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會議後,汪東興給毛澤東寫檢討,毛:大家到現在還跟不上氣候

曆史偉人錄 2024-05-18 09:14:51
前言

廬山會議之後,很多人的命運都發生了驚天大逆轉,那麽,汪東興又受到什麽影響呢?

毛主席和汪東興宣布三條紀律

汪東興跟在毛主席身邊多年,從解放戰爭時期開始就一直負責毛主席的安全保衛工作。1949年,汪東興跟隨毛主席住進北平香山雙清別墅,三個月後,他們一塊搬入中南海辦公。

同年八九月,毛主席又給汪東興下達一項任務,他們准備出訪蘇聯,而負責保衛毛主席安全的人就是汪東興。

汪東興接到任務後,貢獻出滿腔的熱情,他直接安排了一個連的兵力在前幾個車皮裏面充當警衛,汪東興和葉子龍他們則是坐在毛主席乘坐的公事車裏面。新中國剛成立,百廢待興,黨中央領導同志的生活總的來說還是較爲艱苦的。

爲了抵禦西伯利亞的寒風,汪東興給毛主席提出一項建議:做一件呢子大衣,對此,毛主席直接拒絕,最後,汪東興還是心疼毛主席,自作主張做了呢子鬥篷,畢竟這一路下來路程遙遠,絕對不能讓毛主席生病。

出發的前一天,毛主席還專門和汪東興他們宣布了三條紀律:第一:此行是秘密行動,不得對外宣傳;第二:沿途的各個地方只能允許兩個人到車上探望,其他人就不要來了;第三:沿途不允許下車,更不能和地方要東西。

就這樣,浩浩蕩蕩的長達兩個月的訪蘇活動開始了,最後的結果顯而易見,沒有辜負他做的大量的工作,毛主席一路平安並平安抵達國內。

大家到現在還跟不上氣候,看來你跟上了

汪東興的本職工作保衛工作幹得有聲有色,他的思想方面又當如何?對此,毛主席自然是高度關注的。

9月9日,汪東興他們下廬山之後,毛車子朝著武昌駛去。一路上,毛主席看著汪東興心事重重的模樣,便關切道對方在想什麽。

汪東興直言不諱:“我在想自己在廬山會議上的問題。”

毛主席對此高興極了,他能擁有這樣的想法還是很不錯的。

專列抵達武昌後,毛主席下榻在東湖賓館,而汪東興也在空閑的時間裏裏裏外外認真檢討了自己一次,並根據自己的全新剖析和認識,又洋洋灑灑寫了大幾百字的檢查,端端正正的呈遞給毛主席。

主席:

我這次犯了嚴重的錯誤......上述認識是否妥當,請指示。

毛主席一字不落的看完這份書面檢查,臉上終于浮現出滿意的神采,認認真真的用鉛筆給汪東興的信進行批示。

次日,毛主席將汪東興叫到跟前談話,汪東興的信他已經看過了,汪東興對于問題的認識很好,接受教訓......

毛主席一邊抽煙,一邊還不忘手跟前的茶,兩人就那麽交談著,

黨的九屆二中全會上,毛主席識破了陳伯達的真面目,並粉碎了對方的陰謀,而汪東興卻被愧疚埋沒,是他沒有認清對方的身份上了對方的當,所以深感對不起毛主席,爲此,他一字一句的撰寫了第三份檢討書,毛主席仍舊看得很認真:“.....廬山會議後,大家到現在還跟不上氣候,看來你跟上了。”至此,汪東興狠狠地松了一口氣,看來毛主席對他的表現還是滿意的。

毛主席安排汪東興辦兩件事

汪東興一次又一次成功保衛毛主席的經曆,讓毛主席對他的信任度不斷攀升,以至于1965年重返井岡山時,毛主席也允許汪東興全面負責日常行政、生活以及安全保衛工作。

毛主席來到茶陵沒多久,大家就聞訊而來,茶陵縣委書記更是拔腿就跑,直接找到汪東興,毛主席要來他們這裏應該提前打一聲招呼啊,也給他們一點時間進行安排。

汪東興笑著爲對方答疑解惑,他這不是怕驚動 群衆,幹擾他們的工作嘛,更何況,他們只是路過這裏,最終的目的地是井岡山。

縣委書記還是覺得不能幹看著,便提出將自己的房子讓給毛主席住,他老人家住在辦公室裏面,他們也于心不安啊,

汪東興依舊拒絕,住在辦公室裏也不錯,毛主席睡慣了自己的床,他們也將毛主席的一些基本用品帶過來了,就不麻煩他們了,他代表毛主席謝謝他們。

既然不用他們安排,那麽,他們能不能見一見毛主席啊?汪東興向毛主席轉達了他們的意願,毛主席點頭答應,讓汪東興看著安排。

結束了茶陵的工作後,毛主席和汪東興他們乘坐汽車來到井岡山,剛在賓館安頓下來,毛主席就感慨不已,如今真的是大變樣了,當年他們可是被敵人前堵後追,硬生生的靠著兩條腿走的,還不知道磨破了多少鞋子,如今他們卻是乘坐汽車兩天就到了井岡山,和當初走了半個多月相比,還是機械化比較快。

毛主席休息過後讓汪東興辦了兩件事,第一是給中央發電報,他們已經安全抵達井岡山,若是沒有急事,就不要給他們送文件了;第二,請工作人員、專列上的工作人員以及湖南的同志參觀井岡山,若是能找來當地熟悉的同志介紹情況,那就更好了。

參觀結束後,毛主席和汪東興他們散步時,還不時的講述井岡山紅軍來曆、組成情況,汪東興也因此獲得了很多關于井岡山的有效知識。毛主席滔滔不絕講述了兩個多小時,全程大家都一言不發,充當最好的傾聽者。

兩日後,汪東興陪著毛主席散步,詢問了對方一個問題:當年井岡山鬥爭極爲艱苦,戰鬥又頻繁,很多同志都因此英勇獻身,不知道如今還有哪些老同志健在。

對于那些老同志,毛主席還記得一清二楚,朱德、陳毅、彭德懷等人還在,袁文才、王佐不在了......即便歲月已經模糊了記憶,毛主席依舊不會忘懷當年和自己並肩作戰的戰友。

看著毛主席明顯慢下來的腳步,汪東興已經在思考,要不要勸說毛主席先回去休息一會,不多久,兩人就回到住處休息。

在井岡山的日子,毛主席還讓汪東興安排接見賓館的服務員、工廠工人等人,這些同志辛苦了,他樂意見一見他們,同他們合影留念,在過去的日子裏,井岡山的很多人民群衆給他們極大的支持和幫助。

毛主席都發話了,汪東興立刻去安排,一時之間,整個井岡山都熱鬧起來了,空氣中只傳來聲聲:“毛主席!毛主席來了!”汪東興的准備工作做的很充分,井岡山人也很有秩序地同毛主席見面。

不通知,誰都不通知

除了重返井岡山這種小場面,汪東興也經曆過大場面,1971年,毛主席發現林彪等人的異動後,他沒有輕舉妄動,而是蟄伏等待最佳時機。細心如汪東興也發覺情況有點不對勁,便想著帶毛主席返回北京,這次南巡進行不下去了。

在此之前,毛主席仍舊和王洪文、許世友兩人進行了兩小時的談話。

將許世友和王洪文等人送走後,汪東興立刻返回車上見毛主席。

“他們走了沒有?”

“走了。”

“我們走。你立即發前衛車。”

“不通知他們了吧?”

毛主席拍板:“不通知,誰都不通知。”

汪東興立即執行毛主席的命令,列車朝著北京疾馳。12日列車抵達北京,毛主席下火車後,乘坐汽車回到了中南海。

毛主席原本以爲他們總算可以松一松神經,結果當天夜裏就發生了震驚中外“九.一三”事件,汪東興成爲了見證者之一。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