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俗“DEMO視頻”刷屏,五菱汽車到底是自黑還是被黑?

萬能的大叔 2024-01-18 11:43:20

“幾個五菱星光的DEMO視頻看得我熱血沸騰!圖我就不放了,少兒不宜!”——某微博網友。

昨天,車圈出了一個“涉嫌色情低俗營銷”的輿情,據說在多個微信群裏刷屏了,更出圈到了微博,逼得五菱星光在昨晚出來辟謠。

大叔分析完之後,深刻感受到了車圈公關戰的黑。

到底啥事呢?

昨天下午開始,一組疑似打“軟色情”的低俗營銷多條短視頻素材,而整個“色情擦邊” 低俗內容,都與某品牌的新款轎車,在畫面上被高度關聯,迅速出圈。

點進去2個短視頻,真的非常辣眼睛。幾個短視頻的套路一致:先出汽車的外部,然後給到內部,女孩出現,一系列東西(此處省略108字),最後汽車外部展示結束。

大叔也在多個微信群裏看到這組聊天記錄,聊天記錄顯示:

1、時間,2024年1月16日上午11點27分。(劃個重點,說明這次信息的裂變速度非常快,下面細說。)

2、內容。有“來生願爲一棵樹”的網友,先發了兩個短視頻到群裏,並配了一句話:“你敢信,這是車的宣傳廣告”。(這算是帶節奏嗎?劃個重點,大叔下面細說。)

3、DEMO。本來以爲視頻只有2段,結果後續還有6段。所有短視頻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被打上了“DEMO”的水印。(這個水印一打呢,給人的感覺像是官方拍的,但還沒有出街,這招夠“狠”,劃個重點,大叔下面分析)

微信聊天記錄式,“色情擦邊球”低俗短視頻,打著DEMO……上述聊天記錄式的素材,在16日下午開始,在多個群裏刷屏了,引發了巨大討論和關注。

但大家對此事的看法,卻産生了巨大的分歧。

“流量派”認爲,五菱得感謝這波操作,比如這位:

“不得不說,這波流量對五菱絕對是有益的,微博上一年到頭都看不到幾條有關五菱的新聞,今兒破圈鬧得人盡皆知。五菱官方聲稱已報案,但我覺得五菱不僅不要起訴它,還得感謝它”

“公關派”認爲,太影響品牌聲譽了,比如這位:

“我只看了一個網傳的DEMO,聽說一共有8個,僅從我看的這個短片,確實屬于低俗擦邊營銷。怪不得五菱要官方澄清並報警,確實太影響品牌聲譽了。如果這真的是商戰,那真的太可怕了,不過這些模特都是應該也是職業的,想查源頭應該不難,等一波警方調查結果吧。”

“自媒體派”認爲,這是一定是自媒體幹的,比如:

“今天微信各群裏瘋傳的五菱星光DEMO視頻,原來是一個專輯8條視頻,這擦邊球打得很溜…很好奇是哪個短視頻自媒體拍的,就不知道後續五菱會不會有進一步行動?”

“評車派”認爲,後排座椅真大的,比如:

“收費派”則提出,到底是誰在免費給五菱打廣告?比如:

這個demo視頻,五菱官方的做法完全沒有錯,本來就是應該出來做說明,表明自己的立場。但是這一波出圈的營銷,到底是誰做的?爲什麽有人免費給五菱打廣告呢?一堆人在我的評論區寫:我終于知道五菱星光這個車了,而且後座好大

……

1月16日20點06分,@五菱汽車 官方微博正式辟謠,稱:

今日在網絡上出現的“五菱星光相關DEMO視頻”,都是非官方行爲。對五菱品牌的聲譽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公司法務部已經收集相關證據,並于當日下午在本地公安機關報案。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我們堅決抵制任何形式損害品牌及産品形象的行爲,並保留追究相關主體的法律責任的權利!

說完過程,進入點評。大叔重點談3個問題。

1、到底是不是五菱官方的事件營銷?

2、到底是誰在“黑”五菱汽車呢?

3、如何應對“聊天記錄式”素材負面刷屏?

1

到底是不是五菱官方的事件營銷?

先說答案,再做解釋。

大叔認爲:不是。

所謂“黑紅也是紅”只適用于還處在生存期的小品牌,完全不能適用于大品牌,因爲後者對品牌美譽度的追求,一定是大于負面知名度的。

我在“2023年十大危機公關刷屏案例”裏有提到,全網都在借勢的“免職裙”,自媒體或者草根品牌可以借勢,但大品牌不能借,格力直播間的女主播穿“免職裙”,就被網友罵了,還上了熱搜。

五菱汽車,雖然其品牌質感,較傳統BBA等汽車品牌或新能源品牌,還有一定的差距,但也不至于以自毀美譽的方式,就爲了推廣其轎車的後排寬敞,出這麽低級的營銷。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看熱鬧可以,但你願意買一個被打上“低俗”標簽的汽車,接送一家老小或者女朋友嗎?

大叔搜索發現,這款車一上市就銷量很好。

五菱星光于 2023 年 12 月 6 日上市,作爲一款主打性價比插電混動車型,上市首月累計銷量 18294 台,官方指導價爲8.88/10.58 萬元。位居15萬以內插混轎車第二名!

‍‍

如此熱賣的一款轎車,還需要冒這樣的風險,做營銷嗎?

再從股東結構來看,五菱汽車是由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用汽車(中國)公司、柳州五菱汽車有限責任公司三方共同組建的,是一家“中外合資”汽車公司,而上汽可是大國企,通用則是美企,大叔覺得吧,這兩個大股東都不會同意這樣的低俗營銷,這是企業價值觀問題。

就更不用提政府部門怎麽看了。

綜合上述幾個維度,五菱汽車官方根本沒有“動力”去做這個事。

退一萬步講,即便是企業希望打擦邊球、走“黑紅”路線,也需要明白“黑”的程度,這種如此低俗的內容,都已經趕上“掃黃”尺度了,這不是自掘墳墓嘛。

但這事,確實讓這款叫“五菱星光”的車,出圈了。

2

到底是誰在“黑”五菱汽車呢?

如果不是官方整活兒,那到底是誰在“黑”五菱汽車呢?

大叔注意到兩個細節:

細節1:

大叔一開始以爲,可能是有人把五菱汽車的logo和其他車內一些低俗畫面,做了一個蒙太奇的剪輯,讓大家以爲,這兩個美女模特是在五菱汽車的新款轎車裏拍攝的。

但看完8個視頻,大叔發現一處畫面細節,即兩位美女站在車正前方時,隱約能看到五菱的logo。

細節2:

所有短視頻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碩大的“DEMO”水印,這次事件還被五菱官方在辟謠聲明裏稱之爲“DEMO視頻”。

首先,這個短視頻很難是汽車自媒體拍攝的,因爲如果它是做自媒體的,應該知道,發這樣的低俗內容,肯定要被封號的。

其次,如果是某些有其他特殊愛好領域的平台,爲了流量,自己買或者租一輛車,來拍攝這樣的短視頻,但應該不會在視頻上打“DEMO”水印。

因爲這種“DEMO”水印,一般出現在乙方(或者丙方)交付給甲方的樣片上,因爲還沒有收到甲方的全款,或者擔心版本被提前泄露,因此做兩個標記,畫面打水印或者音頻加版權音。

細節3:

大叔在分析“小米汽車”遭遇短視頻評論的“流量霸淩”時,提到一個理論,叫做“傻✖️共振”原理,即:

人們往往會形成一種虛假的共識,不斷重複和加強彼此的錯誤觀點。這種行爲可能會導致一些錯誤或虛假的信息在社交媒體等渠道上迅速傳播,並引發公衆輿論的熱議。在嚴重的情況下,"傻✖️共振"可能會導致不良後果。與“烏合之衆”裏提到的群體和情緒的關系,非常像。

鑒于普通網友並不是從事品牌公關和營銷相關工作的,大家只是“略懂”,因此,基于微信聊天記錄和短視頻的內容,都會被大家本能認爲,這就是官方拍的。所謂“甯可信其有”。

綜合上述3個細節,我們能看出一些端倪:

有人專門找到這款新上市才滿1個月的五菱星光轎車,拍了這麽一組不可能公開發布的低俗短視頻,還給這組短視頻打上了乙方制作公司才會加的水印,加上公衆的“傻✖️共振”原理,對外傳遞了一個信息:

這是乙方給甲方拍攝的短視頻。

哎呀,大叔總是聽說汽車圈的水深,我是萬萬沒想到,水這麽深,連這種下三濫的手段,都能用出來。

但到底誰幹的呢?大叔就不好猜測了,按照“誰得利”的邏輯,可能是同款價位和性能的競爭對手吧。

但你可能還有一個疑問。

按照流量思維,這事明明對五菱星光是好事啊,以前沒人知道這輛車,現在都知道了,所謂“先造謠、再辟謠”,一來一去,火了。從流量思維來看,這是成立啊!

你看看,流量思維害人不淺。

如果按照這個理論,以後是不是但凡有個快消品牌,都可以複制這套打法,弄一個色情低俗視頻,穿著自己的産品,舉著自己的産品,吃著自己的産品……就是爲了“低成本”推廣新品?

大叔說,這可不是“低成本”營銷,因爲極大傷害了品牌美譽度,而是“低成本抹黑”。

因爲,大叔在前兩年已經反複強調過了,“聊天記錄式”素材負面刷屏很難應對。

3

如何應對“聊天記錄式”素材負面刷屏?

大叔在《2024,如何避免陷入一場刷屏級危機公關?》就提到,“聊天記錄式”素材負面刷屏,有4大難點,分別是:

不可追溯、不可刪除、不可統計、不聽解釋。

不可追溯:你不知道聊天記錄是否是真實的,還是有人自己用自己的微信拉了一個群,微信名字也是五花八門,可以隨意改。找不到源發者,制作者也隱身,就很難追責。(劃個重點,下面詳細說)

不可刪除:過去我們處理輿情,總是希望刪除原發鏈接或者報道,素材刷屏,根本無法刪除,因爲你根本不知道這個聊天記錄、短視頻或者pdf,被轉到了哪個群裏,以及誰又轉發了。

不可統計:素材刷屏,既不可以刪除,也無法統計所謂的傳播量、閱讀量、轉發量等。

不聽解釋:聊天記錄裏,一來一去,有場景,有對話,看著好像很“真實”,反而官方的辟謠呢,沒人信。

五菱這次的輿情,就符合上面的4難。面對這樣的“4難”呢,就會帶來“2難”,即:

1、不否認就默認。

2、回應就被盯上。

五菱選擇了1,大叔認爲是正確的,因爲此事涉及到了企業價值觀,官方有必要以正視聽。

至于五菱聲明裏提到的“法務已搜集證據”、“公安已報備”、“保留追究相關主體的法律責任的權利”,大叔覺得,基本以“嚇唬”爲主。

因爲剛才提到了,“聊天記錄式”素材負面刷屏有“不可追溯”的難點,律師函不知道發給誰,公安可能也不知道該找誰,難道發給微信???

反過來看,這不就是“抹黑者”成功了嘛,實現了對五菱汽車品牌的抹黑,但自己隱藏得很好。

看看現在的公關戰,太可怕了。

怎麽應對呢?大叔提供3點建議:

1、快速。

由于傳統公關的輿情監測體系失靈,最大的問題就是會贻誤戰機。因此,大叔覺得就是快速回應,有則迅速處理,無則馬上辟謠,但其實又考驗的是內部的核實效率。就是不要拖!

2、制度。

什麽話題才需要快速回應呢?大叔認爲,涉及到領導人私生活、企業價值觀、政治話題、社會公德等話題,易引發公衆負面情緒的,都應該越早回應越好。

3、出手。

大叔覺得,五菱的回應力度不夠,缺少行動力,比如應該以“懸賞”的方式,來征集造謠抹黑者的信息,再結合法律或者公安等手段去追責。

其實,目前唯一的線索就是視頻裏的兩個女生,如果能通過人臉識別應該能找到本人,到底是誰拍的,可能就有線索了。

最後,希望五菱這波輿情,能夠早日水落石出。大叔也強烈呼籲汽車圈的公關,不要這麽low。

0 阅读:124

萬能的大叔

簡介:《刷屏》作者,22萬公關品牌市場從業者關注的自媒體。