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轉嫁與皇帝保命,曹丕篡漢的方式爲何沿用千年?你知道嗎?

台台君說史 2024-04-26 14:51:44

插科打诨說曆史,有趣有料有態度。歡迎來到台台君說史。

這次我們來聊聊三國的開端。其實,這開端並非黃巾之亂、董卓亂京之類的,而是曹魏政權的確立,也就是曹丕稱帝。

很多人都感到奇怪,曹操後期,兵和糧都已歸他所有,他要當皇帝不過是一句話的事兒,可曹操到死都沒稱帝。

有人說曹操不想篡漢,那他爲何封了魏王呢,離皇帝只差一步呀。

當然,他也有反對者,比如他的嫡系荀彧。但天下肯定不止荀彧一個反對者,那爲何曹操沒做成的事,到曹丕這裏就順利解決了呢?

最主要的便是“禅讓”這兩個字了,早期的禅讓其實是一件美談,比如堯禅讓與舜。

曹丕上位後自然整天就琢磨的這事兒,你看,“禅讓”就此成立,畢竟有曆史制度可考嘛。

漢獻帝想禅讓嗎?至少以我來看,漢獻帝肯定是不想禅讓的。

公元 220 年,魏王曹丕接受了漢獻帝的禅讓诏書,正式登基稱帝。

這套禅讓制度後來也成了所有想篡權之人的模板,曹丕如此,司馬炎如此,楊堅的隋朝如此,宋朝的趙匡胤也如此。

那爲何要這樣做呢?其實這背後是有深意的。

這意味著大家達成了共識呀。

你看,謀朝篡位的人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想更進一步的人,禅讓給了他們機會,讓他們去鼓動、去謀劃,甚至自己動手,這樣一來,篡位的責任就成了整個集體的,而不是篡位者個人的了。

而反對派呢,在這次禅讓中也有足夠的時間站出來反對,如果他們說了,以後再看情況;沒說的話,等禅讓完了,他們也會把責任歸咎于自己,是自己沒勇氣說出來嘛。

對于皇帝本人來說,這更是一種生命安全的保障。禅讓給我,我保你地位和生命,漢獻帝就是這樣,他最後過上了榮華富貴的生活,甚至比曹丕還活得長。你看,一場禅讓,讓朝堂上下達成共識。這樣的事,難道不應該做嗎?

0 阅读:45
评论列表
  • 2024-04-26 19:21

    沿用?請問從那以後禅讓以後的皇帝有幾個善終?

    台台君說史 回覆:
    但這套禅讓制度確實沿用了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