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北約轟炸中犧牲的記者邵雲環,丈夫未再娶,兒子繼承遺志

榮軒談曆史 2024-05-08 07:46:53

本文內容均基于權威曆史資料整理撰寫,文末有文獻引用來源。

上世紀八十年代,南斯拉夫,這個國家由多個民族和宗教群體組成,內部民族在角逐著各自的利益和訴求。在二戰後,隨著鐵托這位南斯拉夫的強人領袖的去世,民族矛盾、宗教矛盾日益激烈,遊行示威、小規模的械鬥甚至內戰不斷爆發。

在這個情況下,北約打著和平的旗號對南斯拉夫實施了軍事幹預。在這次戰役中,秉持著人道主義的中國派出了記者邵雲環,一位以“柔肩擔道義,素手寫文章”的巾帼女記者。在1999年北約轟炸南斯拉夫的戰爭中,邵雲環不幸在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犧牲。

其丈夫曹榮飛,在得知妻子離世的消息後,悲痛欲絕,終身未娶。兒子曹磊更是繼承了母親的遺志,致力于爲社會傳播真實、公正的信息。這本是一場與中國無關的戰爭,爲什麽中國記者邵雲環會慘死在炮火的轟炸之下,這其中究竟有什麽我們不知道的故事?

1999年5月8日,北約空襲了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

在1999年5月8日的那個清晨,北約的空襲突然降臨,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瞬間被爆炸聲所籠罩。巨大的沖擊力使得大使館四分五裂,磚石四濺,玻璃破碎,整個建築仿佛在一瞬間被撕裂。

裏面的中國人員被這突如其來的襲擊所震驚,他們驚慌失措地四處奔逃,尋找著逃生的機會。然而,轟炸的破壞力巨大,許多人在逃離的過程中受傷甚至喪命。血肉模糊的屍體隨處可見,整個場景慘不忍睹。

邵雲環當時還待在宿舍裏,她正在撰寫最後一封通訊稿《北約,意外失誤幾時休》,稿件內容強調著北約在轟炸中的殘暴和不負責任的態度,呼籲國際社會共同維護和平與安全。突如其來的轟炸聲讓她感到震驚和恐慌,但她很快意識到必須盡快逃離這個危險的地方。

然而,一切都來得太突然了,她還沒來得及跑出宿舍,就被塌陷的磚瓦和瓦礫所淹沒,被黑暗所吞噬。最終,她不幸地成爲了這次轟炸的犧牲者,爲她的新聞事業和堅守的真理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邵雲環並非是一人獨自在異國他鄉,他的丈夫曹榮飛也和她在這裏一同工作,相比于邵雲環的悲慘經曆,在一樓大廳的曹榮飛就要幸運一些,他很快被救援人員救了出來。重傷的曹榮飛被緊急送往醫院,他在爆炸中受到了嚴重的眼部傷害,角膜和視網膜都受到了損傷。

由于他的傷勢嚴重,不能有太大的情緒波動,醫生們不敢告訴他邵雲環的狀況,以免影響治療效果。而此時,他最擔心的就是妻子邵雲環的安全。當曹榮飛醒過來後,他就在病床上不斷詢問著邵雲環的狀況,他的聲音充滿了焦急和關切。

然而,每當他詢問起邵雲環時,醫護人員總是哽咽著安慰他,告訴他邵雲環就在隔壁病房,“只是你現在的身體狀況並不能下床行動,請先耐心等待”。

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曹榮飛的傷勢逐漸好轉。然而,每當他試圖下床時,醫護人員總是以各種理由阻止他,並告訴他需要再觀察一段時間。這讓曹榮飛更加焦慮和不安,他開始懷疑醫護人員是否在隱瞞什麽。

終于有一天,當曹榮飛再次詢問邵雲環的情況時,一位醫護人員忍不住淚流滿面地告訴了他真相。曹榮飛聽到這個消息後,心如刀絞,他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而這次空襲不僅是對中國駐南大使館的嚴重破壞,更是對國際法和人道主義的嚴重踐踏。

它給中國外交形象和當地民衆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和痛苦。邵雲環的犧牲成爲了這次事件中最令人痛心的部分,她的勇敢和堅守將永遠被銘記。在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轟炸後,衆多中國學子紛紛上街抗議著北約這次慘無人道的虐殺行爲。

在轟炸結束後,北約對于此次事件的解釋仍然是“失誤”。他們聲稱使用了美國中央情報局過時的地圖,導致中國大使館成爲了誤炸的目標。然而,這種解釋顯然無法令人完全信服。

更令人諷刺的是,邵雲環正在撰寫者自己生命中最後的一篇通訊稿,批判著北約對于南斯拉夫平民的無差別轟炸。

“北約炸了火車,說是‘失誤’。炸了居民區,又說是‘失誤’。炸了醫院,他們還說是‘失誤’……”她在短評《北約“意外失誤”幾時休》中質疑強盜行徑、悲憫滴血的生命和苦難。誰又能想到這位堅守正義的記者,卻在下一秒就遭受被北約以“失誤”爲借口的抹殺。

北約在轟炸期間實施了高達1.2萬次的空襲,這一連串的轟炸行動規模之大,範圍之廣,令人震驚。在這些空襲中,北約對了南斯拉夫的軍事設施,如軍事指揮部、軍火庫和軍工廠等,進行了猛烈的打擊。

而且還不加區別地轟炸了一些民用設施,如橋梁、煉油廠、廣播電視台等。這些民用設施是南斯拉夫社會經濟的支柱,對于民衆的日常生活和國家的正常運轉至關重要。然而,北約的轟炸行動卻導致了這些設施的嚴重破壞,給南斯拉夫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更爲嚴重的是,這次轟炸還造成了大量平民的傷亡和流離失所。據估計,大約有1800名平民在轟炸中不幸喪生,數千人受傷。這樣的戰爭不禁讓我聯想到了法西斯的非正義戰爭,實在難以想象,如果沒有如中國等其他國家的幹預,南斯拉夫的慘狀究竟會演變到什麽地步?

以身涉險,充滿家國大義的傳奇女子

戰爭爆發,一般人躲都來不及,身爲一介女子的邵雲環究竟爲什麽要沖到前線呢?她的人生究竟有著什麽樣的傳奇色彩?邵雲環,這位非凡的女性,于1951年6月19日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降生,她的人生軌迹自誕生之初便如同璀璨的星辰,閃耀著獨特的光芒。

邵雲環的童年是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中度過的,她的父母雖爲平凡工人,卻懷揣著對知識的敬畏和對未來的憧憬。他們堅信,教育能夠打破生活的桎梏,爲女兒鋪設一條通往廣闊天地的道路。

在求知的道路上,邵雲環從來都是謙虛上進的模範,她先是在佳木斯紡織廠子弟小學和佳木斯市一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隨後在大興安嶺加格達奇建工處體驗了生活的艱辛與不易。

之後她憑借過人的毅力和才華,成功被北京外國語學院東歐語系錄取學習塞爾維亞語,開啓了她嶄新的人生篇章。畢業後,邵雲環進入了新華社工作,她的記者生涯由此展開,得益于敏銳的新聞嗅覺,邵雲環很快在國外新聞翻譯以及報道上展現了獨特的天賦。

可惜的是,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發生劇變,蘇聯解體。在時代背景大變的情況下,素有“大參考”之稱的《參考資料》減版,原新華社參編部強勢的東歐語文組因而“解體”。

其中包括塞爾維亞語的東歐各小語種翻譯人才,都被分散到了其他部門,自身的小語種優勢難以發揮。邵雲環作爲一位從事塞爾維亞語翻譯工作的資深翻譯家,也未能幸免于這次變革。

她被分到了參考消息報社時事版,雖然這個崗位仍然需要她的翻譯才能,但是她仍需要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和工作要求,重新調整自己的工作狀態和思維方式。

1999年3月,當南斯拉夫局勢陷入前所未有的緊張狀態,邵雲環同志在得知這一消息後,心中湧起一股無法抑制的使命感。她毫不猶豫地主動請纓,申請前往南斯拉夫進行實地報道,希望能夠用自己的筆記錄下戰爭的殘酷與真實,爲國內外傳遞准確、及時的信息。

在飛往南斯拉夫的飛機上,邵雲環的心情異常沉重。她深知,自己即將踏入的是一個充滿危險和未知的國家。然而,她更清楚的是,作爲一名新華社記者,她有責任也有義務去揭示真相,讓更多的人了解戰爭的真實面貌。

到達南斯拉夫後,邵雲環立即投入到了緊張的采訪工作中。她深入一線,冒著炮火和危險,穿梭在廢墟和戰場之間,與當地的居民和士兵進行交流。她用自己的眼睛和心靈去感知戰爭給這個國家帶來的創傷,用自己的筆觸去記錄那些令人震撼的瞬間。

在連續多日的采訪中,邵雲環撰寫了三篇通訊報道。這些報道不僅詳細記錄了北約轟炸貝爾格萊德的現場情況,還深入剖析了戰爭給南斯拉夫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她的報道讓人們看到了戰爭背後的真相和殘酷,也引發了國內外對和平的深刻思考和廣泛討論。

邵雲環雖然離開了我們,但她的精神和貢獻卻如同不滅的火焰,持續照亮著後來者前行的道路。她用自己的生命和筆觸诠釋了新聞工作者的職業操守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她的事迹和精神將永遠銘刻在曆史的長河中,成爲激勵後人的力量。讓我們銘記邵雲環的名字和精神,爲和平、正義和真實而努力奮鬥。



參考資料:鄒大鵬 ,闫睿 ,楊軒 ,等. 追尋邵雲環 [J].2023

王其冰. 邵雲環:靜默的裏程碑 [J].2021

栾世麟. 我們沒有忘記邵雲環同志 [J].2001

28 阅读:15659
评论列表
  • 巴喬 39
    2024-05-09 15:54

    逝世安息,永遠不會忘了美國佬和北約欠我們的血債!

  • 2024-05-10 11:13

    是可忍孰不可忍

  • 2024-05-10 22:51

    打倒美帝國主義!

  • 2024-05-11 03:27

    尊嚴與實力成正比

  • qq 5
    2024-05-09 16:54

    丈夫曹榮飛身受重傷,即使傷好了,恐怕也不太容易找到合適的對象了吧

    老胖 回覆:
    你,你,你這人啊
  • 2024-05-09 06:25

    最安全的地方,是最危險的地方;反之,最危險的地方,則是最安全的地方。

  • 2024-05-11 16:51

    這仇早晚要報,堅決打敗戰勝消滅美國軍隊,捍衛大國尊嚴地位利益很重要。

  • 2024-05-17 11:39

    血債要用血來還!

  • 2024-05-11 09:01

    那時中國爲什麽不能和美國打上一次,

  • Lily 1
    2024-05-12 01:08

    抗議美國蓄意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