊勇。等到楊勇被廢黜後,憤怒的隋文帝,當著所有東宮屬臣的面,責罵楊勇辜負了自己對他的期望。所有東宮屬臣都諾諾不敢言,只有李剛直言反對,認爲太子楊勇的過錯,主要是由于隋文帝楊堅花在太子身上的心血不夠,教導不足導致,主要過錯在皇帝本身而不在太子身上。李剛的話,正氣凜然,說的隋文帝低頭認錯。 唐朝建立,李淵立李建成爲太子後,有感于李剛的學識人品,特意任命他爲禮部尚書兼太子詹事,後來提升爲太子少保,負責教導李建成。現在,李世民稱帝,又任命李剛爲自己的太子李承乾的少師,擔負起教育太子的重任。 不過,在擔任李承乾這位太子的少師一年之後,李剛就因老病故去了。 讓人不知如何評價的是,像李剛這樣能接連輔佐三位太子的情況,曆史上非常少見。而李剛盡心輔佐的三位太子,最後卻一個能成功登上皇位的也沒有,這種情況,更是堪稱罕見至極。只能感慨命運的無奈了。 開始的時候,李承乾的表現還算不錯,聰敏明智,知書達禮,長得豐神俊朗,對父母孝順,對臣子謙恭,即使偶爾有貪玩、不遵守禮法的行爲,也是少年心性,身邊屬臣一勸谏,也就改正了。更重要的是,父皇沒太多時間教導,還有母後補充。在賢明的長孫皇後教導下,李承乾及他的弟弟們,都算正常的成長著。 可惜,隨著這些皇子逐漸長大,不斷有人開始對皇位産生想法,尤其是在長孫皇後死後,這些皇子之間的兄弟情誼越來越淡薄,大家不斷用各種方法吸引父皇的注意,討父皇的歡心,明爭暗鬥越來越激烈。大家的矛頭,首先指向的當然是太子李承乾。而作爲父親、皇帝的李世民,並沒有用更多的關愛幫助李承乾成長,反而不斷對其施加壓力。愛之深責之切也好,恨鐵不成鋼也好,總之,李世民對李承乾的教育,越來越嚴厲、粗暴。 顯然李承乾沒能承受住壓力,選擇了以放縱的方式來逃避,開始不再專注政務和學業,整日裏吃喝玩樂,狩獵嬉戲,身邊的屬臣苦谏,卻不再聽從。 衆多的兒子中,除了李承乾之外,李世民最欣賞和寵愛的,是魏王李泰。李泰也是長孫皇後所生,是李承乾同母的親兄弟。李泰聰敏絕倫,才華橫溢,勤勉好學,喜歡讀書、藏書。在得到父皇的允許後,李泰設置文學館,廣攬天下俊彥賢才,著書立說。一時間,李泰身邊人才濟濟,門庭若市。人才多了,花費自然就大,李泰每月的費用甚至超過了太子李承乾。 爲了能更好的教育李泰,李世民又特意讓吏部尚書王珪做了李泰的老師。 本來按照唐朝禮制規定,有了封地的成年皇子,應該到封地去,沒有皇帝诏書不得無故回京。但是,因爲李世民太喜愛李泰這個兒子了,舍不得讓他到封地去,于是特許他不用去封地,就留在京城之中,稱之爲“不之官”,便于父子隨時見面。 好在李泰倒也算爭氣,642年春,李泰編撰完成《括地志》一書,上呈唐太宗。 《括地志》全書555卷,包括正文550卷、序略5卷。該書按照當時的都督府區劃和州縣建置,博采經傳地志,旁求故志舊聞,全面記述了大唐行政區劃和地理情況。 李世民當然非常高興,對李泰更加寵愛,經常帶著他四處遊幸,親近程度遠遠超過了太子李承乾。 李世民的溺愛,最大的惡果就是,因爲這種超越所有兄弟的愛,讓李泰産生了錯覺,感覺自己再努努力,在父皇面前再好好表現一番,未嘗沒有可能爭一爭皇位。反正父親也是嫡次子,既然父親能上位,自己這個嫡次子,爲什麽不可以呢?雖然自己沒有父親的才能和功勞,但有父親的寵愛啊,反正確定皇位繼承人這事,最後還不是由父親決定嗎?因而,李泰開始越來越多的拉攏勳貴、官員,插手朝堂事務,並開始在父親面前播弄是非,敗壞哥哥李承乾的形象。 而李承乾也不可能感覺不到父親的不公平,其對弟弟李泰的偏愛,也理所當然的産生了深深的危機感,恨怨上了父親和弟弟。 就這樣,本來還算和睦的父子兄弟關系,因爲父親的偏愛,逐漸走向父子反目,手足相殘的敵對關系。 李承乾的表現非常不堪。面對著弟弟的步步緊逼,面對著種種壓力,身爲太子的李承乾並沒有改過修身,奮發上進,而是怨天尤人,更加放縱,對于身邊屬臣的勸谏,更加不予理睬。 643年春,李承乾腳部生病,雖然還能走路,但行動有所不便。這下,李承乾似乎更加破罐子破摔,終日一副昏庸暴虐的二世祖形象,而李泰則感覺自己機會大增,越發在父皇面前大獻殷勤,刻意表現起來。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