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煥新,續寫重器傳奇

英才說 2024-05-08 20:48:54

在全球能源結構轉型的背景下,氫能以其清潔、高效和可再生的特性,日益成爲能源發展的關鍵方向。今年兩會上,氫能産業的發展被首次納入政府工作報告,凸顯了其在未來能源戰略中的重要地位。

我國作爲全球最大的制氫國和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的領先者,擁有發展清潔低碳氫能的廣闊潛力。根據中國氫能聯盟預測,到2025年,氫能産業産值預計將達到1萬億元;到2050年,氫氣需求量將接近6000萬噸,有望實現約7億噸的二氧化碳減排,氫能在終端能源體系中的占比將超過10%,産業鏈年産值預計將達到12萬億元。氫能的發展將爲我國的新質生産力注入新動力,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面對國際市場對碳排放的嚴格要求和光伏發電領域存在的儲能與傳輸損耗問題,氫能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在這一背景下,雙良作爲國內外知名節能節水裝備制造商和數字化驅動的全生命周期碳中和解決方案服務商,積極布局氫能産業,站在能源變革的前沿。

以科技創新爲基,雙良成功研發出能夠實現高達2000Nm³/h産氫量的堿性水電解槽,爲氫能産業的規模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雙良憑借其在節能環保領域的深厚積累,以綠電智能制氫系統爲新興戰略增長點,爲煤化、石化、冶金等工業領域以及民用加氫站提供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通過其氫能技術研發中心、綠電智能制氫系統全性能測試中心,以及超過萬平方米的氫能裝備制造專業車間等,爲氫能産品的持續創新、安全性和高性能保障以及市場空間拓展提供了關鍵支持。

01 大國重器的延續

中國工業大獎,作爲我國工業領域的最高榮譽,被譽爲中國工業的“奧斯卡”,是對企業在推動工業化進程、展現工業發展的最高成就,以及對國家綜合實力提升和國民經濟發展做出顯著貢獻的最高認可。

在衆多明星企業中,曾將中國工業大獎企業獎與項目獎雙雙收入囊中的雙良,成爲曆屆中國工業大獎獲獎企業中首位兼得企業獎與項目獎的民營企業,無疑是不折不扣的“硬實力派”,連續多年名列中國企業500強、中國制造企業500強。

雙良自1982年創業,以溴化锂制冷機組起家,曾生産出中國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溴冷機,參與制定溴冷機國家及行業標准。40余年來,雙良一直圍繞節能環保打造綠色智慧能源裝備産業生態鏈,並在多個領域取得了世界領先的地位。在新能源領域,雙良的“多晶硅還原爐”市場占有率持續保持在65%以上,打破了行業核心設備國外壟斷的格局,實現100%國産化,爲光伏産業貢獻出雙良智慧。雙良的“換熱器”産品已成爲西門子、曼透平、林德、法液空、美國空氣産品等國際知名企業的長期供應商,高端市場占有率顯著領先。雙良鍋爐榮獲“中國綠色環保鍋爐第一品牌”、“中國工業鍋爐行業最具影響力品牌”等項榮譽。

2013年,雙良被《大國重器》紀錄片報道,充分展示了其在裝備制造業的“硬實力”和在節能減排領域的顯著貢獻。2016年,雙良榮獲中國工業大獎,成爲行業內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溴化锂吸收式冷/熱水機組”被評爲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産品,鞏固了公司在中國溴冷機行業的領導地位。2020年,雙良“智能化全鋼結構間接空冷系統”獲得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産品,並榮獲中國工業大獎項目獎。

曆經四十余年的創新和發展,雙良已經成爲“節能、節水、環保、清潔能源”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企業。2022年,基于多年在新能源裝備制造産業領域的優勢和對未來終極綠色能源綠氫的洞察,雙良決定將電解水制氫作爲裝備制造業新的增長方向。

雙良采用“節能高效、無人值守”的設計理念,針對當前制氫過程存在的成本高、安全低、壽命短、運行不穩定等問題,自主研發出新一代堿性水綠電智能制氫系統,産品具有低耗、長壽、安全、智能等顯著優勢。

雙良的綠電智能制氫系統是其技術創新的延伸和大國重器裝備制造的延續,充分發揮了雙良在高端裝備制造方面的優勢。通過氫能産業,雙良不僅能夠鞏固其在新能源裝備領域的地位,也爲其在裝備制造業中書寫新的輝煌篇章奠定了基礎。

02 獨家的氫能生態優勢

2023年,中國制氫電解槽全年需求量約爲1.42GW,較2022年度增長約128%。“爆發式”增長標志著電解槽行業正逐步邁向産業化和商業化。電解槽參與者也從少數幾家企業迅速擴展到數百家,競爭日趨激烈。

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下,企業的産品質量、技術創新能力、市場洞察力和戰略執行力至關重要,擁有強大裝備制造能力和經過市場長期驗證的企業更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2018年,雙良啓動了綠電智能制氫系統的實驗室研究,2022年,雙良正式創立江蘇雙良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並成功下線首套1000Nm³/h電解槽産品。2023年,雙良建成國內首家全性能測試台並投入使用,同時一期綠電制氫裝備生産車間竣工投産,首套2000Nm³/h産品順利下線。同年10月31日,JSDJ S1新品發布,經過專家鑒定及德凱/PCCC三方認證,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24年1月17日,雙良節能成功中標United Solar Polysilicon (FZC) SPC的年産10萬噸高純硅基材料項目,産品涵蓋多對棒還原爐、尾氣夾套管裝置、綠電智能制氫裝備以及溴化锂機組裝置。此次中標不僅是對雙良産品質量和技術創新能力的國際認可,也標志著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進一步擴張。特別是綠電智能制氫裝備的中標,代表了公司在氫能領域的首次海外突破,展現出雙良在新技術研發和市場應用方面的巨大潛力。

2024年3月25日,在德凱DEKRA等權威機構見證下,雙良全新一代高性能堿性水電解槽系統通過實證測試,2000Nm³/h産氫量、6000A/㎡電流密度、最低200Nm³/h低負荷穩定運行、調節速率>10%/s、氧中氫含量<1.3%等核心性能指標再次刷新行業記錄,展現了雙良在氫能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和挑戰極限的能力。

氫能産業迎來蓬勃發展的同時,制氫相關的用水問題也被越來越多地討論和關注,尤其是隨著氫能産業的快速發展,未來其對水的消耗量將會激增。去年12月,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和未瀾咨詢共同撰寫的《全球制氫用水報告》指出,綠氫生産每千克氫氣平均消耗17.5升水(合每噸氫耗水17.5噸),目前還不算“用水大戶”,但可能顯著增加局部地區用水壓力。《報告》發現,目前全球綠氫和藍氫(正在運營和已在規劃中)産能中逾35%位于高水壓力的地區。中國、歐盟、美國和其它G20國家也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水壓力。

雙良在氫能領域的深耕與發展,不僅展現了其作爲設備制造商的實力,更凸顯了雙良已是節能節水等清潔裝備生態産業鏈的整合者和引領者。

一方面,雙良深耕節能環保裝備制造40余年,溴冷機、空冷器和換熱器等節能節水設備與電解槽在設計理念、制造工藝、以及生産過程中存在共通性和協同性,能夠爲客戶提供完整的節能減排和清潔能源産品解決方案。通過優化裝備設計,減少能源在轉換過程中的損失,從整體上幫助用戶降低制氫運行過程中的能耗和排放。

雙良綠電智能制氫系統采用了先進的核心零部件和優化設計,將節水節能技術集成到氫能設備中,優化系統代替常規循環水冷卻系統,實現了生産1噸氫低于9.45噸水耗的低能耗目標,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同時,在不同的電流密度條件下,雙良實現了電解槽不同的直流能耗(直流能耗≤3.992 kw h/Nm³ H2@2500A/㎡、直流能耗≤4.036 kw h/Nm³ H2@3000A/㎡、直流能耗≤4.434 kw h/Nm³ H2@6000A/㎡),幫助用戶實現降本增效。

另一方面,從2020年起,雙良就全面啓動數字化戰略,以數字化來賦能産業升級,爲傳統裝備制造插上了“雲”上翅膀。

在低能高效之外,針對綠電波動這一行業核心痛點,雙良的Wonder Cloud/OS系統結合AI算法和AIoT終端技術,實現了對電解槽負荷的預調節,實時監控全系統運行,通過數據分析實現精准控制,提高運行效率,降低運行成本。系統能夠快速響應新能源應用場景的需求,具備永不漏堿液、無人值守、冷熱開機一鍵啓動、全程挂表不需排空,最低運行負荷10%、負荷調節速率5%-10%/s、熱啓動時間小于20s等優勢,代表雙良堿性水電解槽在綠電應用場景下具有極強的適配性。

此外,雙良還在行業中首家建設具備2000Nm³/h測試能力的全性能測試中心,可實現從風光發電裝置-電源-電解槽本體-氣液分離裝置-純化裝置爲一體的綠氫綜合運行測試評價系統並即將升級到25MW測試能力。這一國內外領先的試驗驗證平台,既體現了雙良爲用戶負責的服務理念,也進一步加速雙良氫能裝備的研發和叠代進程。

隨著氫能的商業化進程加快,憑借多年的技術積累和市場資源優勢,未來雙良氫能裝備的技術領先與産業鏈生態優勢將不斷放大,成爲雙良的獨家利器,並有望成爲雙良的新增長極,爲企業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力,助力雙良朝著“世界級清潔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的目標邁進。

來源 | 英財商業

0 阅读:0

英才說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