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鄰居給我介紹個身患殘疾的做媳婦,一年後我提禮去感謝她

經藝看娛樂 2024-05-14 03:22:15

頭條改版後新增廣告解鎖,廣告開始5秒後

用您發財小手點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

●○

文:娛析

編輯:娛析

本文爲短篇小說,內容純屬虛構

請理性觀看,切勿對號入座

○●

生命是一條河,有時渾濁有時清澈。僅有那彎彎曲曲的河道是人生可歌可泣的曲折。

信念是你的翅膀,堅韌是你的臂膀,在殘缺的世界裏,你耐心等待,借力心的力量,穿過夜的黑暗,迎來清晨的曙光。

就像當時我的鄰居給我介紹一個單身的姑娘爲相親對象,當我得知對方是個殘疾人時,我想拒絕。

但是後來我想明白了,殘疾人面對的困難比我們想象的要大得多。

但他們卻能保持冷靜、堅定和樂觀的態度,他們的堅韌讓他們在逆境中屹立不倒。

當我通過與李琴琴的接觸,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理解了生命的可貴和自強不息的力量。

如果不是我當年及時悔悟,我也不會有如今的幸福家庭了。

1996年的那個秋季,我27歲,那是我人生最難熬,最讓我焦慮的一年。

我作爲家裏的獨子,父母對我寄予了厚望,盼望我能早點成家立業,將來能好好的照顧他們。

可我只是一家機械廠的普通工人,薪水非常的少,而我根本就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對象。

我們老家在縣城邊上的一個小村子裏,我媽年紀大了,操家務都已經很吃力了。

我爸在家種那點果樹菜園,雖然能賣點錢,但這根本養活不了全家,說到底我們一家老小就全指望著我這個獨子掙錢養家了。

那年的秋季,我被找不到對象的焦慮和壓力弄得經常睡不著。

我媽也會讓親戚和朋友幫我留意合適的姑娘,我們附近的大爺大媽們我媽特都拜托他們幫我多多留意。

有一天晚上,我們一家人正在吃飯,隔壁的張婆婆笑嘻嘻的到我們家來,進門就說給我找到了個合適的對象。

張婆婆是我們多年的鄰居,她的一雙老花眼雖然離不開她手裏的那個老花鏡,但對于人情世故卻是看得一清二楚。

張婆婆說:“勇強啊,我看村西邊王梅家的女兒就挺不錯,你要不要跟她見一見啊?”

還沒等我回答,張婆婆就開始給我唠叨起李琴琴的一系列情況。

一開始我還以爲李琴琴是個普通姑娘,正想著能不能托張婆婆問問她的年齡、長相什麽的。

可沒想到,張婆婆突然咳嗽了兩聲,帶著一種難以啓齒的羞澀神情,悄悄告訴我:”不過李琴琴那孩子啊,從小就患有一種先天性殘疾,行動不太方便……”

“啥?殘疾人?還是先天的?”我吃了一驚。

不由分說就拒絕道:“張婆婆,我謝謝您的好意可,殘疾人就算了,這萬一以後生的孩子也有什麽先天性疾病那可咋整啊?”

張婆婆見我如此決絕,只是歎了口氣,神色黯然地走了。

可她臨走前,卻留下一句頗有深意的話:“勇強啊,可能你現在對殘疾人還存在一些偏見。不過我勸你,要學會用同理心去看待別人。”

說罷,張婆婆一邊歎氣一邊搖頭的走了,張婆婆走後,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中。

雖然我對殘疾人有成見,但內心深處,我也明白自己的想法並不高尚。

張婆婆說得對,我確實不應該戴有色眼鏡去看待這位姑娘。

就在我糾結彷徨之際,有一天中午,我剛從廠裏回到家,張婆婆又來找我了。她依舊是那熟悉的笑容,只是眼神裏多了幾分堅持。

“勇強啊,你前陣子對李琴琴的事情有些過于反應了。不過我理解你的想法,畢竟你們還沒見過面。”

“不如你們先見個面彼此了解一下,你這見都沒見過人家姑娘就直接拒絕,多傷人家姑娘的心啊?”雖然是和我商量,但是張婆婆的語氣裏帶著些許的堅定。

我正想推辭,張婆婆卻捅了我一肘子,“你可別小看人家姑娘,雖然她患有殘疾,但爲人品行高尚,心地純善,是個可以踏實過日子的好姑娘!”

面對張婆婆如此誠摯的勸說,我只好勉強答應了下來。不過心裏卻暗暗想著,就算見了面,我也絕不會答應和一個殘疾姑娘在一起。

幾天後,我和李琴琴就在張婆婆家的操持下見了面。說實話,當我第一眼看到李琴琴時,內心是有些許的震驚的。

李琴琴身著一襲素雅的長裙,她那瘦小的身軀坐在輪椅上,顯得她整個人無比單薄。

更出乎我意料的是,李琴琴臉上總帶著溫暖的微笑,眼神裏滿是陽光與勇氣。

她似乎並不覺得自己是個殘疾人,也不去在乎別人會用什麽樣的眼光去看待她。

或許是因爲先入爲主的成見,我下意識回避了李琴琴的眼神。

見面時,我一反常態地冷淡寡言,對李琴琴你兒一句熱情的問候也沒有什麽回應。

可是,李琴琴仿佛沒有意識到我的冷淡一般,依舊熱情友好地向我問好、寒暄。

從她吐字清晰、說話有條有理可以看出,李琴琴除了行動不便外,其它方面都是一個正常的姑娘。

就這樣,李琴琴滔滔不絕地向我敘說著她的經曆和生活,似乎在用她的樂觀和熱情來主動融化我心中的芥蒂。

隨著交談的深入,我發現李琴琴雖然患有殘疾,但她內心的純善、樂觀與上進,卻遠非常人可及。

正是這種內在的美好品質,與她外表的殘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令我不由自主地被吸引。

張婆婆的話再次在我耳邊回響:“你要學會用同理心去看待別人。”

沒錯,我從來都沒有用同理心的角度去設身處地思考過殘疾人的處境和內心世界。

如今,李琴琴用她溫暖的微笑,渾身散發出陽光的氣息,讓我意識到,殘疾並不意味著一個人就失去了生活的尊嚴和快樂。

從那次見面以後,我對李琴琴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兩人自然而然地多了來往。

我越是了解李琴琴,就越被她那包容智慧、樂于助人的品性所折服。

漸漸地,我發現,我竟然愛上了這個身殘志堅的姑娘!

但我的內心是極度矛盾的。我越發被李琴琴純善的品性所折服,但她殘疾所帶來的現實困難,又時常令我生怵。

作爲一個普通人家的獨子,我自然也希望將來能娶一個體健的姑娘,生兒育女、白頭偕老。

可如果是跟李琴琴在一起的話,她那殘疾的雙腿,將給我們未來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我數度在半夜輾轉反側,仔細權衡利弊,有時我下定決心,唯有和李琴琴在一起才是人生的正道;可有時又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做好了和殘疾人終生相伴的准備?

畢竟,我們將來的生活會受到殘疾的嚴重影響。李琴琴走路困難,難以獨立生活,她萬一不能生育怎麽辦?我是否有勇氣和決心,去承擔起這一切?

就在我最無助的時候,李琴琴卻以她獨特的智慧和包容,重新拯救了我,讓我重拾勇氣和鬥志。

有一天,我失魂落魄地來到公園,卻不期而遇李琴琴。她獨自一人在樹蔭下坐著,面露喜色地向我招手。

我低著頭,羞愧難當地走了過去。李琴琴見我這副模樣,先是詫異地看了我幾眼,然後主動問起了我近來煩惱的源由。

“勇強,你最近是不是有什麽苦惱呀?你最近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我認識的那個陽光帥氣的你了。”

我先是支支吾吾,不願開口。可看著李琴琴真誠的眼神,我終于無力狡辯,把自己內心的矛盾一股腦地全都吐露了出來。

原以爲李琴琴會傷心或生氣,但她卻面帶微笑,以出乎意料的睿智來反過來開解我:“王勇強啊,我理解你的顧慮。

“我的殘疾的確會給我們未來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但這難道就意味著我們就不該相愛嗎?”

李琴琴說著,臉上的神情堅定而平靜:“你看,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際遇和困難。”

“可我們終須勇敢面對,而不是懷疑和動搖。用心去經營一段感情,才是一個人最有意義的事情。”

“殘疾固然給了我身體上的缺陷,但我依然擁有正常人一樣的喜怒哀樂,也同樣擁有愛人和被愛的權力。”

“這個世界也同樣屬于我,我爲什麽就不能去追求屬于自己的幸福呢?”

李琴琴坦誠相見的話語,宛如一股清泉,沖刷幹淨了我內心的灰塵。

我深有體會到,原來我一直患有的只是一種先入爲主的成見而已,我並沒有真正用心去體諒和理解殘疾人。

也正因爲這樣,我的內心一直存在著巨大的困惑和猶豫。直到李琴琴的開誠布公,我才明白了自己的偏見有多麽的可笑。

愛與被愛,是每個人永恒而平等的權利,與身體狀況無關。

如果我固步自封,拘泥于傳統觀念的話,那才是真正辜負和虧欠了李琴琴。

從那一刻開始,我內心的迷霧一掃而空,李琴琴一番話,猶如沐浴著春日的暖陽,終于讓我從心理困境中重拾力量。

是啊,我爲什麽要被世俗的眼光所束縛呢?愛與被愛,不就是人生最基本也最偉大的權利嗎?

我深深地看著李琴琴,她那雙閃爍著智慧光芒的眼眸,此時此刻給了我前所未有的勇氣和決心。

于是我下定決心,要用一生的時間去珍惜和呵護這份來之不易的緣分。

“對不起,是我一直以來存有偏見和成見,我向你誠摯地道歉。你說得對,不應該被身體的殘疾所束縛,每個人都應該努力去追求屬于自己的幸福。”

我說著,緊緊地握住了李琴琴的手,此時此刻在我掌心傳來前所未有的溫暖。

“我願意跟你共度余生,無論前路會有怎樣的坎坷,我都會一如既往地陪伴和愛護你。你的勇氣和善良,是我余生最大的依靠。”

就這樣,在花樹飄落的綿綿春風中,我們緊緊擁抱在了一起。我感受到了李琴琴赤誠的心跳,也感受到了自己內心的愧疚與升華。

從那一刻開始,我鄭重地向李琴琴求婚,讓我們共同走過人生的苦與樂。

隨後的幾個月,我們開始爲婚禮做著緊鑼密鼓的籌備,沒過多久,我和李琴琴的婚禮終于如期而至。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村子裏最大的飯店裏擠滿了親朋好友。

當我穿著黑色的西裝,邁步走向李琴琴的時候,我的內心是無比激動的。

李琴琴身穿雪白的婚紗,雖然仍是那副瘦小單薄的身形,但她臉上洋溢著前所未有的幸福。

我緊緊地擁抱住她,在衆人的祝福中,我們用生命爲彼此留下了永恒的印記。

婚禮之後,我們搬進了新房,開始了備受打擊的新生活,她雖然行動不便,但總是盡量親力親爲,用無微不至的細心打理好每一處角落。

看著廚房裏整齊碼放的餐具,看著客廳裏幹淨的地板和飽經打理的鮮花,我內心就會由衷地感謝老天,讓我遇上了這個精神幹練的好妻子。

其實,我們的生活的確會因李琴琴的殘疾而平添一些不便。但我們總是用互相的關愛和體諒來化解生活中的困難。

慢慢地,李琴琴就成了我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太陽,用她溫暖的光芒普照著我的內心。

人生的路途上,我們每個人都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和障礙。

有的人可能遭受了外在環境或命運的不公,而生下殘疾,有的人則在一場意外或疾病之後,不幸失去了某些生理機能。

但無論如何,殘疾並不意味著人生的終結,更不應該被視爲一種“不完整”。

每個殘疾人,都同樣擁有平等的生存權利,同樣值得被尊重和呵護。

我們應當用同理心和包容的目光,去關注和理解殘疾人群體的特殊處境和需求。

而不是用異樣或憐憫的眼神去窺視他們,更不能對他們置之不理或加以歧視。

殘疾人並非“不完整的人”,他們只是生理機能上的某些缺陷,而在精神內核上,他們同樣擁有獨立自主、勇氣堅毅的品格。

甚至很多時候,殘疾人比一般人更懂得如何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人生的苦難。

就像李琴琴一樣,盡管她雙腿殘疾,但她內心卻有著無與倫比的善良和勇氣。

正是這份善良和勇氣,讓她最終戰勝了生活的重重困難,贏得了幸福和尊嚴。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釋了殘疾人追求幸福的權利和勇氣。

我們應當以平等的眼光,用最大的包容和理解之心,去感知和體諒殘疾人群體的特殊處境。

努力爲他們創造一個無障礙、平等有序的社會環境,讓每一個殘疾人都能與正常人一樣,擁有平等的教育、就業和生活機會。

讓我們擁抱彼此,用愛的眼神去溫暖每一個渴望幸福的生命,只有這樣,這個世界才會變得更加美好和充滿希望。

本作品爲短篇小說,情節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所有人物、地點和事件均爲藝術加工,並非有意冒犯或貶低任何個人、團體或組織,不涉及的其它方面,均與現實無關,不含任何隱射,切勿對號入座。

藝術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文章情節具有偶然性和片面性,只是單純爲了增加可讀性,不含博人眼球的目的,不能以偏概全,不可上升到現實,最終目的是爲了讓讀者理解,達到倡導社會正能量的目的,無低俗等不良引導。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刪除。

0 阅读:0

經藝看娛樂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