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連休4天,三月三上巳節到底是什麽節日如此隆重?有哪些習俗?

讀書文史 2024-04-08 17:36:22

【未經授權,請勿搬運,需要開白請聯系後台】

文 | 讀書君

清明節剛過完,大家都在抱怨假期還不夠用的時候,聽說廣西人已經開始准備過三月三了,且連休4天,吃喝玩樂,好不熱鬧!這讓不少外省的朋友感到羨慕不已。因爲全國省份中,大概也只有廣西人在三月三放假,享有法定的假日了。

那麽,三月三到底是什麽節日呢?能讓廣西如此“興師動衆”地放假慶祝呢?一起來看看吧!

一、上巳節的起源與發展

說起廣西,很多人想到了劉三姐,想到了對山歌。很多人以爲,三月三是一個新興的節日,是近現代廣西人爲了唱山歌而放假的一個節日。即便讀書君身處的廣西地區,仍有不少廣西人是如此認爲的。

的確,在廣西,三月三規定享有法定假期的時間並不算太長,也不過是2014年才定下來的,以至于很多人以爲三月三是個年輕的節日。

然而,事實上,三月三上巳節有著相當悠久的曆史,早在周朝時就有了,“上巳”兩個字,最早被收錄在漢初的文獻裏。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

《周禮》中寫道:“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

可見,在周朝時,就有了上巳日祓、沐浴的風俗,人們會去水邊舉行祭禮,洗濯去垢,消除不祥。

爲什麽稱爲上巳呢?

最初,每年三月三上巳節的日期是不固定的,後來到了魏晉時期,才將上巳節定在了農曆的三月初三,因此也被稱爲“重三”或“三月三”。

之所以稱爲上巳節,是因爲這是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備注:一月中有3個巳日,還有中巳、下巳。)

三月三上巳節有著悠久的曆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自古以來就是人們郊外遊春和祈福的日子。

從節日固定下來之後,人們對它的重視度就越來越高。在古代,每年到了三月三這個時候,上至皇宮貴族,下至普通老百姓,人們都紛紛走出家門,踏青賞花,盡享春光。

當然,祭祀活動也少不了,人們虔誠地獻上供品,祈求神的保佑;到河邊沐浴,洗一洗身上的塵埃和疲憊……

也正是如此,才成就了如今我們看到這個節日中的如此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

二、上巳節的習俗與活動

1.祓除畔浴

總結來說,上巳節是一個“洗刷刷”的日子!因爲祓除畔浴,是上巳節的重頭戲,是主要的習俗活動。

在這一天,小夥伴們都會約個時間,一起去水邊用蘭草洗洗刷刷,再用柳枝沾點花瓣水,點個頭、身,這就叫做“祓禊”。這個詞兒聽起來挺高大上的,但說白了就是“洗個澡,換個新”。“祓”,即除的意思,“禊”即潔的意思。古人認爲,到水邊洗個澡,能把身上的晦氣和汙垢都洗掉,換來一身輕松和好運氣。

而這個習俗,在周朝時期就已經有了,那時候還有專門的女巫來主持這個儀式,可以說是一個“神職”了。到了漢代,這習俗就更火了,連皇帝都親自下水來體驗一下。關于這點,我們從史書中就能略窺一二。

《後漢書》記載:“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爲大絜。”

這裏記載的,便是此意,全民一起“洗刷刷”。

所以,你可以想象,在那一天,河上有多少人光溜溜地在那搓腳擦背?可以說那完全是露天的“大澡堂”了!

2.曲水流觞

曲水流觞,是上巳節的另一項重要活動。觞,指古人喝酒用的那種小杯子,而“流觞”,也就是把酒杯放到流水裏,讓它隨波逐流。這習俗還是從晉朝那會兒流傳下來的。

“曲水流觞”完全可以說是文人墨客們的狂歡!

當時的文人雅士非常喜歡在水邊舉行宴會,將酒杯放在流水中,酒杯隨水流動,流到誰的面前,誰就要飲酒吟詩。你可以想象,那些文人雅士們,穿著長袍馬褂,坐在水邊,一邊品酒一邊吟詩,酒杯在水上漂啊漂的畫面,那其實就是一場既文藝又有趣的“漂流瓶”party!如今,我們看到“流水素面”的吃法,那不就是我們老祖宗玩剩的“遊戲”嘛!

東晉時期的大佬王羲之,就曾在會稽山的蘭亭搞過這麽一場“曲水流觞”大party。他邀請了衆多文人雅士,大家圍坐水邊,一邊玩遊戲一邊作詩。據說那次聚會留下了30多首詩,後來都被收錄在《蘭亭集》裏。王羲之還親自寫了序言,一下子就成了千古名篇。

他在《蘭亭集序》裏寫道:“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引以爲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看看,多麽風雅!

而且,這比我們現在玩的漂流瓶高級多了,不僅體現了文人的才情,還寓意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3.踏青遊春

上巳節正值春暖花開、草長莺飛之際,這正是踏青遊春的好時節。所以,在這一天,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到郊外踏青遊春。

青年男女們更是把這個節日當成了“非誠勿擾”現場版,看看能不能在這個春意盎然的日子裏,找個心儀的對象。

而有家室的,拖家帶口的朋友們,也不想辜負這大好的春光,全家老少一起出動,享受一下春天的溫柔。這可以說不單單是欣賞美景了,更是增進了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一起嗨翻天!

4.互贈蘭草

在上巳節這一天,朋友、家人、情侶之間還會互送香草香囊,以期望身體健康、平安。古人認爲,蘭草有香氣襲人的特點,能提神醒腦,香草有驅邪之功,于身體大有裨益。因此,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你送我蘭草,我送你蘭草香囊,不僅表達了一種美好的祝福,也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

5.射雁司蠶

在上巳節,古人可不僅僅滿足于踏青和送香囊,他們還有更刺激的活動——射雁司蠶!人們用一種特制的帶絲線的箭去射擊野雁。射中了,就能通過絲線把雁拉回來,這似乎有點像在玩一個超大型的“抓娃娃機”。這雁,不僅僅是獵物,更是節日裏最好的禮物。想想看,你在一片歡聲笑語中,一箭射中目標,然後把雁帶回家,送給親人朋友,那是一種怎樣的自豪和開心?

除此之外,還有對歌、鬥牛、做五色糯米飯、搶花炮等習俗活動。

三、讀書君說

說到底,上巳節是一個集文化、人情、自然與美好向往于一身的古老節日。上巳節不僅是個傳統節日,它更像是一個文化的傳承和延續。每一個習俗,每一個活動,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精神。所以,這個節日不僅僅是個形式,它更是一種精神寄托,一種文化傳承的載體。

三月三將至,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我們不妨放下繁忙的工作,走出家門,好好感受一下自然生活的美好,好好體驗一下,這個古老而有趣的節日習俗活動。

對此,你又怎麽看呢?歡迎留言分享,一起探討~

圖片源自網絡,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喜歡就點個贊、轉發分享吧~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讀書文史。

0 阅读: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