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正史中的六位陷陣名將:曹操有四個,劉備和孫權各有一個,東吳那個自割腳筋的名將姓氏很怪

半壺老酒半支煙 2024-03-09 20:42:32

呂布麾下有八健將,但是人們好像只記得張遼一個,其他的也就臧霸還有點名氣,其他的侯成、魏續、宋憲、成廉、郝萌、曹性都是昙花一現式人物,遠不及陷陣營統領高順有名。

嚴格一點說,高順跟呂布、公孫瓒一樣,都算不得“三國名將”,因爲他們馳騁疆場的時候,劉備還在東奔西走,孫權還沒有接班,魏蜀吳連雛形都沒有——真正的三足鼎立應該是從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戰開始,但那時候他們也不叫魏蜀吳,劉備劉禅和諸葛亮,也從來不會在自己旗子上寫一個大大的“蜀”字,他們是“漢帝漢相”,曹操也不曾當過皇帝,他到死也還是大漢魏王、劍履上殿、贊拜不名的丞相。

曹操和諸葛亮誰才是正牌大漢丞相,這個問題很複雜,一時半會說不清楚,咱們還是看看三國正史中的六位“陷陣名將”:這六位名將中肯定不包括高順,如果他在白門樓上也被曹操招攬,那麽評他爲三國第一陷陣名將,還是不會有太大爭議的。

評選三國陷陣名將,僅以建安十三年爲節點是不太方便的,咱們換一個更簡單的標准:只要在替曹操、劉備、孫權打仗的時候曾經先登陷陣就算,這樣一放寬標准,三國六位陷陣名將就比較容易評選出來了。

高順不算三國陷陣名將,他的“老戰友”張遼卻能算:張遼可比高順聰明多了,他在演義中大罵曹操,劉備關羽先後求情,曹操變臉如翻書,馬上稱贊並赦免張遼,而在正史中,張遼一看呂布頂不住曹操的進攻,馬上就帶領本部人馬投降了——經典版三國演義電視劇中,呂布被五花大綁,高順和陳宮被武士扭著胳膊押上白門樓,只有張遼是溜溜達達自己走上來的,身上也沒有繩子,可能就是考慮到了張遼主動投降的史實。

因爲張遼是帶兵投降,按照漢朝軍功制度,帶著投降的兵力可以換算成殲敵數量,“斬首千級、破一城可封侯”,張遼本部人馬應該在千人以上,所以曹操用大漢天子劉協的名義,封張遼爲中郎將並賜爵關內侯,關羽是在徐州下邳被包圍後被擒投降,所以只封爲偏將軍而沒有封侯——關羽受封漢壽亭侯,那是在斬顔良之後。

帶兵千余人或數千投降曹操的張遼,是《三國志》記載的第一個陷陣名將:“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陣,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沖壘入,至權麾下。權大驚,衆不知所爲,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遼叱權下戰,權不敢動。”

熟讀三國史料的讀者諸君,當然一眼就能看出這段記載出自《三國志》卷十七,那一戰就是張遼八百破十萬的合肥逍遙津之戰,那個被嚇得不敢動彈的,就是紫胡子綠眼睛的孫權孫仲謀。

在同一傳記中,還有兩位陷陣名將,那就是曹魏五子良將中排名第二的樂進樂文謙和排名第三的于禁于文則,他們都只曹操正式任命的“陷陣都尉”——古文“陳”與“陣”通假,所以“軍假司馬、陷陳都尉”樂進和“軍司馬、陷陳都尉”于禁,其實都是陷陣名將。

這時候可能有讀者會發出質疑:五子良將之首不是最早受封四方將軍並假節钺的于禁嗎?什麽時候變成張遼了?

其實五子良將之說,還是陳壽發明的:“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爲先。”

陳壽在《三國志》中給五子良將的排序,就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同時我們還要看到,于禁除了有始無終晚節不保,他的假節钺時間,也並不早于其他兩子的假節:于禁于建安二十一年受封假節钺左將軍,張遼假節是建安十四年,樂進假節是建安十九年。

將軍假節钺是臨時被授予的權力,完成任務後就要交還節钺,所以假節钺與官至高下、戰功大小無關,主要是看他當時執行的任務有多重要、任務持續時間有多長。

五子良將中,張遼樂進都有先登陷陣記載,于禁也有:“禁與張遼、樂進、張郃、徐晃俱爲名將,太祖每征伐,鹹遞行爲軍鋒,還爲後拒。”

曹操活著的時候,于禁戰敗投降之前,曹魏五子良將的食邑數量如下:張遼一千六百戶(曹丕曾爲其增加一千戶,最後是二千六百戶);樂進一千二百戶(比曹操死得早,所以沒等到曹丕爲其增邑);于禁一千二百戶(並沒有因投降而削減);張郃在曹操時期食邑數量不詳,曹丕時期是三千三百戶,曹叡時期是四千三百戶;徐晃在曹操時期食邑數量不詳,曹丕時期是二千九百戶,曹叡時期是三千一百戶。

在爵位和食邑代表戰功的漢朝末年(曹劉孫都曾自認爲漢臣漢將,用的也是漢朝軍功制度),張遼在曹操時期食邑比樂進和于禁多四百戶,跟他沖鋒陷陣表現最佳有關:“衛青開幕,張遼辟土,校尉嫖姚(霍去病曾爲嫖姚校尉),將軍捕虜(有人說指的是李廣,但查閱史料可知,指的應該是東漢捕虜將軍馬武,因爲馬武曾在漢明帝時期大破西羌,斬首四千六百級)。”

唐初修文館學士、工部侍郎、右散騎常侍、太子賓客徐彥伯的《登長城賦》將張遼與衛青霍去病相提並論,是因爲張遼陣斬蹋頓之功,實在要遠超其他四子,甚至可能也超過了關羽張飛。

除了五子中的前三位,可能不算三國人物但絕對是曹操部下的典韋,也是一位陷陣名將:“韋既壯武,其所將皆選卒,每戰鬥,常先登陷陣。”

典韋陷陣之名,成于興平二年(195年)的曹操呂布濮陽之戰:“布身自搏戰,自旦至日昳數十合,相持急。太祖募陷陳(陣),韋先占。”

曹魏四大陷陣名將,張遼、樂進、于禁、典韋如何排序且放在一邊,咱們先來看看劉備和孫權手下誰是陷陣高手。

如果我們承認曹魏有五子良將,就不能不承認季漢有五虎大將:張遼等五人合爲一傳,因此有五子良將之稱,關張馬黃趙合爲一專,位次僅在諸葛亮之後,還在龐統法正之前,都屬于劉備集團第一檔次大將,稱其爲五虎也不未過。

在《三國志》卷三十六中,劉備五大將只有黃忠有“陷陣記錄”:“忠常先登陷陳,勇毅冠三軍。”

劉備入川初期,只帶了軍師中郎將龐統和後來逐步晉升爲討虜將軍、征西將軍、後將軍黃忠,另外還有後來逐步晉升爲牙門將軍、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北將軍、涼州刺史、前軍師征西大將軍的魏延等部分將領,黃忠在漢中之戰時陣斬夏侯淵,更是名聲大噪:“淵衆甚精,忠推鋒必進,勸率士卒,金鼓振天,歡聲動谷,一戰斬淵,淵軍大敗。”

關羽張飛雖然勇猛,但是關羽陣斬顔良是替曹操打工,算不得劉備的陷陣名將。同樣道理,龐德“勇冠騰軍”指的是在馬騰軍中算第一高手(不知當時馬超排第幾),還不是曹操的部下。

龐德被曹操招攬後的最佳表現,就是曾一箭射中關羽額頭,然後就在水淹七軍後被關羽擒斬了,說他是三國陷陣名將,好像有些言過其實、名實不副了。

遍翻《三國志》,能找到陷陣(包括陷陳)記錄的三國名將還真就是只有六位(讀者諸君可以在《三國志》及裴注中搜索這兩個名詞),除了曹操手下的典韋、張遼、樂進、于禁,劉備麾下的黃忠,還有一個大家可能都沒聽說的東吳左將軍留贊。

留贊是《三國志》及裴注中東吳唯一的陷陣名將:“留贊字正明,會稽長山人。諸葛恪征東興,贊爲前部,合戰先陷陣,大敗魏師,遷左將軍。贊爲將,臨敵必先被發叫天,因抗音而歌,左右應之,畢乃進戰,戰無不克。”

“留”這個姓好像很罕見,筆者也算走過很多地方認識很多人,但是沒有一個姓留的,查閱史料才知道,這也是一個“貴姓”:“源于伊祁姓,出自古帝堯之子丹朱庶兄之封地,以封邑名爲氏;留姓,出自周封內大夫食采王畿之留,以邑爲氏;春秋鄭國邑,後有人爲姓。”

留贊堪稱戰場人來瘋,對敵人和自己都十分狠辣:他年輕的時候一只腳在與黃巾軍作戰時受傷伸不直,爲了能重返戰場,他居然“以刀自割其筋,血流滂沱”,終于治好了瘸腿。

留贊戰死沙場的時候是七十三歲,可能比趙雲、廖化年紀還大,說他是三國時期死于戰場的最老名將,好像也不爲過吧?

先登、陷陣、斬將、搴旗,這是古代猛將夢寐以求的功勞,哪個功勞更容易取得,筆者也不是十分清楚,但是讀者諸君一定對此問題有精妙回答。

筆者讀書不精,所以只從《三國志》及裴注中找到六位陷陣名將,以偏概全肯定有遺漏,所以最後還是得向精研三國史料的讀者諸君請教:這六位陷陣名將,哪一個最勇猛功高應爲陷陣名將之首?除了這六位,還有哪幾位三國名將也曾立有陷陣大功?除了留贊之外,史書中還有哪幾位留姓名臣名將名人?

0 阅读:152
评论列表
  • 2024-03-11 08:15

    群雄割據與紫髯稱帝時期的武將根本沒有可比性,前期是個人勇武,後期基本一群弱雞互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