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我軍損失7萬人,彭總:此戰爲四大敗仗之一

洞鑒五千年 2024-02-19 10:41:40

說到美國這個國家,人們紛紛會提起這個國家所作所爲,他們唯恐天下不亂,是目前時間上參與戰爭最多的國家。

但有一點不可否認,很多方面的發展,美國還是很先進的,其中就就包括在拍攝好萊塢大片這件事情上。

但值得一提的是,美國也很喜歡拍攝戰爭片,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這個國家始終沒有拍攝過關于抗美援朝的。

並不是說因爲美國沒有打敗我國才不拍,他們拍攝過過越戰這樣失敗的戰爭,一度引起巨大反響。

然而唯獨以朝鮮戰爭爲背景的影片很少,後來有人分析,或許這場戰爭對于他們而言是丟面子的,畢竟當初我國可是一個發展落後的國家。

既然如此,就讓我們回顧一下抗美援朝戰爭,這是一場曆時兩年零九個月的戰爭,也是一場展現我國實力的戰爭。

但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這場戰爭我國勝利了,但第五次戰役卻被彭德懷認爲是一場失敗的戰爭,這是爲什麽呢?

在第五次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以三十余萬人傷亡的代價,斃傷俘“聯合國軍”109萬人,取得了輝煌勝利。

當時美國人認爲我們不敢參戰,畢竟我國剛結束戰爭,國內的一切都處于一個需要調整的處境。

除此之外,就是軍事裝備上的差距,美國作爲軍事強國,其實力自然不用多說,但我國就比較弱了。

當初初步計算,美軍擁有數千輛坦克、汽車和裝甲車,各種大炮更是不計其數,飛機2400多架,這樣的實力任誰看了都得搖搖頭。

再看當時的中國,因爲我們善于陸地戰,幾乎沒有能拿得出手的重武器,就算是槍支子彈都不能足量供應。

面對這種情況,蘇聯爲了抗衡美國,便開始支援我國,這才使得我國有了一些飛機和炮彈,但這和美國相比,依舊差得很多。

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最後志願軍取得了勝利,而能勝利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愛國精神,當年知道我們要抗美援朝時,僅山東省就有近30萬人參軍。

我國軍人有著堅定的愛國精神,也有超高的作戰能力,他們當年都是從戰火中走出來的勇士,而這些品質是美軍比不了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站在整個局面來看的話,我們勝利了,但作爲總指揮的彭老總卻不認爲,他將第五次戰役這場戰爭列爲自己的“四大敗仗”之一。

當初毛主席考慮要不要抗美援朝的時候,彭老總站出來贊成,最後也成爲了這場戰爭的指揮員,正是在他的指揮上,才能取得勝利。

當時彭老總制定了第五次戰役的戰略部署,于4月22日黃昏正式打響,此後經過了五十多天的戰鬥,取得了勝利。

據悉,這場戰役4消滅了“聯合國軍”八萬兩千余人,還讓敵軍由進攻轉爲防禦,這個時候我方與美國轉換了角度,我們成了進攻方。

但後來統計數據的時候發現,志願軍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兵力損失高達7.5萬余人,其中180師的被俘人數超過5000。

看到這份報告的話,彭德懷很自責,盡管結果是好的,但在過程中的傷亡,讓彭德懷很自責。

其實在戰爭期間,毛主席和彭德懷就察覺到了這個結果,究其原因是我們小瞧了美國的實力,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爲在人數上,我們是完全超越他們的。

讓我們回顧一下戰爭最開始的准備,在第五次戰役中,志願軍有九十五萬人,朝鮮軍有三十五萬人,加起來就是一百三十萬人。

而“聯合國軍”只有六個師,三個旅,一個團,加起來只有三十四萬余人,可見中朝聯軍的兵力比“聯合國軍”多多了。

在戰爭開始前的作戰計劃研討會上,彭老總很自信地表示:“舉行戰役反擊,消滅敵人幾個師,粉碎敵計劃,奪回主動權。”

但當時忽視了一個問題,美軍經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戰鬥力十分強這和當年我黨攻打國民黨是完全不一樣的。

美國軍隊很聰明,他們先掌握了我國軍隊的一些缺點,最後采用迂回戰術,白天以空襲爲主,晚間則是佯攻、佯裝後撤。

但無論如何,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戰勝了船堅炮利的美軍,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後來彭德懷回顧第五次戰役,說了三點問題,分別是後勤跟不上、火力薄弱、毫無制空權。

3 阅读:2109
评论列表
  • 2024-02-22 18:34

    能把美帝這樣的強敵打到談判桌上老老實實地坐著就已經相當了不起了

  • 2024-02-19 21:26

    敬愛的彭老總永垂不朽,萬古長存!

  • 2024-02-22 11:02

    小編嚴謹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