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億專網通信案余波*ST中利實際控制人將遭終身市場禁入

新京報貝殼財經 2024-05-14 21:30:13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朱玥怡)2021年引爆的“專網通信”案,曆經三年進入尾聲。涉事企業之一*ST中利(002309.SZ)領罰,實際控制人擬被處以終身市場禁入。

5月13日晚間,*ST中利(002309.SZ)披露,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處罰字〔2024〕66 號)。經證監會調查,*ST中利(下稱“中利集團”)通過參與專網通信業務虛增營業收入、利潤總額,證監會擬對中利集團時任董事長、實際控制人王柏興作出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專網通信案爆發于2021年5月末。上海電氣(601727.SH)公告存在大額應收賬款無法收回的風險,預計損失最終高達83億元。隨後,包括中利集團在內,宏達新材(002211.SZ)、瑞斯康達(603803.SH)、國瑞科技(300600.SZ)、彙鴻集團(600981.SH)、中天科技(600522.SH)、凱樂科技(600260.SH)、中利集團(002309.SZ)、康隆達(603665.SH)等至少13家上市公司先後發布類似的風險提示,這些公司均披露稱造成損失的原因爲從事了所謂專網通信業務,涉及金額達到900億元,壞賬損失高達243億元,被稱爲“A股史上最大資金騙局”。

專網通信案的操盤者爲新三板挂牌公司海高通信(839211.NQ)實際控制人之一的隋田力。海高通信2021年8月公告稱,獲悉隋田力目前因涉及案件,正在被公安機關偵查之中。

過去三年間,涉及專網通信案的多家企業陸續領罰,監管披露的案情顯示,涉事企業並不無辜,中利集團亦與隋田力合謀,自2016年起籌備開展包括生産型和貿易型在內的專網通信業務。

“中利集團、中利電子是隋田力專網通信虛假自循環業務中的一環,承擔的是有賬期的墊資方角色。”證監會提出,中利集團及其子公司中利電子開展的專網通信業務存在以下現象:一是原材料長期普 遍存在主材到貨不及時、不良品率畸高、主材進價價格過高、各批到貨無法匹配 等問題。二是生産加工過程簡單無實質,舊貨新産,産品技術含量低。三是會計處理與生産完全脫節,通過僞造單據進行會計確認,賬實嚴重不符。四是業務模式爲以銷定産、定采,由中利集團先向供應商支付100%采購款,客戶支付5%或10%預付款,完成交貨後客戶再支付剩余貨款。

通過這項虛假自循環的專網通信業務,中利集團2016年至2020年合計虛增營業收入近80億元,合計虛增利潤近17億元。

證監會認爲,王柏興構成《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條第二款所述“實際控制人組織、指使”的情形,違法情節特別嚴重,擬對王柏興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此外,證監會擬決定對王柏興給予警告,並處以1500萬元罰款。中利集團則被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 800 萬元罰款,其他涉案人員亦領罰。

專網通信案爆發後,中利集團已難以扭轉局面,陷入連續虧損。上市公司在公告中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已經處于預重整階段。公司將繼續積極配合重整工作推進,以期借助司法程序引入重整投資人,若重整順利實施,將使公司重回良性發展的狀態。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柳寶慶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