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狄仁傑能斬平南侯?看了唐朝史料才知曉:侯爵只有芝麻綠豆大

喵先生的科普時間 2023-10-26 06:31:57

三品狄仁傑能斬平南侯?看了唐朝史料才知曉:侯爵只有芝麻綠豆大

自2006年首播以來,電視劇《神探狄仁傑2》一直在廣大觀衆中享有盛譽,如今依然在各大視頻平台上熱熱鬧鬧地播放著。然而,這部劇中的一幕情節卻一直引起新觀衆的質疑。這個情節發生在第37集,狄仁傑在成功破獲平南侯府的連環殺人案後,毫不猶豫地決定將平南侯親自問斬。他沒有通報上級,也沒有獲得武後的明示准許。

這一情節,看似背離了常規的官場規矩,然而,實際上在唐代的官場中並不罕見。

在中國古代的唐朝,官員的地位和等級是一門複雜的學問。九品官階體系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存在,最初的目的是爲了管理官員的等級、俸祿和人事變動。這個體系在唐朝得到了繼續的使用,不僅對文官有規定,對武將也有相應的等級劃分,從三品開始分爲上下兩階。

然而,謎團的關鍵在于,盡管九品官階明確劃分了一品和二品的官職,如太尉、太傅等高位官職屬于正一品,尚書令、中書令則列爲正二品,但唐高祖李淵建立唐朝後,這一規矩開始發生微妙變化。李淵的兒子李世民,盡管以卓越的戰功和統一天下的壯舉而聞名,僅僅獲得了尚書令的二品官職。

這個轉變的背後隱藏著深刻的權謀和政治爭鬥。唐高祖李淵將帝國的權力集中于皇室,他試圖平衡官員之間的勢力,避免出現強大的宰相。因此,盡管李世民有著卓越的軍事才能,他的官階被有意壓制在正二品的尚書令之下。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政治動態,也是權力鬥爭的産物。

李世民的例子影響了其他官員,使得官階的升遷變得異常困難。隨著太宗李世民的統治,原本的一品和二品官職逐漸空缺,而新的一品和二品卻沒有再次設立。尚書令一職一度空缺,由尚書左右仆從代行職務,而他們只有二品的官階。

更加令人擔憂的是,當武後繼執掌政權後,朝廷中已經沒有了正三品以上的官員,這使得正三品的官員成爲了無可爭議的最高權力象征,站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制高點。

這種情況在當時的官場中引發了許多權力鬥爭和爭議。正三品的狄仁傑,作爲一個傑出的文官,趁機斬殺平南侯,不僅是爲了維護社會秩序,還是爲了鞏固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他深知,機會難得,一旦錯過,可能再也沒有機會了。

這段曆史揭示了唐代官階制度的複雜性和權力鬥爭的殘酷性。正三品的狄仁傑在這個混亂的時代,用自己的智慧和膽識,成爲了權謀鬥爭中的一顆明珠,將正三品的地位發揮到了極致。這個故事不僅令人興奮,也讓人深思古代中國政治體系的複雜性。

在那個紛繁的唐代,官階和爵位的體系已經變得錯綜複雜。盡管薛青麟被封爲平南侯,他的爵位卻已經逐漸失去了昔日的榮耀。

在電視劇《神探狄仁傑2》中,薛青麟不僅擔任平南侯,還兼任五品縣令的職務。令人意外的是,從官階的角度來看,平南侯的七品爵位實際上與縣令差不多。這並不是因爲薛青麟被"埋汰",而是因爲政府在唐高宗李治時期對官階和爵位進行了一系列調整。

在那個時代,爵位曾是真正的權力象征,但隨著中央集權制度的崛起,原本的封地和賞賜制度變得越來越過時。秦朝後,二十等爵位制逐漸替代了五等爵位,侯爵的價值也在此過程中逐漸削弱。然後,在武後時期,爲了鞏固統治,她大肆分封武家子弟,其中薛青麟的家族也被納入其中。

盡管侯爵的價值逐漸下滑,但持有這一爵位的人們仍然享有一項特殊的權益——免死權。這項權益是皇帝對功勳卓越的臣子的褒獎,一種象征性的"免死金牌"。然而,隨著侯爵制度的逐漸淡化,這種特權的使用頻率也大幅下降。

薛青麟面臨許多不利情況,使他不得不在狄仁傑面前低頭。他明白,自己的侯爵爵位已經不再具備昔日的權力和價值,而"免死金牌"也愈發稀缺。因此,他選擇在狄仁傑面前保持沉默,這或許是唯一能保全性命的明智之舉。

這個故事反映了唐代官制的變革和權力的衰落,以及爵位制度從曾經的權力象征逐漸演變成虛名的演變。薛青麟的遭遇也成爲曆史中的一個小插曲,突顯了那個時代的複雜性和權謀鬥爭的無情。

在唐代的曆史長河中,狄仁傑是一位舉足輕重的重要人物。嚴格來說,他是那個時代最傑出的正三品宰相,成爲了傳世的傳說。

在唐高宗李治繼位後,正三品官職被定爲朝中最高權位。于是,一項重要的法令頒布,規定凡是擔任宰相職務的官員都應當獲得中書門下三品的官階。狄仁傑就是在這個時期被任命爲宰相,但他的官階並沒有因此而改變。這個規定使得他成爲曆史上最有聲望的三品宰相之一。

然而,狄仁傑並非僅以"神探"的名號而成名。曆史上,他的法律才能也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故事方式廣爲傳頌。那是在唐高宗時代,當他被封爲大理寺丞,相當于現代的"最高法"第一審判長時,他的傳奇故事開始了。

新任命剛剛生效的第一年,大理寺堆積如山的積案和舊案擺在了他面前,數以萬計的案件,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這個任務看似不可能完成,然而,狄仁傑如同一名高超的筆法家,他爲每個案件編織著一個精彩的故事。

故事中有欺詐、愛情、背叛,有權謀和陰謀,每個案件都是一部精彩的小說。他深入調查,搜尋線索,如同小說中的偵探,一步一步解開了這些複雜的謎團。而他的法庭,成了一個讓人著迷的舞台,旁觀者們屏住呼吸,等待著真相的揭曉。

令人驚訝的是,在他的統領下,沒有一個案件被判錯,也沒有一名被告請求重新審理。每個案件都以最完美的結局畫上句號,就像小說的每一頁都燃起精彩的情節。

狄仁傑的名聲因此傳遍了大唐國土,他成了一個活生生的傳奇。他的故事,就如同那些他解決的案件,充滿了懸疑、刺激和情感,每一個人都在等待下一章的精彩展開。

這相當于在一年內,狄仁傑處理了一萬多官司,包括政治大案和人命案,卻沒有一點差錯。這種卓越的法律才能是極爲難得的,即便放在今天也讓人肅然起敬。

隨著武後執政,狄仁傑的地位進一步提升,他被任命爲地官侍郎,代理尚書事務,同時兼任鳳閣鸾台平章事。這讓他成爲武後身邊的“常務副皇帝”,在各個領域都具有廣泛的權力,只要皇帝不反對,他可以在朝廷事務上發揮重要作用。

狄仁傑的才幹、正直和善于選拔人才的品質,使他在朝廷上享有崇高的聲譽。盡管朝政經曆了起伏,但他的政績卓越,因此贏得了“唐祚送俊之臣”和“北鬥之南一人而已”的美譽。

綜合來看,以狄仁傑的官位和才能,他對于小小的平南侯是否有多大關注實際上已經不再重要。他的卓越才能和政治地位使他成爲唐代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作爲“神探”還是作爲卓越的政治家和法律專家。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1 阅读:577
评论列表
  • 2023-10-27 10:02

    我記得薛青鱗是被殺的哪裏被問斬了,武後本就有意處理平南候,再有便宜行事之權處理一個侯爵問題一點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