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渡江後罕見失利,毛主席:對付白崇禧,非用此計,不能取勝

香巧說過去 2024-04-27 03:49:57

在解放戰爭宏大的曆史畫卷中,1949年的渡江戰役無疑是其中非常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在這場波瀾壯闊的軍事行動中,卻有一段鮮爲人知的失利經曆——青樹坪戰役。

這一次失利,不僅是對人民軍隊的一次考驗,更是爲我軍的將領們敲響了警鍾。

面對國民黨軍隊中的佼佼者——白崇禧,毛主席深知,想要打贏這位“小諸葛”,用常規戰法是不行的,一定要出奇計方能取勝。

于是,毛主席立刻給四野司令員101發電,對接下來的戰役進行了詳細部署,並且對101交待了一條計策,他說:“對付白崇禧,非用此計,不能取勝!”

101從這句話中,不僅看出了毛主席對白崇禧的重視,更加讀出了毛主席對下一場戰役必須取勝的要求。

那麽,毛主席給101交待了一條什麽計策呢?他能否圓滿完成毛主席布置的任務呢?

毛主席

一、陳明仁部一半叛逃,爲追叛軍四野冒進

1949年4月20日,隨著毛主席的一聲令下,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過大江,並立即以摧枯拉朽之勢解放了蔣介石反動政權的“首都”——南京,蔣介石對中國的反動統治正式宣告結束。

雖然此時的國民黨軍已經是兵敗如山倒,但是桂系部隊的實力並未受到大損傷,李宗仁、白崇禧仍然打算“偏安”中國西南一隅,妄圖找尋時機“反攻”。

爲此,毛主席命令四野部隊在渡江後西進,以最快的速度將盤踞在西南地區的白崇禧勢力消滅幹淨。

此時,白崇禧手上有陳明仁兵團坐鎮長沙、張轸兵團守備武漢,再加上張淦、宋希濂、魯道源及地方武裝,尚有50萬的兵力,實力不容小觑。

然而,陳明仁、張轸兩位將領深明大義,不願意再爲腐朽的國民黨政權賣命,先後率部起義。

我軍兵不血刃就拿下長沙、武漢兩座重城,這無疑是對白崇禧極大的打擊,但是這也令四野的指戰員們産生了驕傲輕敵的思想。

爲了挽回敗局,白崇禧這個“小諸葛”想出了一條非常陰損的詭計,他當即派人秘密潛入長沙,在城內四處散播謠言。

白崇禧

白崇禧的這一招果然奏效,陳明仁部不少軍官聽信謠言,紛紛率部逃離長沙,城內一時混亂不堪。

陳明仁得知後,趕緊派人清點,竟然發現有一半部隊都叛逃了。他知道如果讓這些人逃回到白崇禧那裏,那將給整個西南局勢造成不小的影響,于是趕緊給四野發電,希望他們能派兵追剿。

當時四野49軍146師剛剛經曆過一場大戰,正在休整,戰鬥力尚未恢複。

但是101在收到陳明仁的電報之後,當即讓146師停止休整,即刻出發,追擊叛軍。

146師師長認爲這就是一場簡單的追擊戰,于是也沒有提意見,馬上就率部出發了。

然而,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僅僅是白崇禧詭計的第一步。此時他已經在青樹坪地區布置下三個師兵力,以逸待勞,就等著我軍進來。

146師先鋒兩個團由于對敵情缺乏判斷,一天之內疾行一百多裏,一路追擊叛軍至青樹坪地區,剛一進入,立刻就陷進了敵軍的重重包圍之中。

以兩個團對抗敵軍三個師,這場戰役的結果可想而知。146師最終浴血奮戰,以犧牲1200多人的代價,才從包圍圈之中突圍出來。

這場失利對146師造成了巨大的損傷,在此戰過後,146師成爲預備隊,再也沒有上過戰場。

衡寶戰役青樹坪戰鬥烈士紀念塔

二、白崇禧沾沾自喜,毛主席祭出奇計

青樹坪戰鬥結束之後,白崇禧開始變得飄飄然起來,他著急忙慌地把中外記者都召集起來,開了一場新聞發布會,竟然大言不慚地說:“這是國軍自徐蚌會戰以來的最大勝利!”

美國記者對此戰更是大書特書,這令早已對國民黨失望透頂的美國政府突然又有了希望。

于是杜魯門一拍腦門,把原來沒給蔣介石的一億軍援,轉手送給了白崇禧。

有了美國“爹地”撐腰,白崇禧更是喜出望外。爲了再向美國人邀功,他把自己關在房間裏幾個晚上,又想出了一整套的防禦體系,妄圖阻止解放軍的進攻。

而解放軍這邊,自青樹坪失利以來,毛主席連日對著地圖研究,思考著下一步的計劃。

在經過近20天的籌劃之後,毛主席想出了著名的“金鈎釣鳌”之計。

毛主席

毛主席認爲,白崇禧號稱“小諸葛”,他不是蔣介石這個“運輸大隊長”,打仗還是有點手段的。

如果我軍按照常規戰法,他勢必堅守不出,這樣就會嚴重拖延戰爭進程,搞不好會弄成僵局。

因此,我軍一定要先賣個破綻給他!以49軍孤軍深入作爲“鈎”,把敵軍主力給“釣”出來。

白崇禧剛剛在青樹坪戰鬥中吃到了點甜頭,肯定以爲我軍又犯了一樣的錯誤,勢必傾巢而出,這樣我軍便可在運動戰中將其殲滅。

之後,毛主席以中央軍委的名義向101發電,他在電報中說:“白崇禧是中國境內第一狡猾陰險的軍閥,我們對付他,非用此計,不能取勝。”

三、新中國成立之日,白崇禧敗逃之時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之上向全世界宣告了新中國的成立。

毛主席在開國大典上講話

與此同時,在我國的西南戰場之上,101完美實施了毛主席的妙計。

49軍在101的指示下直插五峰山區而去,而其他部隊則迅速向指定地點進發。

白崇禧見我軍孤軍深入,果然上當,當即派出主力前去圍攻。

49軍就像一個鈎子,牢牢“鈎住”了敵軍主力!

10月3日,我軍包圍部隊全部進入指定地點,當即與49軍配合,對敵軍實施反包圍。

白崇禧見狀,趕緊下令撤退,但是爲時已晚,整個五峰山區被我軍圍得水泄不通,敵軍就是插翅也難逃。

雙方激戰至10月10日,白崇禧四個主力師被我軍全殲。

新華社如此報道當時的戰況:“十月八、九兩日,前線霪雨霏霏,解放軍進行冒雨圍殲,終日激戰,敵于包圍圈內狼奔豸突,多次企圖突圍,終不得逞。激戰至十日,匪已糧盡彈絕,潰不成軍。入夜千萬個火把,照亮整個五峰山區,形成了一幅極其壯觀的捉俘虜的圖景。”

此戰,白崇禧主力盡失,他已無一戰之力,只好倉皇逃跑。

白崇禧

我軍乘勝追擊,戰至10月16日,殲敵47500多人,解放湖南縣城28座,爲後續解放整個大西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便是著名的衡寶戰役。

四、總結

衡寶戰役的後半段完全可以視爲是毛主席與白崇禧的直接對話,最後以毛主席的大獲全勝告終。

在此前的青樹坪戰鬥中,我軍因爲輕敵冒進而遭遇了重大失利。白崇禧對此自以爲是,而毛主席則敏銳地意識到我軍前線部隊的問題,當機立斷,親自對後續的戰役做出重要部署,並且親自制定“金鈎釣鳌”之計。

毛主席的嚴謹跟白崇禧的自滿形成鮮明對比,最終白崇禧爲自己的自滿付出了代價。當他想要在五峰山區複刻青樹坪戰鬥之時,不料毛主席正是利用他的這一心理,其主力部隊就這樣被悉數殲滅。

此役,毛主席不僅對整個戰局有非常清晰、准確地判斷,更算准了白崇禧的心理。毛主席的智慧真如浩瀚宇宙,無窮無盡!

毛主席

參考資料:

《衡寶戰役青樹坪之戰紀實》

《衡寶戰役:在新中國誕生禮炮中進行的唯一戰役》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戰史》

《棄暗投明的陳明仁》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