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中,秦瓊和和尉遲恭200回合戰成平手?其實兩人勝負已分

魁哥說曆史 2024-03-18 07:10:08

單田芳的隋唐演義評書中,秦瓊和尉遲恭兩人並列爲隋唐十三傑,武功自然也差不多。在白壁關之戰中,秦瓊和尉遲恭大戰一場,前前後後一共200多個回合,表面上兩人不分勝負,實際上兩人勝負已分,誰更厲害一些呢?

尉遲恭,字敬德,山西朔州人,鐵匠出身,力大無窮,由于皮膚黝黑,被稱爲“黑袍將軍”。尉遲恭掌中一對水磨紫金鋼鞭,日搶三關,夜奪八寨,大刀王君可二十回合便處于下風,鐵面判官尤俊達上去和王君可聯手,再戰二十回合也不是尉遲恭的對手。金甲、童環、樊虎、連明等人一起上去,和尉遲恭一方混戰,最後都大敗而走。最後,唐朝大軍元帥秦瓊不得不親自出場。

秦瓊能當上大元帥,並不是靠關系,而是有真本事。兩軍陣前,秦瓊和尉遲恭大戰一百多回合,不分勝負,爲秦瓊料敵觀戰的秦王李世民看到尉遲恭如此神勇,心生愛才之心,想要收降尉遲恭,于是鳴金收兵,准備從長再議。

秦瓊軍旅生涯中,鮮有對手,除非碰到李元霸、宇文成都那個級別的超級猛將,他才感到絕望,現在面對眼前這個“黑臉大漢”,秦瓊自認爲還是能夠解決的。他于是請求再次出戰,但是李世民不放心。

此時,尉遲恭很可能和秦瓊想到一塊去了,于是再次帶領軍隊來到兩軍陣前,指名道姓要和秦瓊再戰三百回合。秦瓊聽後非常高興,于是換了一匹戰馬,出去大戰尉遲恭。兩人都表示不殺了敵人,誓不罷休。不知不覺,秦瓊和尉遲恭兩人便又打了一百多個回合,但是還未分出勝負。

秦瓊和尉遲恭前後一共大戰200多回合,戰成平手,表面上不分勝負,其實勝負已分,秦瓊比尉遲恭厲害,分析原因如下。

其一,尉遲恭主動提出和秦瓊鬥並力法。

尉遲恭和秦瓊兩人第二次交戰時,秦瓊對尉遲恭說道:“我今夜苦殺你不得,誓不回營。”尉遲恭對秦瓊說道:“我今夜苦不砍你的頭顱,亦不還寨。”雙方觀戰的人聽後,已經知道秦瓊和尉遲恭兩人在這一天夜裏勢必會鬥個你死我活,只能有一個人活著離開。然而,兩人在對戰一百回合後,尉遲恭竟然叫了暫停,對秦瓊說道:“咱兩人比拼武器,很難分出勝負了,你敢和我鬥並力法嗎?”

秦瓊第一次聽說“並力法”,表示好奇,尉遲恭爲其解釋了一番,秦瓊才知道。試想,如果尉遲恭在和秦瓊的對戰中處于上風,他肯定不會主動停戰,而是繼續交戰,加把勁擊敗秦瓊,甚至斬殺秦瓊,回去向宋金剛請功。但是尉遲恭卻主動提出罷戰,可知他感覺憑真本事贏不了秦瓊,才出此下策。

其二,尉遲恭和秦瓊鬥並力法輸了。

尉遲恭剛開始提出的並力法的意思是兩人互打幾下,即尉遲恭先打秦瓊三鞭,秦瓊反過來再打尉遲恭三锏,誰先受不住,誰便輸了。

按理來說,尉遲恭提出的辦法,應該讓秦瓊先打他,但是秦瓊非常仗義,表示讓尉遲恭先動手。尉遲恭恭敬不如從命,于是打了秦瓊三鞭。秦瓊硬抗尉遲恭三鞭,雖然兩臂發麻,但抗住了。接下來便是打尉遲恭三锏,但是秦瓊在打了尉遲恭兩锏的時候,尉遲恭便有點堅持不住了,如果秦瓊的第三锏打下去,尉遲恭非死即殘。

秦瓊是一個正人君子,得饒人處且饒人,于是沒有打第三锏,尉遲恭撿了一條小命。這便是“三鞭換兩锏”的故事,有很多版本,雖然不太一樣,但大同小異,如有的是兩人交換兵器打旁邊的石頭。總之結果都是一樣的,尉遲恭輸了。

結語

秦瓊和尉遲恭兩人並列爲第十三傑,並列爲門神,200回合戰成平手,表面上不分勝負,其實勝負早已分曉,秦瓊比尉遲恭厲害。

1 阅读:915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