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樂教父顧嘉輝,看到李小龍的錄影帶,寫出了經典曲子

陳耳朵先生 2024-04-25 21:02:09

1972年的時候,當時的李小龍已經很有名氣,李小龍當時拍完了《精武門》以後,成爲家喻戶曉的大明星,李小龍就想著自己拍一部電影,這部電影就是《猛龍過江》。

李小龍當時找了許多自己好友來客串,比如,苗可秀、小麒麟,還找了許多外國的武林高手過來客串,比如,韓國的高手黃仁植,還有黑帶高手羅禮士,這些在當時都是頂級的高手。

李小龍這次是自導自演這部電影,演員找好了以後,李小龍就想給這個電影做配樂,李小龍就聽說當時有一個配樂大師名字叫顧嘉輝,在李小龍拍攝的《精武門》裏面,顧嘉輝就曾經爲這部電影配過主題曲《Fist of Fury 》,這個背景音樂非常經典,也讓李小龍的《精武門》成爲當時的經典之作。

李小龍就找到了顧嘉輝,想讓他給自己的電影《猛龍過江》創作一個主題曲,顧嘉輝當時已經非常有名,被稱爲是港樂教父,當時已經爲130多部影視作品創作了1200多首配樂,顧嘉輝當時知道李小龍的大名,也就答應了。

顧嘉輝當時人在香港,李小龍當時在意大利羅馬拍攝電影,李小龍拍攝了一些電影畫面以後,李小龍就把自己拍攝電影的錄像帶寄過去給顧嘉輝。

顧嘉輝收到了李小龍寄來的錄像帶,就開始放映觀看,就看到錄像帶裏面播放的是李小龍和羅禮士在電影中比武的場面,這個場面也是《猛龍過江》裏面的一個經典場面。

顧嘉輝就看到李小龍用長鏡頭拍攝,記錄了自己和羅禮士在電影中的打鬥場面,顧嘉輝看到李小龍的動作和速度都是頂級的,這種截拳道功夫讓顧嘉輝産生了對武術的熱愛。

于是,顧嘉輝後來便創作出了《the way of the dragon》這個經典配樂,這首作品的名稱也是電影名稱《猛龍過江》的英文翻譯。

顧嘉輝的這首經典作品後來就成爲了李小龍電影《猛龍過江》的主題曲,李小龍後來還加入了自己獨特的聲音,讓這首曲子變得更有李小龍的特色。

顧嘉輝的配樂可以說和李小龍的電影配合十分默契,李小龍展現的是武術方面的截拳道,而顧嘉輝展現的,則是一種音樂方面的截拳道,受到觀衆聽衆的喜愛,成爲時代經典,至今無人可以超越。

0 阅读:67

陳耳朵先生

簡介:情感作家,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