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假了!“中國天眼”變成“垃圾場”?那是美國廢棄的天文台!

科學奧利給 2024-04-11 15:25:52

最近,一張讓人心疼的圖片在網上瘋傳,說是咱們的“中國天眼”變成了個垃圾場。

別急,真相只有一個,不是咱們的,那是美國的“垃圾場”!跟美國的天文台比,“中國天眼”到底有多強大?

大家好,我是奧利給!我們專做老人和孩子都能聽明白的科普!

哭笑不得的謠言

首先,得給大家科普一下,咱們的“中國天眼”(FAST)坐落在風景如畫的貴州省平塘縣,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直徑足有500米,簡直就是天文界的巨無霸!

自從2016年啓用以來,它就一直在默默守護著人類的好奇心,不但身康體健,而且屢建奇功!

是,就在最近,有人在網上散布謠言,說“中國天眼”已經廢棄,變成了垃圾場。

真是讓人火大!經過一番明察暗訪,原來那張讓人心疼的圖片,其實是遠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國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台(Arecibo Observatory)的照片。

阿雷西博的傳奇

不得不承認,阿雷西博天文台也是個傳奇。

阿雷西博天文台位于美國的波多黎各,它始建于1960年,口徑305米,深度508米,在“中國天眼”出現之前,它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讓我們把時鍾撥回到1974年,阿雷西博望遠鏡向宇宙深處的球狀星團M13發送了一串神秘的二進制信號,這就是著名的“阿雷西博信息”。

這串信息由1679個二進制數字組成,包含了從1到10的數字、DNA的化學元素序號、人類的外形,甚至是太陽系的簡單信息!

這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有計劃地嘗試與地外智慧生命進行聯系。

1974年,泰勒和赫爾斯利用阿雷西博望遠鏡發現了第一個射電脈沖雙星系統PSR191316,這個發現最終證實了引力波的存在,兩位科學家也因此榮獲199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阿雷西博望遠鏡還在多部影視作品中出現,包括007系列的《黃金眼》和電影《接觸》。

此外,它在科學研究方面還有很多重要成果,如測量出水星的自轉和北極附近的“水冰”的環狀結構,爲阿波羅登月船和海盜號確定在月球上的登陸地點,以及發現一些對地球可能構成威脅的近地小行星。

然而,所有的美好都有結束的時候。2020年11月,阿雷西博望遠鏡因爲鋼纜斷裂,那個曾經向宇宙發出問候的“耳朵”被砸出了30米長的裂痕。

最後連重達900噸的接收器平台都從400多英尺的高空砸了下來,砸毀了反射盤表面,阿雷西博天文台的觀測生涯就此畫上了句號。

後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說了,阿雷西博望遠鏡不會重建。

目光轉向東方,一個全新的時代開始了!

“中國天眼”的時代

那個坐落在中國貴州大山深處,讓全世界天文學家都羨慕嫉妒恨的超級工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中國天眼”

這哥們兒可是硬朗得很!最近,FAST官網還發布了2024年8月至2025年7月觀測季的公開征集通知,邀請全世界的科學家們來申請使用。

故事要從1993年說起,那時候,一群有遠見的科學家們聚在一起,夢想著建造一個能夠回溯宇宙原初、解答天文學難題的超級望遠鏡。

他們的目光最終落在了貴州的喀斯特窪地上,這裏不僅風景如畫,更是藏匿著一個天然的“大碗”,簡直就是爲射電望遠鏡量身定做的家!

經過多年的籌備和建設,FAST終于在2016年9月25日落成啓用,成爲了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它的“大眼睛”由4450塊反射面單元組成,總面積達到了驚人的25萬平方米,這可比30個足球場還要大!

FAST的超能力可不是蓋的,它能夠在觀測方向上形成300米直徑的瞬時抛物面,就像是能夠隨時變形的超級英雄一樣,無論目標天體在哪裏,它都能精准捕捉到微弱的射電波。

它的索網結構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精度最高的,而且還是第一個采用變位工作方式的索網體系。這就像是給FAST裝上了智能肌肉,讓它能夠靈活地調整姿態,捕捉到每一個角落的宇宙信息。

而且,咱們的“中國天眼”還特別潮,引入了智能機器人來幫忙維護。這些機器人不僅能確保望遠鏡的安全運行,還能提高觀測效率,讓“中國天眼”每年多出約30天的觀測時間。

自啓用以來,FAST就像是開啓了挂機模式,科研成果一個接一個。它已經發現了超過800顆新脈沖星,這可是其他望遠鏡望塵莫及的成就。

而且,它還探測到了納赫茲引力波存在的關鍵性證據,爲人類探索宇宙的起源和結構提供了新的線索。

最後奧利給想說,真相總是比謠言更精彩,而中國人探索宇宙的旅程,才剛剛開始。

我是奧利給,我們下次見!

#中國天眼發現740余顆新脈沖星##中國天眼探測納赫茲引力波取得突破##美國天文台#

0 阅读:127

科學奧利給

簡介:我們專做老人孩子都能聽明白的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