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不是南京的大學,而是一所有故事的國家級別大學

鴻羲談曆史 2023-01-14 13:01:04

原創首發圖文/劉向榮(南京市甯海中學分校教師)

摘要:基于南京大學因中華民國定都南京“祖上”也曾闊綽過、基于南京大學兩次錯失高校合並機遇也曾留下過巨大遺憾和基于南京大學因“南大”簡稱“名”與”實”問題與其他高校曾爭執過等原因,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南京大學不是南京的哪所大學,而是一所有故事的國家級別大學。

講起南京大學來,南京人或江蘇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筆者上大學時,給我們上課的梅雪芹老師當時博士剛畢業于南京大學,因她提到這所著名學府印象特別深刻)。南京大學簡稱“南大”,該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是曆史悠久、聲譽遠播的百年名校。該校現在位列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該校還是“985工程”首批九所高水平大學中唯一未合並其他院校的高校,因堅持“內涵發展”,贏得社會“中國最溫和的大學”之美譽。然而,就是這樣一所著名高等學府,有趣的是了解和不了解的人經常有人戲說調侃爲這是南京的哪所大學呀。“回到曆史”,關照現實,筆者認爲南京大學自然不是南京的哪所大學,而是一所有故事的國家級別大學。

原國立中央大學

現東南大學古典建築(電影《致青春》取景地)

一、南京大學因中華民國定都南京“祖上”也曾闊綽過

說到今天中國的最高學府來,北大和清華無疑因綜合實力強大無可爭議的是當今中國當之無愧的高等學府的“大哥大”。然而,如果“回到曆史”,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的一段時間,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最高學府卻不是北大和清華,而是位于南京的“國立中央大學”。中華民國時期的“國立中央大學”當時執中國高等教育之牛耳,爲當仁不讓的民國第一學府,即便當時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與國立中央大學均都有較大差距,即使後來合並後的西南聯大在很多方面也與中央大學有所不及。

國立中央大學也即現在的南京大學前身(現在的東南大學表示也繼承“國立中央大學”之衣缽),該校是南京大學曆史上地位最顯赫的時期,也表明今之南京大學因中華民國定都南京“祖上”也曾確實闊綽過。據說,該校其學脈可追溯自孫吳永安元年(258年)的南京太學,近代校史肇則始于1902年創建的三江師範學堂,此後曆經兩江師範學堂(1905年)、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14年在兩江優級師範學堂原址籌建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15年開學)、國立東南大學(1921年由近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倡導,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爲基礎建立“國立東南大學”)等曆史時期,1949年由民國時期中國最高學府“國立中央大學”易名“國立南京大學”,1950年更名爲“南京大學”並沿用至今。

“國立中央大學”的成立是中華民國定都南京後的産物。1928年中華民國政府定都南京後,該校校名由“江蘇大學”定名爲“國立中央大學”(1927年,國立東南大學等江蘇省9所專科以上學校合並爲國立第四中山大學,1928年更名江蘇大學)。1937年蘆溝橋事變爆發,該校遷至重慶、成都等地辦學,史稱“重慶中央大學”【當時中央大學規模之宏大,學科之齊全,教授陣容之強,均無可爭議的居全國各大學之首。有趣的是1943年當時中國國民黨總裁、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兼行政院院長的蔣介石還曾短暫地當過“重慶中央大學”的校長,這是蔣介石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擔任除軍事和黨務院校之外的大學校長(非名譽職銜)。蔣介石擔任國立中央大學校長,在當時中國學界和政界也可算做是一樁有趣的“新聞”】。1946年複員後的“國立中央大學”在南京開學,此時該校已經擁有理、工、醫、農、文、法、師範7個學院、43個系科、26個研究所。

“國立中央大學”是民國時期中國最重要的高等學府,也是中華民國國立大學中系科設置最齊全、規模最大的大學。“國立中央大學”是民國時期(南京國民政府統治時期)當時名副其實的全國最高學府,也是現在南京大學在1949年之前使用時間最長的一個校名。但隨著南京國民黨政權的覆亡,南京已經不再是全國的政治中心了,如果再繼續使用“國立中央大學”這樣的校名,恐怕就與當時的政治形勢極其不相符了。

基于此,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我國首都由南京變爲北京,延續了長達21年“國立中央大學”的校名也走到了盡頭,這所巨無霸高校在1952年的全國高等院系調整中被“大卸八塊”後【當時南京大學調整出部分院系後與創辦于1888年的金陵大學等校有關院系合並,校名仍爲南京大學(攜帶原中央大學檔案遷往原金陵大學鼓樓校址),調整出的其他院系則相繼發展成爲現在的東南大學(工學院保留在原“國立中央大學”四牌樓校址,與其它學校有關系科合並成立南京工學院,即今東南大學之前身)、南京農業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河海大學、南京林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第四軍醫大學、華東政法大學、江南大學、江蘇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和上海體育學院等】,最終喪失了昔日的輝煌,變爲了今天的南京大學,北大和清華因此也順勢取代“國立中央大學”地位而變爲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高等學府。由此可見,首都功能對中國最高學府的影響有多大。

南京大學校徽

東南大學校徽

二、南京大學兩次錯失高校合並機遇也曾留下過巨大遺憾

南京大學的前身是“國立中央大學”,新中國建立後的院系調整,南京大學被“大卸八塊”,分成好多院系並發展爲很多大學,拆分成爲這所高校無言的痛。然而,有趣的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高校合並潮中,這所因拆分帶來巨大陣痛的高校卻又因兩次錯失合並別的高校之機會再次留下巨大的遺憾。

1.錯失合並東南大學機會留下巨大遺憾:中國人講究“名正言順”,校名問題可不是小事,據說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高校合並浪潮中,南京大學曾想與工科爲主的東南大學進行合並,南大偏文理基礎學科,東大偏重工科,如能有效合並,雙劍合璧,華山論劍,很有可能比肩今日北大、清華,有望恢複民國時期1948年亞洲第一的昔日雄風。但終因校名等問題,雙方沒有談攏而最終不了了之,無疾而終。據說當時東南大學與南京大學合並校名有以下四種情況:東南大學與南京大學各取前一個字,叫東南大學;各取後一個字,叫南京大學;取前字與後字,叫東京大學;取後字與前字,叫南南大學。

據說當時南京大學主張,我們都有“南”字,又都在南京,合並後就叫南京大學吧(另外版本爲:東南大學與南京大學各取後一個字,叫南京大學)!東南大學說,我們各取校名一個字,我取“東”字,你取“南”字,就叫東南大學吧!更何況,“國立中央大學”原校址就位于現在的東南大學校址,合並之後的學校顯然應該叫東南大學才更加名副其實。就這樣雙方互不相讓,雙方都怕被對方所吞並,故而雙方最終沒有合並成功。時過境遷,探索其原因無疑是多方面的,但對于兩校合並後的校名問題和組織架構雙方沒有達成一致以及實力強勁的東南大學當時不同意南京大學的合並方式等原因,無疑應該是重要原因吧。

2.錯失合並南醫大機會留下巨大遺憾:“南醫大”是南京醫科大學的簡稱,有關“南醫大”的合並問題,據說“南醫大”最初想與東南大學合並,但南京大學橫插進來,致使東南大學合並“南醫大”的計劃胎死腹中。在此情況下,據說當年國家教育部曾鼓勵南京大學(“南大”)與南京醫科大學(“南醫大”)合並,“南醫大”也很願意合並。但又據說當時的“南大”校長不情願合並,並公開地說,把“南醫大”合並過來就是“往半杯牛奶裏加半杯水”。如果兩校合並的話,“南大”醫學部怎麽辦呢?

“南大”的態度使得“南醫大”和教育部很失望,最終兩校合並不了了之。等高校合並潮過後,“南大”十分後悔(此期間北大成功合並北醫大,清華醫學院牽手北京協和醫學院,複旦和交大也合並相應醫科大學等),但“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因爲此時“南醫大”早已沒有合並的願望了,國家教育部也不再支持這種合並了!有趣的是因“南大”攪和東南大學合並“南醫大”的計劃落空,並錯失合並“南醫大”的同時,東南大學則成功合並了南京鐵道醫學院(“南鐵醫”是從華東軍醫大學分出來的,專門爲鐵道兵培養軍醫,而華東軍醫大學也是由中央大學遺留下的醫學院組建而成,因而兩校也有深厚曆史淵源),增強了自己的醫學學科實力。

南京大學北大樓

江西南昌大學校門

三、南京大學因“南大”簡稱“名”與”實”問題與其他高校曾爭執過

說起“南大”來,江蘇人民認爲這是南京大學的專有簡稱,但江西人民表示特別地不服氣,因爲他們心中的“南大”是本省“南昌大學”的簡稱,爲此,南京大學因“南大”簡稱“名”與”實”問題與南昌大學曾爭執過,並驚動了中國教育部,在社會一度引起了不小的校名簡稱風波。

南京大學與南昌大學因簡稱發生爭執,南京大學力主“南大”簡稱,堅持自己是“第一個南大”,因爲這不僅是南京大學的曆史所決定的(新中國成立後“國立中央大學”改名爲南京大學,前述已經述說其曆史),而且在南京大學向國家教育部提交的大學辦學章程中,其“南大”簡稱也早已獲得官方認可。在南京大學看來,南昌大學是後來組建而來的(該校位于江西省會南昌市,其辦學始于1921年創辦的江西公立醫學專門學校和1940年創建的國立中正大學。1993年,江西大學與江西工業大學合並組建南昌大學。2005年,南昌大學與江西醫學院合並組建新南昌大學),不講論資排輩,但凡事總得有個先來後到吧。

然而,這只是南京大學的想法,在江西人眼中,“南大”就是南昌大學,如果因南京大學簡稱“南大”,南昌大學不簡稱“南大”,那南昌大學簡稱什麽呢?有人說爲與南京大學的簡稱避免沖突,應該簡稱“昌大”,但據說南昌大學表示堅決反對,認爲將心比心,如果放棄‘南大”簡稱而取第二字和第三個漢字簡稱“昌大”,那麽南京大學是否同理也可簡稱爲“京大”呢?

話雖如此,南昌大學找不到更好的簡稱,繼續使用“南大”這一簡稱,南京大學只好心中郁悶,不斷強調“第一個南大”概念加以區別。好在只有南京大學和南昌大學爭奪“南大”之簡稱,而位于天津的南開大學、位于中南的湖南大學、位于廣東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學、位于海口的海南大學和位于廣西南甯的南甯師範大學等高校無意爭奪“南大”之簡稱【南開大學主動簡稱爲“南開”,當然“南開”因周恩來總理少年時期立下的“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早已名滿天下,不需要簡稱“南大”了;湖南大學主動簡稱爲“湖大”;南方科技大學主動簡稱爲“南科大”;海南大學主動簡稱爲“海大”;南甯師範大學主動簡稱爲“南甯師大”,此簡稱不僅與簡稱“南大”的高校相互區別,也與位于江蘇南京簡稱爲“南師大”的南京師範大學相互區別,更與位于江蘇徐州的原徐州師範大學現改名爲江蘇師範大學的高校相區別(有趣的是江蘇師範大學其簡稱民間仍被老百姓稱之爲“徐師”,因爲“江蘇師大”簡稱似乎還未廣泛流傳,據說如果簡稱爲“江師”諧音“僵屍”委實太恐怖了,太不吉利了,故而江蘇師範大學民間不簡稱“江師”而仍然簡稱“徐師”)】,要不然更多高校參與爭奪“南大”之簡稱,或許就能更麻煩了。

小結:

綜上所述,基于南京大學因中華民國定都南京“祖上”也曾闊綽過、基于南京大學兩次錯失高校合並機遇也曾留下過巨大遺憾和基于南京大學因“南大”簡稱“名”與”實”問題與其他高校曾爭執過等原因,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南京大學不是南京的哪所大學,而是一所有故事的國家級別大學。

參考文章:劉向榮《以大學的簡稱爲例,趣談“名”與“實”之不同》等。延伸閱讀: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