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光到達地球需要8分鍾?光子:抱歉,我一瞬間就能到地球

宇宙時空探索 2024-03-08 15:55:25

太陽距離地球大約1.5億公裏,按照光速每秒30萬公裏來計算,太陽光飛到地球大約需要8分20秒時間。

但爲什麽我會說“光子一瞬間就能到達地球”呢?這裏就涉及到速度,時間以及不同參照系之間的關系。

簡單來講,時間是相對的,速度越快時間就相對越慢,這就是所謂的時間膨脹效應,理論上分析,當速度達到光速,時間就靜止了。

其實說“時間靜止”是不嚴謹的,准確說法是“不存在時間”了,光速飛行的物體沒有任何時間概念,連時間都不存在了,就更不存在任何時間流逝了。

而太陽光一出生就是光速,沒有任何加速過程,因此對于光子來講,時間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如果光子有意識,你完全無法向光子解釋到底什麽是時間。

那麽,爲什麽我們還會說“太陽光到達地球需要8分鍾”呢?

這是由于參照系選擇不同而造成的。我們是以地球爲參照系來衡量太陽光到達地球所需時間的,其實這就是簡單的數學計算,距離是1.5億公裏,速度是每秒30萬公裏,那麽時間自然就是8分鍾。

下面來通俗解釋一下爲什麽光子可以瞬間到達地球,甚至到達宇宙中的任何地方。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告訴我們,速度不但能讓時間變慢,還能讓空間縮短,其實這很好理解,因爲時間和空間是有機的整體,兩者必須同時改變,也就是所謂的“時空”,時間和空間其實可以理解爲就是一個東西,只是這個東西呈現的形式不同罷了。

因此,時間膨脹效應和尺縮效應是等價的,兩者是同時出現的。

我們當然也可以從空間的角度去理解。速度越快,空間就會越短。如果一個物體的速度無限接近光速,意味著不管多遠的空間,對于這個物體來講都是近在咫尺。

舉個例子,比鄰星距離地球大約4.2光年,你乘坐一艘飛船飛往比鄰星,飛船的速度非常接近光速。爲了更容易理解,這裏假設飛船沒有加速過程,始終以無限接近光速的速度飛行。

對于地球上的人類來講,你飛往比鄰星需要多長時間呢?

答案很簡單,當然是4.2年,這也是簡單的數學計算。因爲對于人類來講,地球到比鄰星的距離就是4.2光年,這個距離不會變。而你的速度無限接近光速(方便起見,暫且認定是光速),所用的時間當然是4.2年。

但是對于你本人來講,你完全不用花費4.2年,因爲在你光速飛行的一瞬間,剛剛離開地球,你就已經到了比鄰星。

爲什麽?

因爲你的速度是光速,光速會讓尺縮效應達到極致,意味著這4.2年的距離會無限縮短,比鄰星就好像就在你跟前,讓你觸手可及,飛船剛一啓動就達到比鄰星了。

在地球上的人類眼裏,你需要4.2年時間才能到達比鄰星。而你本人感覺瞬間就到達比鄰星了,這是不是有些矛盾呢?

實際上一點也不矛盾,因爲地球上的人類和你選擇的是不同的參照系,當然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在狹義相對論體系下,參照系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

由于時間是相對的,因此每個人只需要爲自己的“本征時間”負責,何爲“本征時間”?說白了就是裝在自己口袋裏的鍾表顯示的時間。每個人對本征時間的感受都是一樣的,舉個例子,你在地球上口袋裏的鍾表,與你在黑洞附近口袋裏的鍾表指針速度是一樣的,這裏的“一樣”當然是你本人的感受,而不是兩個鍾表的對比。

通俗來講就是,你在地球上能活80歲,那麽你在黑洞附近也只能活80歲,或者說你光速飛行也只能活80歲(不要較真能不能光速飛行以及光速飛行的後果,這裏只是假設,方便大家理解),並不會因爲光速飛行會讓時間變慢,你就能活800歲甚至永生。

實際上,光速飛行不但不能讓你永生,甚至還會讓你瞬間斃命。

我的意思不是說“光速飛行會讓你直接變成一堆光子”,即便光速飛行狀態下,你仍舊能完好無損地存在,但這種存在也只是一瞬間,然後你就毀滅了。這到底是爲什麽呢?

因爲,在你光速飛行的一瞬間,宇宙就過去了無限久的時間。無限久意味著什麽?意味著宇宙必將走向毀滅。看到了吧,光速飛行有多可怕,光速飛行的短短一瞬間,就會讓你斃命。

這裏很有必要強調一下,不然有可能誤導大家。以上只是用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通俗理解光速飛行的問題。實際上任何涉及光速飛行的問題,都不能用狹義相對論來诠釋了,因爲狹義相對論只能解釋低于光速飛行的世界。

這也是狹義相對論一直強調的,任何具有靜質量的物體,都不可能達到光速。

簡單來講,狹義相對論的背景是四維時空,而光速飛行的光子(或者說任何光速飛行的物體)都不存在時間和空間概念了。

沒有時間和空間概念,意味著什麽?意味著光子根本就應該不屬于四維時空!

但我們看到的事實是,光在四維時空裏明明無處不在,怎麽可能不屬于四維時空呢?這或許就是光最神奇的地方,也很可能是科學家們一直無法弄明白光本質的主要原因。

可以這樣通俗理解光,可以把光速理解爲四維時空的分界線,就相當于黑洞的事件視界一樣,低于光速就是四維時空的世界,高于光速到達高維度,而且必須到高維度。

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想,目的就是拓寬大家的思路,讓大家多思考,不要被固有的思維束縛!

完!

5 阅读:768
评论列表
  • 整天吹牛逼

  • 2024-05-26 08:06

    自然絕對誠實,所有自然現象永遠自洽,有確定性!!擲骰子結果是確定的。不觀測就不能確定,觀測方法不足,也不能確定。空間連續可入,位置精度沒有任何極限,對應的速度當然也沒有極限。電荷質量粒子大小不連續,電磁引力斥力也不連續(衍射條紋),都不是運動不連續不確定。測不准原理肯定是騙!觀測能力不足一直都是人類認知自然的障礙,是不確定的源頭 ,不奇怪。———測量精度與不確定是觀測能力問題,不是物質屬性,無關真假,當然不能用來否定或驗證公理(自然有無之真)。真假確定性是科學的根本,“波粒二象性”是以真假不辨來禍害人類認知的核心根基———確定性。科學追求確定性,騙子招搖過市鼓吹不確定,以認知進化性否定絕對真理蔑視自然,是啥意思???他媽媽體重沒測准還是他媽媽嗎?

  • 2024-05-26 08:06

    悖論斯坦五大騙術:: ——1.蔑視自然創造反公理假說(騙),由反公理假說演繹方程(騙),號稱證明全稱假說命題(騙)。 ——2. 三流數學假裝物理,創造虛幻數學“物理概念”,破壞基本概念和認知體系。盡搞些莫名其妙的虛幻數學“時空”、虛幻數學“質量”、虛幻數學“能量”。站在不同位置賞月(三維)的是人,看昨天明天日出(四維)的是活鬼(悖論斯坦)。 ——3. 以必然有不確定性的精度攻擊確定性的引力公理,以認知進化否定絕對真理。以宏觀現象爲基礎的電磁理論描述微觀粒子電磁行爲明顯不足,以太災難不奇怪,他卻借機破壞伽利略變換(慣性系如同pi都是好用的抽象認知理想概念)! ——4. 指鹿爲馬,指馬爲鹿,“波粒二象性”,破壞認知自然的最核心根基——確定性。狗都認識自己的主人,不搞二象性。 ——5. 胡編難知,解釋稀奇,無恥于悖論(腦袋小臉皮厚)。面對稀奇未知……誠實的人啞口無言,騙子天花亂墜!………水星進動證明的大笑話:—— A.號稱公理證明是欺騙。 ——B.忽視了水星的電磁力等等影響因素(1974地外水星探測),居然弄出高精度?不是活見鬼就是見活鬼。

  • 2024-05-27 12:18

    光子一瞬間就能到達地球且不說它對不對,就算它掩耳盜鈴,自欺欺人地說它能一瞬間到達地球,跟我們有什麽關系,我們看到的反正是你八分鍾才能到達[笑著哭]

  • 2024-05-26 08:07

    時光倒流是數學當物理的騙術!………都是毫無意義的思想實驗。8分鍾前的太陽光,幾十億年前的遙遠星光,地層中幾萬年前的琥珀蒼蠅,以及所謂的超光速觀測,。。。只是影響一些意識信息,用光(超音速)觀測雷電(來的快),用聲音觀測雷電(有滯後),都不能改變雷電本身。木啥實質影響。很多是爲了欺騙。看到他媽媽兩歲的照片,宇宙就時光倒流了???

  • 2024-05-29 05:30

    我覺得最快的速度是思想,只要我想看到哪裏,我只要閉上眼睛一想就到哪裏了,

    東海碧泉 回覆:
    唯心主義就是這麽認爲的[呲牙笑]
    十萬個爲什麽 回覆: 東海碧泉
    [滑稽笑][滑稽笑]
  • 2024-03-26 22:55

    整天拿神經病的謬論來說事,,,

  • 2024-04-22 00:06

    文章作者具有底蘊深厚的科學知識理論!

  • 2024-06-03 23:25

    我變身爲光,拯救銀河系[得瑟][得瑟]

  • 2024-04-21 16:12

    光照之下皆爲虛擬電影,如夢亦如幻。

  • 2024-05-04 19:31

    解釋光電效應是個笑話。物理機制根本木有涉及,對光譜特性,對光電子能量分布,對偏振和溫度影響等都不能解釋。是半知亂解,害大于利(笨蛋好于壞蛋)。發現光電效應是寶貴的金山,本是一條通往微觀世界的大道。胡編解釋光電效應是毒藥禍害!!!………證明光速不變(全稱命題)是胡編!光反射驅動光帆恰恰證僞了光速不變。多普勒效應和紅移就是相對光速變化。光子進入引力場比如黑洞必然會加速。邁克爾遜-莫雷實驗結果的理解::有質量的光子慣性運動,一點也不奇怪。……光子對實驗裝置相對速度基本不變,兩路速度差極小,地球重力對光子速度影響太小也測不到,近似爲慣性系。

  • 2024-04-26 12:39

    狗🐶追兔子走直線,悖論斯坦追兔子,……走蟲洞![呲牙笑]

  • 2024-05-26 08:06

    質能方程,泛化虛化破壞能量公理概念,>>遠遠勝過,任何東西能變油+油能變任何東西。。。到底是質量獲得能量還是質量變成能量??? ………動能公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到處用天天用,是質量獲得能量的經典公理。………能量概念清清楚楚,是對物質運動狀態的描述,居然敢欺騙說物質與能量等效???何其狂妄可笑???………他爸爸有動能,他爸爸也有勢能,動能和勢能都能變成他爸爸。他到底有多少爸爸呀?

宇宙時空探索

簡介:用通俗的語言诠釋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