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爲而治是醫生的一種境界丨有醫說醫

大河健康報 2024-04-02 12:10:45

本文作者丨河南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梁寶松

一個70歲的老太太來到了我的診室。老太太身體虛弱,坐著都有些困難。經過詳細詢問,原來9天前,老人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伴咳嗽咳痰,最高39℃,當地衛生所給予抗生素、退熱治療。5天前服用藥物後出現嘔吐,伴頭脹,某縣人民醫院給予抗生素、抗酸、護胃、促胃腸動力等治療,惡心嘔吐症狀越來越重。患者既往沒有特別的疾病,也沒有藥物過敏史。

01、她會是什麽病?我又該怎樣看診呢?

患者目前主要的問題是嘔吐,惡心嘔吐需要按照如下的思路分析:1.中樞性嘔吐,多見于顱內高壓和大腦神經系統病變;

2.前庭迷路問題引起的嘔吐,多數有眩暈耳鳴等表現;

3.反射性嘔吐,這一類最常見,簡單的記憶方法就是按照人體系統排列記憶進行排查。

例如,消化系統的胃腸道疾病; 心血管系統的心衰; 呼吸系統的呼吸衰竭; 泌尿體統的腎功能衰竭; 內分泌系統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最後考慮毒素中毒、藥物中毒、電解質紊亂等全身因素。

我和患者及其家屬做了詳細的講解,我認爲很有可能是藥物引起的胃腸道反應,不能排除心衰、腎衰、糖尿病和電解質紊亂等問題。患者需要住院做相關的檢查,並且告訴他們,住院後肯定有一個觀察期,不著急用藥,請他們理解。

02、患者住院後,我們爲其停掉了所有能停掉的藥物,只做一些檢查和生命保障的支持治療。

患者再也沒有嘔吐,其他症狀也全部消失。

征得患者和家屬同意後,我們給她做了必要的胃鏡和結腸鏡,切除了胃息肉和結腸息肉。現在患者已經痊愈,出院回家了。我和我的一級醫師張宇博士複盤這個患者。張宇感慨地說:“梁主任,跟著您做下級醫師,要求嚴格,特別是通過基礎知識和嚴密的思維邏輯分析,這個患者就是藥物不良反應引起的嘔吐,如果再使用很多藥物,她只會越來越重!”

有時候,無爲而治真的是醫生的一種境界。

你需要有紮實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良好的醫患溝通能力。當然,你還必須有擔當!

1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