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火的保健品公司,高管天價年薪

電眼商業 2024-05-10 13:50:19

說到中國最火的保健品公司是哪個,湯臣倍健必須能排上號。

不停請明星代言、不斷砸廣告宣傳,讓湯臣倍健名聲鵲起、家喻戶曉。

業績大變臉,湯臣倍健怎麽了?

就在不久前,湯臣倍健公布了2024年一季度財報,結果卻大變臉。

4月25日,湯臣倍健發布今年一季報,主要財務數據爲:

營業收入26.46億元,同比減少近15%;淨利潤7.26億元,同比減少近30%;扣非後淨利潤7.09億元,同比減少近29%;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淨額1.49億元,同比大幅減少近78%。

這份業績堪稱“大變臉”,是因爲湯臣倍健去年表面上看起來業績還不錯。

2023年,公司營收94.07億元,同比增長19.66%;淨利潤17.46億元,同比增長26%。

淨利潤從正的近30%變爲負的近30%,湯臣倍健業績變臉的太快、太大。

湯臣倍健將業績下滑歸因于2023年同期的高基數,和“線上各電商平台分化以及各細分品類表現的差異”。

說白了,就是産品不好賣了,尤其在網上。

從湯臣倍健2023年年報可以看出,公司VDS(維生素與膳食補充劑)線上渠道占比爲24%,而全國的VDS線上渠道預計占比爲56%,湯臣倍健遠遠落後于行業整體水平。

現在打開電商App,最暢銷的膳食補充劑是善存鈣爾奇、斯維詩這些,湯臣倍健的根本排不上號。

湯臣倍健産品長期依賴藥店渠道,在藥店渠道受線上渠道肉眼可見沖擊的當下,湯臣倍健沒有跟上時代發展變化的步伐,業績自然不會好看。

事實上,湯臣倍健的業績變臉早在去年各季度財報中就有所體現,只不過被全年的業績增長掩蓋了。

2023年前三季度,湯臣倍健淨利潤約19.01億元,這一數字跟全年淨利潤17.46億元一比,意味著公司第四季度虧損了1.55億元。

還有個數據要高度注意。2023年一季度,湯臣倍健營收爲31.08億元,之後逐步下滑,到了四季度減少爲16.25億元,僅爲一季度的一半左右。

年末比年初來了個營收腰斬,怪不得在2023年年報出爐後,湯臣倍健董事長梁允超在《致股東信》中稱,“這個數字剔除全行業性的階段性高增因素外,客觀來看,沒有任何自喜的理由”。

董事長顯然看到了令人堪憂的四季度業績。

輕研發、重營銷,老毛病愈演愈烈

董事長梁允超還在《致股東信》中提到,“營銷只是好産品的放大器,放棄産品創新,就是放棄未來”。

讀了這句話,你是不是感覺到湯臣倍健非常注重研發創新,對研發創新的重視遠遠高于産品營銷?

真要這麽認爲,你或許就太天真了。湯臣倍健雖然已經喊了很多年科技、創新、向強科技型企業轉型,但事實上,公司在營銷上的投入遙遙領先于研發投入!

2019-2023年,湯臣倍健銷售費用分別爲16.5億元、18.18億元、24.78億元、31.69億元,38.59億元。

同期,湯臣倍健的研發費用分別爲1.26億元,1.4億元、1.5億元、1.58億元、1.78億元。

兩者對比可以明顯看出,湯臣倍健營銷費用是“狂飙式”增長,而研發費用是“蝸牛式”增長。

2019年,湯臣倍健研發費用占銷售費用的比例爲7.62%,到了2023年則縮減爲4.63%,可謂大幅縮水。這一數據足以反映出湯臣倍健是“營銷驅動型”公司,而非董事長嘴裏的“高研發型”公司。

前文提到,湯臣倍健2024年營收爲94.07億元,按照當年38.59億元的銷售費用來算,這意味著公司每賣出1塊錢産品,就得花掉4毛1分錢的銷售費用。

銷售費用/營業收入高達0.41,這是一個高的驚人的數字。

湯臣倍健銷售費用節節攀升,可能與明星代言價格的水漲船高有關。湯臣倍健的代言人有流量明星蔡徐坤、乒乓球運動員馬龍、滑雪運動員谷愛淩等,每一個都是紅得發紫,簽下他們自然價格不菲。

高管天價年薪、頻繁減持,易方達大舉增持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湯臣倍健除了廣告投放費用高的驚人之外,高管們的薪酬也是一個比一個高。

董事長梁允超,薪酬雖然只有60來萬,但持股數高達7.1億股,占公司總股份的41.78%,是絕對的實控人。

其他高管持股明顯就沒這麽多了,但在薪酬方面應該說是補足了持股數量的不足。

公司總經理林志成,年薪700萬元;副董事長梁水生、副總經理陳宏、蔡良平,年薪均爲500萬元,非獨立董事湯晖的年薪最高,爲825.6萬元,這是直逼千萬年薪的節奏!

湯臣倍健在A股的全名是湯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湯晖是湯臣倍健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湯臣倍健藥業又是湯臣倍健股份最重要的全資子公司。

所以湯晖的薪酬能不高麽?

至于湯臣倍健大部分高管持股數爲什麽都不太高,這跟他們不斷減持或許有很大關系。

從下面的高管持股變動圖可以看出,紅柱爲增持,綠柱爲減持。

咦?怎麽看不到紅柱?

這是因爲,湯臣倍健自2010年底上市以來,高管極少增次,但卻頻繁減持,而且是動辄每年幾億金額的減持。

自從2021年5月股價見頂以來,湯臣倍健至今已經下跌超過55%。今年以來,湯臣倍健也表現很弱,年內還是下跌的。

機構持倉方面,機構持股數從去年年底的2.673億股降至1.913億股,降幅明顯。如果跟去年二季度末的3.643億股相比,那降幅都快要腰斬了。

不過在機構們大舉減持的同時,筆者卻發現一家機構特立獨行,逆向大幅增持。

它就是易方達創業板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即易方達創業板ETF),它在今年一季度增持約592.6萬股,增持比例高達40.46%!

說起易方達,最著名的基金經理是張坤,他是這幾年A股基金經理造神運動中最著名的一個。張坤號稱非常懂白酒,非常懂消費股,不過他這幾年已經給基民虧損了300億以上。

這只易方達創業板ETF的基金經理是成曦、劉樹榮,目前該基金規模近570億元,規模也非常大。

那麽,這只基金的表現如何呢?答案是:堪比張坤。

最近三年,它在同類排行中都是穩居倒數前列,在同類1091只基金中竟然排在了1003名,是妥妥的倒數前10%。

至于易方達創業板ETF這只表現如此之爛的基金,爲何增持湯臣倍健這樣業績大變臉的股票,這就讓人看不懂了。

是水平問題,還是別的問題?

這個充滿了利益糾纏的股市,我們看不懂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0 阅读:345
评论列表
  • 2024-05-11 07:29

    這個基金肯定有問題,拿基民的錢給別人做嫁衣,賠別人的錢肥自己的腰包

電眼商業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