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皮比城牆還厚:這些年,聯合國上演的那些“行爲藝術”

黃娜老師 2024-05-12 11:51:01

近日,聯大第十屆緊急特別會議重新審議了巴勒斯坦“入聯”申請,並以143票贊成、9票反對、25票棄權通過決議,認定巴勒斯坦國符合《聯合國憲章》規定的聯合國會員國資格,應被接納爲聯合國會員國。

不過,下面這個驚人的一幕,並非是投票結果出爐後發生的,而是以色列常駐聯合國代表吉拉德·埃爾丹在投票環節開始前的例行發言中,搞出來的。

現場,埃爾丹上台發表了一通憤怒的演講,邊說邊粉碎了一本聯合國憲章。

很明顯,最終投票的結果對以色列政府來說,真的已經不重要了。因此埃爾丹才事先准備好了小型碎紙機和聯合憲章這些“表演道具”,來當場表達強烈不滿和蔑視。

沒成想,不久後的記者會上, 更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

當聯合國秘書長副發言人法爾漢·哈克回應有關以色列代表舉動的提問時,他直接從西裝裏掏出了一本新的《聯合國憲章》,輕松地說“聯合國憲章我們有的是,比如這一本,這本憲章就完好無損,理念沒有被損害。”

記者追問:你在電視上看到這一畫面會不舒服嗎?

法爾漢·哈克微笑著回答,“我在聯合國很長時間了,這類事情,看的太多了。”

老實說,法爾漢·哈克的回答雖然幽默,但也並不算有多誇張。

在聯合國幹了20多年的哈克,他確實看了太多的“戲”。

比如,上次公開撕掉憲章的“猛人”——卡上校。

2009年的紐約的聯合國大會上,利比亞最高領導人穆阿邁爾·卡紮菲,也曾憤怒的手撕聯合國憲章。

當年給各國領導人安排的講話時間均爲15分鍾,但卡紮菲卻完全脫離了提詞器的內容(看下面那塊茶色玻璃板,就是提詞器),在台上激情澎湃地講了整整96分鍾,期間愣是一口水都沒喝,全程滔滔不絕,並伴隨著放飛自我表情和肢體語言...

因爲他沒有按照事先的15分鍾講稿進行,內容又全都是隨性的自我發揮,卡紮菲的演講一度把同聲傳譯給累得差點歇菜,不得不中途換了一個人。

然而,最大的戲,則發生在卡紮菲演講的結尾處。

在他完成了自認爲精彩絕倫的演說後,竟然從大袍子裏掏出了一本聯合國憲章,非常不屑的將其一點點地撕得粉碎,繼而隨手一丟,任其散落地上。

其實,如今你回過頭來,再細品品卡紮菲的演講。

雖然他那些諸如讓添加利比亞做第六個常任理事國代表非洲利益;聯合國安理會目前的狀態就是個“恐怖理事會”,應該直接解散...這類要求和言論,確實屬于癡心妄想,更是狠狠地刮了五常的逆鱗。

但他的主噴方向,還是集中在了炮轟西方國家上面。

比如,指責聯合國就是一個美國拿安理會用來控制其他小國家的工具,美國人是騙子、是強盜。

卡紮菲狂虐地抨擊美前總統小布什是僞君子,直言他是發起伊拉克戰事的罪魁禍首和戰爭屠夫。

不知爲何,他說著說著,竟然莫名其妙地提起了肯尼迪總統之死;甚至還無比堅定地認爲,刺殺肯尼迪的真凶就是以色列人。這讓台下的美以雙方代表不由互相對望一番,尴尬之情瞬時溢于言表。

宣泄完激蕩的情緒後,他竟然又將思路馬上轉到了全球氣候變化領域,並強調,和氣候變暖一樣,世界範圍內爆發的經濟危機、甲流病毒、氣候變暖,都是美方暗箱操作的結果....

這....不得不驚歎卡上校的思維之敏捷跳躍,腦路之清奇。

那麽,你再聯系到兩年後,卡紮菲被“送走”,邏輯上似乎也就通順了。

阿拉伯之春爆發前不久,2010年非盟峰會上“大佬”們最後的合影,C位的卡紮菲俨然一副帶頭大哥的做派

不過,雖然卡紮菲的演講涉及了諸多敏感議題,內容也不盡荒謬,但主要得罪的是五常,特別是美國。他對于聯合國的大多數中小成員國,卡紮菲並沒有多少敵意,反而還有點爲“兄弟們”出頭的意思。

卡紮菲當時的行爲可能過激,但不抽象,主打一個抨擊聯合國的有效性。人家就是說,我不服,在我這兒《聯合國憲章》就是廢紙,撕了就撕了。

而本次以色列代表埃爾丹的意思就不僅僅是抗議安理會,或者是某個國家了。他粉碎聯合國憲章的意思,是在表達對聯大那143個投贊成票國家的“不滿意”。

只不過,埃爾丹爲了避免與卡紮菲“撞衫”,所以換了個手法,改成了用碎紙機“鮮榨”聯合國憲章。

另外,還有更早前,美國國務卿鮑威爾的“洗衣粉”試管的那出“戲”。

2003年2月5日,科林·鮑威爾(Colin Powell)在聯合國大會上,展示了一個裝著白色粉末的小瓶子,信誓旦旦的作證,伊拉克確實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也正是從這一天,這位四星上將戎馬一生積累下的榮耀,都逐漸灰飛煙滅,以至于當鮑威爾去世的消息傳出以後,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普京總統後來的那個“洗衣粉”的段子。

畢竟,這試管裏面裝的如果確實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樣本”,鮑威爾可算太心大了,都沒做個防護,戴個手套口罩啥的。

要知道,炭疽細菌這類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樣本”,觸碰它需要接受過專業訓練的實驗人員,像下圖這樣,在負壓生物安全櫃裏,帶著全套防護操作。

科林·鮑威爾,他自己也很清楚知道他在“演戲”。

作爲主管美國外交工作的國務卿,他不得不去聯合國解釋發起戰爭的“必要性”。

後來鮑威爾在自己的回憶錄中曾經寫道,當前往去聯合國安理會解釋的前一天,中情局局長曾拉著他徹夜長談。

就這樣,出于“崗位職責”的任務,更爲了保障當年美國利益集團的需求,鮑威爾不得不做出這個嚴重損毀美國信譽度和其個人人品的舉措。

現場,當鮑威爾拿著“試管”發言後,被拍到有人遞給了他一張紙條,上面寫著:“科林,你講得很好。”

2004年,當小布什政府確定連任後,鮑威爾很快提出了辭呈。

卸任後的鮑威爾在采訪中也曾多次承認.....“這是一個汙點....”

2021年10月,鮑威爾因新冠並發症離世。

也不知道,他在“那邊”,見到薩達姆後,是要道個歉呢,還是繼續挑戰?

鮑威爾夫婦,他的妻子曾經試圖阻止鮑威爾退役從政,她說——這是一個肮髒的行當

這點,鮑威爾的心態,顯然就不如特朗普政府的最後一任國務卿——邁克·蓬佩奧。

在美國得州農工大學的演講中,時任國務卿蓬佩奧曾大大方方的“自豪”的承認——我曾擔任美國CIA局長~我們撒謊、我們欺騙、我們偷竊,我們還有一門課程專門來教這些。這才是美國不斷探索進取的榮耀。”

如此厚顔無恥,令人瞠目結舌。

只是,你如果換個角度再品品,這套“騙子和強盜”的理論,某種程度上,似乎又恰恰佐證了,多年前的那個下午,在聯合國大會的講台上,卡上校超長演講裏激情怒“怼”過的一些內容...

0 阅读:175
评论列表
  • 2024-05-12 21:58

    卡大佐那番怒噴得罪了5大流氓那一刻他的末路就開始計時,唯一比較意外的是先動手的居然是高盧雞[得瑟]

  • 2024-05-13 11:43

    面皮不厚當不了政客。

黃娜老師

簡介:高校軍事理論教師,頭像爲本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