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企暴雷,股票卻一頓暴漲,背後的豬周期到底是怎麽回事兒?

妍妍創意 2024-05-12 05:08:28

關于“豬”和它背後的那些事兒

豬肉,這樣一個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生活必需品,對中國的大衆家庭,乃至整個中國經濟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你看前幾年,豬肉價格身處高位的時候,瞬間變成了普通人不可高攀的奢侈品,而這兩年豬肉價格很低,給咱們的日常消費也是省下了一大筆錢。

當豬肉價格飛漲的時候,那些養豬的企業日子過得很惬意,但豬肉價格一旦低下來,很多豬肉養殖企業的日子便開始不好過起來。

就在前不久,就有兩家豬養殖的公司——天邦食品和傲農生物,相繼發布公告,大概意思就是欠債還不上了,申請重整。

之後,就連養豬行業當之無愧的龍頭——牧原股份也發布了業績預告,聲稱可能會迎來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

可是讓人意外的一幕卻出現了,就在天邦食品發布公告的次日,其他養豬公司的股票卻齊刷刷的大漲了。

大家都知道,大部分人買股票其實買的就是一個業績,上市公司業績好自然股價會持續上漲,業績下滑乃至虧損,股價也一般都會下滑。

那爲什麽明明是豬企相繼暴雷了,股價卻上漲了呢?這背後就涉及到豬肉價格波動和豬周期的問題了。

牧原股份養殖區(來自牧原股份官網)

01 了解啥叫豬周期!

豬肉,作爲一個非常重要的消費品,同時還是CPI這麽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爲何在近幾年價格卻出現了這麽大的波動呢?

任何商品,他的價格都是取決于供需,對于豬肉來說當然也是如此,只不過和其他商品相比較而言,豬肉的需求端一直以來都是相對穩定的。

對于家庭來說,一年的豬肉消費量基本都是差不多的,無外乎價格高的時候適當少吃,價格低的時候適當多買。只不過總體來講差異都不會太大。

關于豬肉價格的波動,有一個專業的經濟名詞,叫做“豬周期”,主要還是因爲供給豬肉的價格,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並且調整的周期是非常緩慢的。

目前國內的母豬主要是“二元母豬”整個品種,而母豬至少要長到8個月才能開始配種、懷孕。然後整個懷孕周期差不多又要4個月,等小豬生下來到長大出欄,又大概需要半年。

等母豬生完這一胎之後,就跟人類坐月子一樣,是需要休息一段時間,才能再次進行配種、懷孕、生豬、養豬整個過程。

所以整體來看,這樣一整個的剩余周期,大概就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就是豬肉供給的調整是有一定滯後性和周期性的。

並且在咱們國家,以前的豬養殖主要是小農戶養殖爲主,他們根本沒有能力去看清楚未來價格的漲跌,更不了解什麽供需調整、價格波動等。

所以對于普通養殖戶來說,一般的邏輯就是,看到市場上豬肉價格漲上去了,立馬開始回去養豬,原本養豬的養殖戶也開始著手擴大養殖規模。

但是等到自己的豬出欄可以銷售的時候,又發現價格居然跌下來了,眼看著養豬無利可圖,只好不養或者少養,結果這價格又漲上去了。

同時近幾年的自然疾病等原因,也加速了豬肉價格的波動。

比如2006年的藍耳病,2010年的仔豬腹瀉,再到2019年的非洲豬瘟……這些突發疾病也加劇了豬肉價格的不確定性,從而加劇了豬肉價格的波動。

所以整體來看,一個完整的豬周期差不多是4年的時間。

02 如何把握豬周期?

既然看不懂也把握不住,那很多人幹脆就不養豬了,但對于那些還在從事豬養殖的個人和企業來說,依然試圖了解透這個豬周期,那該怎麽辦呢?

其實有一個重要的指標可以關注,那就是存欄能繁母豬數量,簡單點說就是目前在欄裏能生小豬的母豬的數量。

爲什麽要關注這個數據呢?因爲這個數據基本上就可以決定10個月之後的豬肉産能和價格,當然,並不絕對,也不能做到完全精准。

比如,從2021年6月開始,存欄能繁母豬數量一直維持在高位,再加上這些年養豬技術的成熟,仔豬成活率、成長率、包括單位豬的體重都在穩步提升。

簡單來說就是能生的母豬越來越多,每只豬生産更加順利,能夠順利長大的商品豬變多了,同時每只豬還長得更重了,那供給自然就變得過剩了。

一旦供給出現過剩,豬肉價格自然會出現下跌,而養豬企業的利潤自然也就跟著下來了。

03 豬企暴雷,爲何股價卻上漲了呢?

最近相繼有豬企暴雷,所以很多業內人士判斷豬企股票必然哀嚎遍地,但爲何這些豬企的股票卻哐哐上漲了呢?

根本原因其實還是供給。

首先是産能的集中。當豬肉價格持續下跌,到一定水平線的時候,那些相對小的企業就會陸續出現虧損,直到最後經營不下去了,然後就宣布倒閉了。

此時,産能並不會全部消失,而是會開始逐漸向那些大的企業去集中。 經濟學上有個專業術語叫做 “供給出清”。

其次是價格未來必然會回升。

隨著中小企業的倒下,勢必會導致市場整體産能有所減少,隨著供給的變化,豬肉價格在未來一段時間必然是會進一步回升的。

這樣的例子在國外其他行業並不少見,比如之前的美國加息,很多流動性不好的銀行只能倒下,結果這些倒閉的銀行卻被那些大銀行趁機一頓收購,回頭一看,最後能存活下來的大銀行,日子全都過的不錯。

所以一部分企業的倒下,勢必會讓市場上的競爭對手更少了,産能也進一步的趨于集中,等到未來價格再回升的時候,他們的業績不就更好了嗎?

所以,買股票不僅買的是過去和當下的業績,同時也是未來的預期。

04 豬肉價格波動太大,怎麽辦?

正如前文所說,豬肉這麽重要的一個商品,價格有波動倒也正常,但是波動區間太大,波動太頻繁總歸不是個事。

而對于這樣大宗商品同時還是生活必需的商品來說,國家的宏觀調控就顯得很有必要。

所以爲了維持豬肉價格的相對穩定,國家層面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

比如國家商務部之前就有要求,各個省市都必須要儲備一些豬肉,就類似于豬肉的中央銀行。

當豬肉價格處于低位的時候,這個“中央銀行”就要開始收儲,大宗購進作爲儲備。而當價格過高的時候,又要有計劃性地向市場進行投放,擴大供給量,讓價格始終處于一個合理的區間。

所以收儲和投放就是這個“中央銀行”最重要的工作任務。

另外,大連商品交易所也推出了生豬期貨,主要目的也是爲給整個養豬行業提供一個風險對沖的工具(這裏就不再繼續展開了)。

總之,豬肉價格可以有波動,但一旦出現不合理波動的時候,就只能依靠國家的整體宏觀調控。

05 結語

所謂的豬周期,看似是一件商品價格波動的小事,但實際上背後卻涉及到複雜的經濟學現象。

對于普通養殖戶來說,可以多了解相關政策和價格波動規律,但也不能妄想著每一步都能踏准,畢竟那麽多上市企業尚且摸不透呢。

而對于普通的消費者來說,價格太高的時候適當少吃也不是什麽大事,而目前價格這麽低,完全可以放開了多吃紅燒肉。

-1 阅读:780

妍妍創意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