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老翰林看不起紅軍沒文化,毛主席讓他寫了封信,老人看後臉紅

獨家故事 2024-03-23 09:28:07

紅軍自從建立之後,被蔣介石稱爲“匪”,許多人都說紅軍都泥腿子出身,看不起紅軍,蔣介石則是一心想把紅軍置于死地,對根據地井岡山進行了多次“圍剿”。

曆經千難萬險,在毛主席的帶領下,紅軍走過長征抵達了陝北,並在直羅鎮打敗國民黨軍隊,爲紅軍在陝北站穩腳打了漂亮的第一仗。

光有軍事上的還不夠,還要把群衆發動起來,于是我們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1936年 ,紅軍爲了團結抗戰力量,在管理陝北邊區的旬邑縣時,打算請一位前清朝的老翰林。

作爲清朝的老翰林,在當地有一定的威望和號召力,如果讓這個老翰林來做邊區的參議員是非常合適的,也能團結一大部分的鄉紳。

然而這個老翰林卻自命清高,對著去請他的人說:“我和沒文化的人談不來。”不願意當這個邊區參議,毛主席知道此事笑了笑。

然後說,就讓舒同以中央的名義寫一封信,宣傳我黨的抗日主張,于是舒同就寫了一封信,這個老翰林看了信後連說數聲佩服,自愧不如甚至有些臉紅,他沒想到我黨也有人字寫的這麽好。

就這樣老翰林高興的當了邊區參議員,舒同逐漸爲人熟知。1936年延安的抗日軍政大學成立,請毛主席去寫校牌,毛主席沒空就讓舒同去代替寫,並說:“他寫的字,我很欣賞”。

這個舒同是誰呢?毛主席竟然兩次請他代筆,舒同是江西東鄉縣人,21歲的時候就加入了我黨,最初他做過縣委書記等職。

舒同參加革命後除了參與緊張的工作,在工作之余他還努力練習書法,有時候在馬背上還不忘用手指練習比劃,毛主席稱他是“馬背書法家。”

後來舒同的大名傳遍了延安,建國後舒同成爲了一位名譽全國的書法家,而且還當過省長,是一個很不了起的人物。

11 阅读:1735
评论列表
  • 2024-03-30 13:03

    才子書法家省長革命家舒同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