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一個榜樣勝過書上二十條教誨。”

一木思考Deeper 2024-05-03 22:03:48

▲點擊上方“一木思考Deeper”

“關注我,一起成長”

文 | 一木

圖 | 網絡,侵刪

這是一木的第184篇原創文章

晚上好,我是一木。

隨著兒子的漸漸長大,我開始越來越難以抉擇,育兒與自我成長究竟該優先哪個。

畢竟兒子只有一次成長機會,可我同樣只活一次。我既擔心對兒子的錯誤教導導致他誤入歧途,又害怕自己庸庸碌碌一生,無所作爲。所以很是爲難。

後來突然有一天,我頓悟到一個點:

“如果我自己一團糟,那不管學多少育兒知識,恐怕都難以服人。如果我逐漸變強,不管我育兒知識懂得多與少,兒子肯定也差不到哪裏去。

因爲榜樣的力量是無窮大的。”

01 “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

老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如今提倡:育兒先育己。

說的就是我們父母要做孩子的一個好榜樣。榜樣好了,孩子不管怎樣都不會差。

之前在一個訪談裏看到:家裏要有多少書,才能讓孩子有更大的機會成功?

答案是:超過500本。

這500本書的背後,藏著一個家庭的文化底蘊,透露了一對父母的日常習慣,而習慣是影響人一生的東西。

畢竟一般的家庭,是不會有500本書的。也由此可見,我們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我們父母整天拿著個手機、捧著個電腦,那麽孩子也大概率不會成爲那個喜歡在書中探索知識的人;

如果我們父母每天聊的都是家長裏短、八卦花邊,那麽孩子也不太可能養成深度思考的能力。

因爲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

02 “一個榜樣勝過書上二十條教誨”

育兒中講究榜樣的力量,在個人成長中榜樣也同樣重要。

記得一個很火的榜樣理論是這樣說的:如果你想成爲一個行業的佼佼者,那你就去找到該行業的頂尖者,學習他,模仿他。

就像上學的時候不管成績多差,父母都想把孩子往好的學校裏塞是同樣的道理,就是因爲身邊的好學生們往往可以起到榜樣的作用影響到自己的孩子。

正如《人民日報》所說:“一個榜樣勝過書上二十條教誨。”

事實上,毫不誇張地說,每一個成功者背後都有一個或多個好的榜樣。正是這些個榜樣指引著他們方向,傳授著他們經驗,使他們成爲更優秀的人。

你可能想不到,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的榜樣是愛迪生。貝佐斯表示,愛迪生的堅持不懈、創新精神和對技術的熱愛激勵著他在亞馬遜公司中不斷追求創新和成功。

而Facebook創始人紮克伯格的榜樣是比爾蓋茨,比爾蓋茨的榜樣是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比爾蓋茨正是深受約翰·洛克菲勒的影響,從而成爲了一名慈善家。

就像馬可波羅說的:“成功的秘訣在于找到一個偉大的榜樣,然後努力成爲他。”

-寫在最後-

《周易》中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講的是天地的力量,是自然的力量。人應以天地自然爲榜樣,效法它們,不斷前進。

而如今,我們還可以相信人的力量,模仿他們,不斷前進。

祝好。

-THE END -

晚安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