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系列】石林縣先進工作者陳華興:躬身果園數十載,精研農技踐初心

昆明市總工會 2024-05-07 17:25:24

陳華興,男,漢族,中共黨員,石林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水果産業技術推廣工作。先後榮獲省級農業科技推廣二等獎兩項、三等獎兩項,昆明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三項等。2019年獲石林縣“優秀共産黨員”稱號,在近5年的履職考核中,四年考核爲優秀。

立志果樹事業 助力石林果樹産業發展

還在上高中時,當他第一次看到園藝師到學校嫁接桃樹的情景,便從心裏産生對這份職業的熱愛。後來高中畢業,心隨人願,他考上了雲南農業大學園藝系果樹專業,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在參加工作後,面對當時路南果樹零星、分散,初放或放任不管的極其落後的生産狀況,就想著怎樣利用自己所學到的技術知識,與同事一道密切配合,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勤奮的工作,盡最大力量來不斷改變這一狀況。在36年工作中,他也踐行著自己的誓言,始終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踏實勤奮、服從分工、團結同事、銳意進取,充分發揮學農、愛農、獻農精神,刻苦鑽研專業技術。他長期紮根石林果樹事業,深入艱苦的、特別是高海拔邊遠少數民族地區的生産第一線,不怕苦、不怕累,較好完成了石林萬畝蘋果基地建設,滇中葡萄豐産優質栽培、石林優質梨栽培示範、石林綠色産業發展、甜柿基地建設,人參果豐産優質栽培技術探索及推廣應用、人參果雜交育種選育、早熟蘋果喬化密植早産優質豐産栽培技術,果樹新品種引種,果園提質增效,果園生草技術,作物病蟲草綜合防控技術,科技培訓等一系列的科技項目和任務,參與了雲南省水果産業技術體系昆明試驗站的工作等,推動了全縣果樹産業,特別是人參果和早熟蘋果産業的發展,蘋果種植面積2.2萬畝,人參果種植面積突破15萬畝,促進了石林縣創建滇中早熟蘋果産業大縣及以人參果爲主的水果産業。他積極參與2021年入選昆明市“一縣一業”示範創建縣、2022年入選雲南省“一縣一業”特色縣等工作,爲石林水果産業發展走在昆明市乃至雲南省的前列,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一路艱辛一路凱歌

練就一副鐵臂膀、一雙鐵腳板

1986年,是他參加工作第一年,正趕上路南萬畝蘋果基地建設。他和另外兩個同事承擔基地落實和果園規劃測量等任務。由于基地位于高海拔邊遠少數民族集居的畝竹箐(現在的蝴蝶村)鄉(現並入圭山鎮),面對當時極爲不便的交通條件,工作時只能乘坐從縣城到鄉上唯一的每天一趟的公交車,然後從鄉上背扛上測量工具再步行到相關村寨開展工作。步行時走茂密的林間小道,翻山越嶺。到哪個村測量就居住在該村的村民家中。當時大多數村民的家中,人畜同屋,衛生條件差,夜晚睡覺時床鋪上受跳蚤叮咬的情況經常發生,遇到下雨,房間滲水,居住環境潮濕,甚至早上起床時還出現過鞋子漂在水上的情況。面對這些艱苦的條件,他從沒有退縮,而是默默無聞,認認真真的開展好工作。爲按時完成任務,在曆時34天的工作中,跨越三個村委會,8個自然村完成2千多畝的規劃測量任務。工作過程中,既要克服交通不便,居住環境不好等條件,還要克服與當地少數民族語言交流不暢,經受高寒山區冬季寒冷氣候考驗等問題。在這34天中,他沒有回過一趟家,沒有洗過一次澡,最後測量工作結束回到家中,發現衣服上還生了虱子。正是通過這樣艱苦環境的鍛煉,練就了一副鐵臂膀、一雙鐵腳板,也培養了以後長期工作中一貫的吃苦耐勞精神品質。

開拓創新 增強石林果樹産業發展後勁

針對石林人參果傳統栽培模式帶來的産量低,結果成熟晚,病蟲果率高等存在的問題,以及經常聽到群衆在人參果管理中講的一句話“人參果不能早打枝,打早了不會結果”,他通過細致分析和長期深入人參果田間地頭,認爲說這句話的原因是人們對人參果生長特性等情況不是很了解。他從2014年以來,承擔了人參果栽培新技術的探索、示範推廣任務。工作中,他冒著風吹日曬雨淋的氣候,經常深入西街口人參果種植集中區的田間地頭,認真細致觀察人參果的生長發育及栽培特性,經過不斷探索,反複的技術改進,通過近三年的時間,探索總結了石林人參果搭架引蔓栽培新技術,該技術在2017年創辦的示範園實現畝産量達5噸,結果和成熟期比傳統種植提早1至2個月,病蟲果率降低30﹪。2020年在西街口創建的示範園,實現畝産商品果7.025噸,畝産值39762元。該技術在近10年來,累計推廣超萬畝。

2018年,在石林人參果産業發展中,面對發展品種單一的情況,爲豐富栽培花色品種,增強石林人參果産業發展後勁,開展人參果雜交新品種工作。他帶領技術團隊,冒著大棚內的高溫和露地的烈日暴曬,進行去雄及花粉的采集,授粉套袋等系列工作。此項工作要求比較精細,稍不注意在去雄和套袋時,會把雌蕊一同去掉或造成已授過粉的整朵花弄掉而前功盡棄,因此在工作中既要克服高溫日曬不利條件,又要克服視力不好和手不靈敏的困難。在30多年的工作中,先後引進和培育桃、梨、葡萄、蘋果、枇杷、甜柿、人參果等60多個新品種,爲石林人參果及其他果樹産業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刻苦鑽研 傳技授業顯情懷

近年來,他在國內期刊上發表《石林人參果成功引種技術關鍵》《人參果搭架引蔓栽培果品品質提高關鍵技術》《石林甜柿産業發展現狀與對策》《石林縣枇杷優質高效生産年周期管理技術》《石林縣水果産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建議》《人參果優質豐産栽培管理》等論文6篇,參與編著出版了《雲南高原特色人參果無公害生産技術》《人參果生産技術規程》,參與完成《石林人參果國際産業基地發展規劃》《石林縣“一縣一業”示範創建縣實施方案》《石林縣“一縣一業”特色縣實施方案》等編撰,撰寫相關試驗及技術方案、總結、培訓等29篇。

36年來,他作爲單位技術骨幹,每年還承擔著單位三分之一以上的培訓授課任務。在培訓過程中,針對廣大群衆白天要做農活不能參加培訓的問題,他把培訓時間多數安排在晚上進行。只有白天上班,晚上培訓。有時晚上群衆來得較晚,但要按質按量完成教學任務,培訓時間必須往後延,有時培訓完回到家已是淩晨1點多鍾。面對這樣艱苦狀況,他從來沒有推脫,一直認爲只要能提高群衆技術水平,再苦再累也心安。36年來培訓學員超萬人次,講授內容深受學員喜愛並獲得群衆好評。1997、2005兩年度獲省農村致富技術函授大學的優秀教師。

欲問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風雨潇潇。他用擔當實幹的作風、無私奉獻的精神把笑容寫在了群衆的臉上,把成果寫進了石林這塊旖旎的大地上,爲石林人參果産業高質高效發展和農民富裕富足作出了積極貢獻,用“三牛”精神積極踐行著一名“三農”科技工作者的初心使命與責任擔當。

來 源:石林縣 總工會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