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團2023年年報VS海爾

如風看商業 2024-04-02 01:25:23

一、前言

美的集團也發布了2023年財報數據。

與海爾做法相同,也提高了2023年每股分紅,達到1股3元。2022年是每股2.52元,提高了33%。

按照收盤價64.22,股息率達到4.67%,這個股息率已經不低。

二、財務數據分析

1、營業收入3737.1億元,同比增長8.10% , 4季度單季度,同比增長10.00%; 淨利337.2,同比增長14.10%,4季度單季度 , 同比增長18.08%。

海爾的營收增速是7.36%,淨利增速是12.82%,相比美的略遜一籌。

圖1、美的毛利率、淨利率

圖2 美的與海爾的毛利率對比

2、兩家公司的毛利率在2023年都呈現趨同的趨勢,緩步向上。美的集團的Q3季度淨利率是9.72%,Q4季度淨利率下降了,只有9.07%。海爾也是類似的情況。

3、銷售、管理費用分別同比增長16.35%、21.47%,高于營收增速。

相比海爾,美的利息支出增速相對平緩。信用減值損失,同比下降了61.33%,這個是比較意外的。這裏有一部分信用減值轉回(不用計提)。

圖3、美的長短借款

圖4、海爾長短借款

4、從債務結構來看,美的長短債務置換更早。在連續四季度長期借款一直在下降,到了四季度長期借款重新被提高,而短期借款則繼續減少。

長期借款同比下降8.97%,短期借款同比增長70.61%

海爾的長期借款同步增長31.97%,短期借款增長6.68%,絕對值上美的要海爾大的多。

相比之下,海爾的增速要明顯高于美的,海爾的海外債務相比美的要壓力更大些。

美的集團在2023年投資活動産生的現金流淨額相比2022年翻倍,同期的海爾亦也是如此。兩家公司都加大了投入力度。

圖5、存貨與應收款對比

5、存貨同比增長2.81%,;應收款同比增長16.45%,高于營收增速。

同期海爾的存貨同比是下降4.96%,應收款同比增長27.58%。

從存貨分類來看,增加的部分主要來自庫存商品,另外存貨跌價准備金額也要小于海爾。一般來說,存貨積壓過時過節,商品可能就要折價賣出。這麽看來,美的品類享受應該相比海爾更受歡迎。(個人推測)

圖6、應收款賬齡

從應收賬款的賬齡分析來看,基本都在一年期內。海爾基本也是如此。其實,三家白電的應收款都還是比較健康。畢竟,他們的體量對于上下遊議價權還是蠻大。

圖7、淨現比與合同負債

6、公司的合同負債增速明顯,同比增長了49.37%。2023年的淨現比也遙遠好前面三年,甚至超過2019年的同期水平。

從這兩個指標來看,美的後勁似乎要比海爾更足。

不過,財報中注明了合同負債增長了10.78億(並表)

7、根據美的財報的行業分析,家電出口增速是9.9%,國內銷售同比增速只有3.6%,海外業務占比交大的企業有相對更有優勢些。

報告中,再次提到“K型”經濟,消費呈現兩端化,高端家電增速迅猛,另外就是性價比更高的家電更受歡迎。就如現在很多人去拼多多購物,也是追求性價比的過程。

家電行業細分領域按照零售額對比:

空調行業,同比增長7.5%;

洗衣機行業,同比增長5.8%,幹洗機同比增長23.8%;

冰箱行業,同比增長7%;

國內廚衛,同比增長5.3%,其中洗碗機、淨水器和消毒櫃同比增長8.%,集成竈同比下滑4%,熱水器同比增長7.4%,淨水器同比增長11%,洗碗機同比增長9.6%;

國內廚房小家電,同比下降9.6%,但其中豆漿機、電蒸鍋、咖啡機同比分別增長18.8%、17.5%、13%。豆漿機是九陽的拳頭産品,但九陽2023年的業績是有點差;

國內清潔電器,同比增長6.8%。

之前的明星品類,比如清潔電器、集成竈增速放緩或者下降。廚房小家電,三個特色品類增速還是明顯。

機器人業務:

從2023年的工業機器人出貨量同比增長0.4%,幾乎持平。等市場“去庫存”進入尾聲,市場會重新激活。公司預計2024年行業增速在5-10%。

智能建築業務:

2023年中央空調業務同比增長11%,過去三年年複合增長率是13%。(這個增速是相當不錯)

三、總結

1、從現金流狀況及對比合同負債。目前美的情況要比海爾更好一些。

2、兩家公司都提高了長期借款,並加大投資力度,未來是否帶來業績增長,估計要看三四季度。

3、由于"K"型經濟出現,反而是需求兩端更旺,中間弱些(中産階層),特別是高端需求,增速還是明顯。

4、美的股東數出現了持續的減少,籌碼集中度大幅的提高,這一點比海爾更爲明顯。前十股東,新進了一個個人投資者袁利群,我查了下是美的的財務總監及董事。

5、後續跟蹤美的的分紅持續力。關注美的機器人業務情況。

0 阅读:0

如風看商業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