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被俘虜後自殺未遂,反倒給自己惹來了大麻煩

賤議你讀史 2024-03-10 19:33:29

杜聿明被俘虜後,剛開始其實是沒有自殺的念頭,但是呢,他的思想在短時間內,産生了巨大的波動,以至于有了輕生的想法。

其實,他是想活下來的,是不想死的,可是,有這三方面的顧慮,就讓他産生了輕生的想法。

第一:在遼沈和淮海戰役中,杜聿明指揮軍隊和我軍作戰,在戰場上導致我軍不少官兵死傷無數。而且,在淮海戰役的時候還釋放了毒氣,更爲嚴重的是,他在指揮部隊撤退的時候,挾持了近五萬的群衆作爲掩護,導致一路上有接近上萬名群衆死亡。

這些都是實實在在抹不掉的罪責,因此,盡管杜聿明知道我軍對待戰俘,是坦白從寬的原則。但他也深刻知道自己手上的血債,因此,在杜聿明心裏,他認爲自己被俘之後,結局多半是不好的,他也做好了赴死的准備。

第二:杜聿明是個性格比較高傲,也是一個很愛面子的人,在決定生死存亡的戰場上,老蔣的部隊敗在了他的手裏,他沒有臉面去見老蔣,也沒有臉面見自己的同僚。要知道,在抗戰之後,杜聿明不管去到哪裏,都是走路帶風,一副威風凜凜的樣子,在他身邊都是鮮花和掌聲。

而如今卻當了俘虜,即使把他放出去,讓他回到老蔣那邊,顔面盡失的他也難以苟活。況且,他也是一個傳統的人,在他心裏,認爲不管是報答老蔣的知遇之恩,還是保全自己的名節,他都沒有理由再苟活下去。

第三:杜聿明的老母親還有妻女,全家八口人都被轉去了台灣。名義上是爲高級將領們妥善安排家庭,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實際上呢,就是以此作爲人質,讓這些高級將領們老老實實的給老蔣賣命。

當然,能被批准去到台灣的家眷,那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並不是什麽人都可以去的。只有老蔣的高級嫡系將領,或者是親密的中下級嫡系軍官的家屬,才有資格去。哪怕你是一名高級將領,但卻不是老蔣的嫡系,那你的家眷也去不了。

因此,考慮到在台灣的老母親和妻女,杜聿明也不敢苟活,他覺得自己唯一的出路,就是殺身成仁。

在這上面這三個原因裏面,影響最大的一個因素是第三個,准確的說,是杜聿明心中的一個“孝”字。他是一個大孝子,在之前,長期的軍旅生活讓他顧不上侍奉母親,如今,更不能因爲自己的事情,影響到老母親的晚年安危。

如果一些謠言傳到了小島上,那勢必會影響家人的安全,尤其是老母親的安危。既然自己過往沒能盡孝道,那如今,也只能以自殺來換取母親晚年的安全生活。

于是乎,趁著監獄管理員和獄友的疏忽,杜聿明以巨石擊打自己的頭部,不省人事。幸好送醫及時,他被搶救過來了。

杜聿明自殺未遂,反倒給自己惹來了麻煩,被俘虜的戰犯們,是不需要帶腳鏈的,而且,生活上也比較自由。但是呢,爲了防止杜聿明繼續自殺,就給他戴上了腳鏈。而且對他的監管也變得很嚴格,24小時都有哨兵看管他。

一直到了1950年的11月8號,杜聿明從山東轉去了北京的功德林監獄之後,他的腳鏈才被摘了下來。

雖然鐐铐被摘了下來,但是爲了防止他輕生,其他戰犯們都是住的大通鋪。杜聿明卻被安排住去單人間牢房,而且,還安排了哨兵24小時輪換進行監管,對他進行的是單獨管理。

一直到了1956年的1月10號,這一年,是杜聿明被俘虜後的第七年了,眼瞅著他的思想有了轉變,沒了極端的想法,這才對他網開一面,不再對他進行單獨看管,讓他過起了集體生活,對他的管理和功德林監獄裏面的其他戰犯們一樣。

這時候的杜聿明,心態也變了,他把1月10號這一天,看作是自己的再生之日,這也就意味著,在他心裏把這一天看作是,自己同過往斬斷的一天,是他重新煥發新生命的一天。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