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對不起,遼甯大學,211並不能成爲你的保護傘

博學的小扒菜 2024-04-27 15:08:13

很多人對北京信息科技大學不太了解,甚至會把它誤認爲是北京電子科技學院。

後者的確號稱“公務員的人才基地”,而前者,從校名上來看,它是專攻計算機、電子信息的院校。

從每年的錄取分數來看,這兩個專業也是最高的,可以算得上是學校的王牌專業。

由于地處北京,盡管它連雙一流都評不上,但報考熱度不減,張雪峰老師也曾說過,甯願讓親戚家孩子選擇它,也不去蘭州大學。

作爲雙非院校,保研率是很大的硬傷,一只手數得過來。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2023屆本科生保研率爲2.51%,保送研究生73人。各學院的保研率有所不同,例如機電工程學院爲3.14%,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爲3.82%,自動化學院爲2.65%,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爲3.18%,計算機學院爲2.7%,經濟管理學院爲2.31%,信息管理學院爲2.29%,公共管理與傳媒學院爲1.44%,外國語學院爲2.63%,理學院爲3.47%。具體到某些專業,如機器人工程專業的保研率爲5.56%,工業設計專業的保研率爲1.96%,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保研率爲1.3%,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保研率爲6.9%。

此外,根據2024年的數據,該校共保送了91名研究生,在總人數爲2969人的本科生中表現不俗。其中機電工程學院和計算機學院的保研比例分別爲3.99%和4%左右,經濟管理學院也有12名學生被保送讀研。

這個保研率在同層次院校之中不算高,屬于中規中矩的水平。但需要注意的是,每年的保研人數和比例可能會有所變動,具體以學校當年發布的正式信息爲准。

遼甯大學的整體保研比例一直穩定在12%左右。但需要注意的是,各學科各學院的保研比例不同,強勢學科的保研率可能會更高。

例如,遼甯大學實力最強的經濟學院,保研率維持在50%上下。具體到某一年的數據,遼甯大學2023屆本科畢業生4310名,其中571人獲得保研資格,保研率爲13.25%。而根據《遼甯大學2015年度本科教學質量報告》,2019屆的保研率爲11.5%。這些數據可能會有所波動,因爲每年的具體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12

此外,保研率還會受到學校政策、學科競爭情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對于有意向報考遼甯大學的學生來說,了解曆年的保研情況以及相關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

從錄取分數來講,兩校基本位于一檔。

那麽,放棄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選擇遼甯大學的那些人,後悔了嗎?

一種觀點認爲“

遼甯大學工科專業,在老校區讀了四年,從硬件上來說,遼大的老校區真的很糟糕,自習室不多,圖書館很小,夏天又悶又熱,連風扇都沒有更別說空調了,我們大四那年重新修煉體育館和東西階梯教室,因爲沒有課了 所以沒能感受是否有所改進。

再說一說哲理樓,一進去總是有一股年代的味道,實驗室也在哲理樓偶爾上實驗課可以去,實驗室環境一般吧。

再說一下宿舍,宿舍真的還不錯,對比我讀研的學校真的好很多,可能也因爲現在的宿舍太不好,總是想念八舍的日子。

還有食堂,是真的便宜,味道也還不錯,沒有畢業的同學們珍惜吧,畢業就真的吃不到性價比這麽高的飯菜了。

想念三食堂的麻辣拌,桃李園三樓的淮南湯飯,一樓的土雞泡馍。

老校區在市區,出門逛街是真的方便,門口下館子也不貴,特別是門口西花園又便宜又好吃,還分量大。

說一說師資吧,認真負責老師還是有很多的,但是老師學和經曆都沒有很優秀,大多數課程都很水,真正學到的不多,其實現在很多學校都這樣,只要自己想學,老師也是願意幫忙的。

我們這一屆的導員我覺得很好,別的導員就不敢瞎說了。

教務處的劉曉謙老師是個極品,上這麽多年學,第一次遇到這樣的老師,申請學校需要材料,推三阻四不願意辦,不知道是想幹嘛,說話沒有素質還愛攀比,學院裏要求值班,拿學生當跑腿的,給他辦私事,不管學生是不是有課,很自私。

因爲學校是在沈陽,所以同學中很大一部分是東北人,跟他們相處中,感受到了濃濃的東北人的熱情與爽朗,四年裏認識了很多好朋友,也結交了我認爲是我最好的最珍貴的朋友。

學校在保研上我覺得是公平的,公開的成績,公開的要求,沒有暗箱操作。

總而言之,我覺得我身爲遼大人我很驕傲,很榮幸,不會因爲一些老師改變我對學校的熱愛。

在這裏收獲很多,感謝。

另外一種觀點認爲“

已經畢業,大學四年認真學習,拿到了不錯的績點,也拿到了保研資格。

但最後放棄保研,選擇出國,現在在英國G5上學。

作爲一個非東北的孩子,我對遼大的感情就是愛之深,恨之切。愛之深。

因爲我知道當我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開始,我一輩子都和這個學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然而以高考報志願來說,遼大的確不是一個有性價比的選擇,我們地區的大學錄取分數線的(文科)對比,我發現結果居然是這樣的遼大

東北師大這個感覺有出入,我印象裏我那年普遍是比遼大高的。

看來當初能上不少名校,而且個個分量不比遼大低,無論名氣還是水平都在遼大之上。

但現在想想也並不後悔選擇了遼大,以上幾所院校的文科水平除了西北大學基本都還不如遼大,當初懵懂的我認爲學文科就要到一個文科爲主流的院校,所以我選擇了遼大。

但上了大學之後才發現文科院校的弊端:窮,財政撥款少(人文社科類項目能花多少錢? );

排名低,知名度不高,出國不容易。

尤其是在學校窮這個問題上,遼甯省的高等院校財政撥款上,作爲一個綜合類省屬211,撥款數量少于許多省屬本科院校,遠低于中國醫科大學,東北財經大學,沈陽藥科大學等其他省內高校,預算與潘校長的母校遼甯工程技術大學相當,沒有錢怎麽發展,窮是困擾遼大的一大問題。

與其他211院校相比,遼大明顯存在低知名度的問題,我認爲在知名度問題上,區位因素和學校水平之間都是互相影響的,有的學校有著有吸引力的區位(比如蘇州大學還有上海的一些學校),有的極具實力的學校本身也給自己的地區提供了很大的吸引力(如吉林大學/山東大學/蘭州大學/哈工大),然而很可惜,在發展並不景氣的東北,實力一般的遼大兩項都不沾。

在我看來,作爲省屬大學的遼大,遼大的發展狀態和整個遼甯省的狀態息息相關,我並不是東北的孩子,在來到沈陽之前對于東北的衰落只是聽說而已,當我來到東北之後才深深地感受到衰落,每次打車或各種場合和本地的居民們談到東北的發展,所有人都會感慨東北的衰落,然而卻很難尋找問題的解決辦法。

是的,必須承認,這種趨勢在全世界都很難找到合理的解決方式。

遼大有時候給我的感覺也是如此。

遼大的老師知道遼大水平一般,遼大的學生也知道遼大的水平一般,但是大家都不知道怎樣才能將學校發展起來。

能說遼大不夠努力嗎?

不能,遼大其實一直也希望能夠吸引到高水平人才,哪個學校不想多要個長江學者,要個院士,要個學部委員?

可惜我校一直沒有吸引到人才,畢竟無論是沈陽還是遼大都不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去處。

能說老師們不夠努力嗎?

我覺得也不能,我在新校區接觸過許多老師,自己學院的還有其他學院的,感覺這些老師都很認真負責,尤其是之前去聽了一次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的講座,老師們是真心的想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

包括有些校友經常說起的LJY老師,當我上了LJY老師的課,我才覺得遼大真的像一所大學,大學難道不應該是這種容納自由,尊重知識的地方嗎?

能說學生們不夠努力嗎?

的確遼大的學習氛圍並沒有許多大學那樣好,但是遼大也並非是混亂不堪、道德敗壞的藏汙納垢之地。

熱愛學習的學生也比比皆是,學還是選擇不學全靠個人,有些人會選擇松懈,有些人會選擇努力。

總而言之,感覺有的時候遼大就和東北一樣,長時間被外界的人所遺忘,在衰落的邊緣掙紮著,有的人選擇了自甘墮落,有的人選擇了背水一戰。

愛著這所學校,但又對遼大充滿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恨”意,畢竟遼大是我們的學校,我們是什麽樣,遼大就是什麽樣。

當然作爲一個學子,肯定是希望自己的學校越來越好的。

伴隨著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我也只能衷心的希望遼大也能同樣走向輝煌。

你們覺得呢

0 阅读:2

博學的小扒菜

簡介:帶你了解高校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