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魯縣事件反轉,村官紀雲浩態度蠻橫不假,老農民也不是省油的燈

蘇南流 2024-04-26 10:14:00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開魯縣建華鎮突然就上了熱搜,黨委書記紀雲浩,一個90年的愣小夥,瞬間成了案板上肉,被廣大網友關注。

不管是誰,只要放大到網絡上,都有點秘密被挖出來,或者是有點拿不出手的經曆,這再正常不過了,更何況是一個沒有什麽學曆的鎮政府書記呢。

尤其是農村那點事,拿到網上來,沒有一個村子不存在點問題。

紀雲浩學曆背景、工作經曆,瞬間就成了網友討伐的對象,90年出生,07年入伍,09年12月轉業,這一年還不滿20歲,2年6個月後參加工作,檔案是大學學曆,職位是建華鎮書記、政法委員。

“聽著,我姓紀,叫紀雲浩。”

“我不懂法。”

“110來了都沒用,上邊讓斂就斂……”

“這車一會都給你們扣了……”

果然就是愣頭青,這些話太能激起民憤了,網友憤怒了,管他什麽原因,幾乎是群起而攻之,這個時代還有這樣的父母官呢,這不就是土匪嗎?土匪掌權,老百姓遭殃……

冷靜下來再分析,這不過就是上傳下達而已,還是要了解一下孰是孰非。

老農民不是省油的燈

事情發酵到網上,瞬間就是一邊倒,年輕力壯的父母官,土匪作爲,欺負老農民,老農民就想種地,怎麽就那麽難?

實際上呢?這可不是什麽弱小的老農民,這個老農民開墾草原,用于耕地,已經違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老農民把4000多畝土地轉租,光是收租金就幾百萬,紀雲浩的那句“土地不是你的,是集體的,你們這是哄搶集體土地”,沒有問題。

官方通報解釋了“增補承包費”問題,開魯縣是上級確定的新增耕地高校利用試點單位,村集體對新增耕地收取的有償使用費,紀雲浩除了說話難聽點,完全是上傳下達。

可以想象一下,面對一群老油條,基層幹部的工作寸步難行,才有了後來的這一幕,既然文的不行,那就來武的。

結果被老農民擺一道,掐斷前因後果,什麽難聽留什麽放到網上,引起民憤。

農村群體處事方式依然很野蠻

我的老家在農村,小時候在農村住過,村裏確實好,但是人欺負人,也是存在的,蠻橫不講理的人多的是,完全以自己的利益爲中心,眼裏根本就沒有法。

有的人對待父母都是如此,“我就不管他們,告我啊,去告啊。”這在農村可不少見。

對待刁蠻的村民,有的時候用法律的標准是行不通的,辦事的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行不通的時候,爲了效率,會采用蠻橫的方法。

農村爲什麽依然那麽重視生兒子?因爲有兒子有底氣啊,這樣才沒人敢惹。

在這方面,我對農村是沒有什麽好的印象的,無知、野蠻、霸道,三個標簽吧。

舉個真實的例子吧,發生在農村,小王開車慢行,老李騎著自行車撞上了她的車,老李一家就賴上了小王,結果小王賠償了她兩萬。

開始小王也不服氣,報警處理了,親戚朋友都勸她吃點虧就吃點虧,他的腿斷掉了,就當扶貧了,拿錢免災,你不給他就躺在你家門口,你日子還過不過?

權衡之後,只能認栽。

在農村,最不好惹的就是老人,有這樣一句話是形容個別老人的: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大家都躲遠點。

關于土地這方面的,我倒是也聽說過一個案例,兩個農戶爲了一個大坑整天幹架,農戶甲自己填坑,准備蓋房子,因爲是自己把大坑填起來的,就認定這是自己的地界,農戶乙占了另外一邊種樹,也占爲己有,一方要填起來蓋房子,一方不讓,村幹部根本就管不了。

這種事情就是自己解決,誰家有人,誰更蠻橫,誰能鬥爭到最後,誰就贏了。

道阻且長,農民的認識提升還有很長的路

我們的城市發展真的很快,城市居民素質提升同樣很快,我生活在南京,習慣了自己的小圈子和生活的大圈子,大家都彬彬有禮,有問題就通過法理解決問題,標准都是一致的。

不過很多相對較爲落後的農村(雖然小洋樓豪車隨處可見),素質、觀念上依然跟不上,提升這個群體的素質、認知、格局,改變觀念是一個長久的工作,道阻且長,可能就只能等待更新換代了吧。

1 阅读:982
评论列表
  • qing 3
    2024-04-26 11:31

    通遼本來沙化嚴重,草地變耕地,上面還斂耕地錢,助長歪風邪氣,破壞生態環境,造孽。

  • 2024-04-27 07:50

    戰士叫退役

    我在找杠精 回覆:
    跟我同年入伍我還真不知道幹兩年就轉業的,明明我們入伍前一年對于退伍性質的福利降低了不少就更不用說2年轉業了,同年更改的是十年才能專業
  • 2024-04-29 21:18

    那些罵紀雲浩的又要被打臉了!這屆網友是一點記性都不長…

蘇南流

簡介:定期分享教育動態,專注學習、關注就業,提升價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