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所有強迫症、焦慮症都要知道:你離真正的康複,只差這一步

心理咨詢師劉星 2024-04-30 11:05:58

好點了,沒什麽症狀就不咨詢了、不練習方法了;

不好了,又難受了,趕緊約咨詢,四處尋醫問藥、百爪撓心!

所謂的“好點了”“沒什麽症狀了”,甚至有的強迫焦慮的朋友也會說“我好像完全好起來了”“我都忘了我還有強迫焦慮這回事”,我想你一定是感覺到自己的狀態更穩定了、比之前舒服多了。但越是這個時候越要警惕——症狀的反撲。

爲什麽會“反撲”?是因爲你當前相對平穩的狀態,在以往你的咨詢中、你的心理訓練中,不斷的碰觸、拉扯,這個層面的心理負面垃圾被清理掉,你才會有“好”的感受。同時,療愈並不是浮于表層、也不是浮于一層,而是不斷的深入、深入、再深入。

當療愈發展到更深層,更大的痛苦也必然會浮現出來,讓你覺得好像比之前更難受了!尤其是平穩的時候出現這些,不僅讓你有失控感,甚至會喪失對治療的信心、對康複的信心。

但是呢,療愈的發展不是人爲所能控制的,但是它又是在你可控範圍內發生的。所有這一切的呈現,讓你感到痛苦的、難以忍受的,都是在咨詢中、在心理訓練中,你越來越擁有了不再壓抑自己、不再控制自己、不再打壓自己、不再攻擊自己的能力,你越來越能夠允許自己、允許所有這一切在你這裏的發生,允許它們在你這裏流過,你的心是敞開的、是允許的。

當你的心是開放的時候,內在更深層次的心理垃圾也會一點點浮現、呈現。可能你會很疑惑:它會“反撲”個沒完沒了嗎?什麽時候才能停止反撲?一層一層的清理,會不會清理起來沒有完呢?當然不會! 就像吃飯一樣,吃飽了,你自己是會有感覺的。

從小的範圍看,我們暫時把這樣的反應可以稱之爲“反撲”,但是從整個大的療愈背景下,這是發展的必然階段,這是螺旋式上升的療愈過程。就像剝洋蔥的過程,不斷的由表及裏。

當你覺察到自己“好”的時候,依然對于當下這個“好”的狀態保持覺知,同樣的保持規律的咨詢、保持規律的心理訓練,是至關重要的。訓練的方法讓你會有個穩穩的抓手,比如在療愈強迫症、焦慮症過程中,李宏夫老師《戰勝強迫症》一書中的觀息法,每一次回到呼吸上,也就意味著伴隨在一呼一吸上,此時此刻的呼吸猶如“安全屋”一樣,覺察當下的呼吸也就意味著斷除了繼續制造恐懼的鏈條。

哪怕狀態相對平穩,保持觀息法的練習,其實是不斷內化穩穩的感覺,在下一次暴風雨來臨時,你也不會措手不及。你的心理耐心和持續性是在線的,哪怕不好的狀態來了,你也是穩得住的。

3 阅读:345

心理咨詢師劉星

簡介:專注強迫焦慮失眠,分享實用心理學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