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了1999次,這一次,她直接發Nature!

中國婦女報 2024-03-30 23:10:39
她是做了2000次實驗的“科研戰士” 也是熱愛生活的理科博士...... 近日 北京理工大學分享了該校 物理學院凝聚態物理專業 2020級博士研究生劉錦錦的故事 劉錦錦的主要研究內容爲 籠目(Kagome)晶格拓撲量子材料的 晶體生長、物性調控 以及相關新材料的探索 籠目超導材料 是一種于2019年9月新合成的材料 包含多種電子序 是研究複雜電子序中超導態的 一類新平台 2020年 劉錦錦跟隨王秩偉教授攻讀博士 開展相關研究 通過生長不同摻雜濃度的單晶材料 來調控超導材料的轉變溫度 劉錦錦(右二)和課題組師生合影 量子材料的研究並非一帆風順 因爲研究方向涉及大量的材料制備 以及物性測試 進行數據測試時 劉錦錦常常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 據她介紹 自己所在的課題組每兩個半月 才會有兩周的 綜合物性測量系統設備的使用 做實驗的時間非常緊張 “雖然可以提前准備好測試樣品 但是在真正測試過程中 總會出現一些問題導致需要重新制樣” 終于,在經過2000次的對比實驗後 劉錦錦制備出了 常壓下最高超導轉變溫度的單晶樣品 爲超導材料能帶結構測試 提供了優越條件 此後,劉錦錦所在團隊與國內外高校、 科研院所的學者合作 探究出了籠目超導材料的超導能隙結構 爲研究常溫超導材料提供了理論基礎 2023年4月 這一研究成果在《Nature》上發表 劉錦錦稱 探索新材料是一種創新性的工作 需要感受生活 增加對生活的體悟 增加看問題的視角 “科研路上總會遇到磕磕絆絆的 每次遇到困難時 導師就會讓我停下來去感受生活” 在導師的影響下 劉錦錦通過羽毛球、遊泳等運動 來放松身心 重新梳理科研思路 認真反思問題所在 同時,她還積極參加了 物理學科公衆科學日、 第十三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 創業計劃競賽全國決賽等活動上的 志願工作 在生活中發現自我的另一種可能 談及未來 劉錦錦希望自己能在量子材料領域 繼續發光發熱 即將畢業的她 寄語學弟學妹—— “在一條條研究的小徑上 我們會面對分叉選擇時的躊躇迷茫 但‘生逢其時當奮鬥其時’ 希望每位奮鬥在科研一線的學子 都能夠在不斷‘試錯’的過程中 披荊斬棘,乘風破浪!” 科研路漫漫 願劉錦錦如自己的名字一般 在錦瑟年華中 用勤奮與執著綻放出錦簇花團!

2024年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運》

來源/中國青年報(ID:zqbcyol)、北京理工大學 責編/陳曉冰 審簽/一帆 監制/志飛
0 阅读: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